牛四明
分化型甲狀腺癌不同手術方式的并發癥分析
牛四明
目的探討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采取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后的并發癥發生情況。方法60例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分別采取了不同的手術方式,觀察比較不同手術方式治療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腺葉及峽部切除術、腺葉及峽部切除術聯合對側大部切除術的低鈣血癥發生率和喉返神經損傷發生率明顯低于單純甲狀腺全切術、甲狀腺全切聯合淋巴結清掃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手術切除范圍越大,低鈣血癥和喉返神經損傷等并發癥的發生率就越高。
分化型甲狀腺癌;不同手術方式;低鈣血癥;喉返神經損傷
本次研究主要選取60例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分別給予不同手術方式治療,探討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采取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后的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較為滿意,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在本院2011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中選取60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其中,男15例,女45例;年齡10~80歲,平均年齡(57.38±6.23)歲;濾泡癌21例,乳頭狀癌39例;TNM分期: Ⅰ~Ⅱ期44例,Ⅲ~Ⅳ期16例。所有患者均給予手術治療,在手術前做好各項常規檢查,如頸部、甲狀腺淋巴結超聲檢查,評估患者甲狀腺結節數目、血供、邊界、大小和淋巴結的情況。對于甲狀腺瘤體較大的患者,要進行頸部CT檢查,確定甲狀腺癌和附近組織的關系。
1.2方法 60例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中,12例患者進行單純甲狀腺全切術,13例患者進行甲狀腺全切聯合淋巴結清掃術,14例患者進行腺葉和峽部切除術,21例患者進行腺葉和峽部切除術聯合對側大部切除術。
1.3觀察指標[1]觀察比較不同手術方式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術后并發癥主要是低鈣血癥和喉返神經損傷。低鈣血癥: 手術結束后,口周、四肢麻木,手足抽搐,血清學檢查結果表明血鈣含量低于正常水平。喉返神經損傷: 手術結束后,出現聲音嘶啞,喉鏡檢查結果表明聲帶活動受限。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單純甲狀腺全切術、甲狀腺全切聯合淋巴結清掃術低鈣血癥和喉返神經損傷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腺葉和峽部切除術、腺葉和峽部切除術聯合對側大部切除術低鈣血癥和喉返神經損傷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腺葉和峽部切除術、腺葉和峽部切除術聯合對側大部切除術的低鈣血癥發生率和喉返神經損傷發生率明顯低于單純甲狀腺全切術、甲狀腺全切聯合淋巴結清掃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手術方式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甲狀腺癌是臨床最為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之一,患者以女性居多,其中,分化型甲狀腺癌占甲狀腺惡性腫瘤的大約90%,分化型甲狀腺癌生長較為緩慢,手術治愈率較高,但是手術切除范圍會嚴重影響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的預后效果,所以手術時不能一味擴大切除范圍,否則就會增加術后并發癥發生率[2]。在本次研究過程中,甲狀腺全切聯合淋巴結清掃術的喉返神經損傷發生率最高,腺葉和峽部切除術聯合對側大部切除術的喉返神經損傷發生率最低,原因可能是進行甲狀腺全切術時,沒有暴露喉返神經,或者患者喉返神經發生移位或變異。所以在進行甲狀腺全切術時,盡量暴露喉返神經,以免無意中對喉返神經造成損傷。如果患者喉返神經暴露困難,在處理甲狀腺上下動脈時,要和腺體盡量靠近點,不要集中結扎,臨床醫師要掌握熟練的技巧和豐富的經驗,及時發現喉返神經發生的移位后者變異,盡量降低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喉返神經發生損傷。此外,腺葉及峽部切除術、腺葉及峽部切除術聯合對側大部切除術的低鈣血癥發生率和喉返神經損傷發生率明顯低于單純甲狀腺全切術、甲狀腺全切聯合淋巴結清掃術,原因可能是后兩種手術方式的手術時間較長,手術結束后需要大量補液,從而導致血鈣稀釋,增加了尿鈣排出量;或者是因為手術造成的創傷較大,患者手術結束后應激反應較大,導致鈣磷代謝發生紊亂。所以在甲狀腺手術過程中,要保護好甲狀腺及其血供,手術結束后要及時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盡量減少低鈣血癥發生率[3]。
[1]高明,項和平,李賀,等.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不同手術方式相關并發癥的研究.實用癌癥雜志,2014,30(11):1402-1403,1406.
[2]李鐸偉,車向明,劉俊松,等.分化型甲狀腺癌手術方式選擇的Meta分析.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2,21(5):526-531.
[3]木扎帕爾·阿不都克熱木,別克扎提,多斯波力.分化型甲狀腺癌兩種手術方式的并發癥比較和分析.實用醫學雜志,2014,43(7):1121-112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8.037
2015-12-30]
466000 周口市中醫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