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瑩 龐超穎
危重癥新生兒并發低血糖的護理體會
周瑩 龐超穎
目的探討危重癥新生兒并發低血糖的臨床護理措施。方法100例并發低血糖的危重癥新生兒為研究對象,按照住院先后順序將其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50例。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干預,干預組在此基礎上實施營養支持護理干預。對比分析兩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干預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94.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P<0.05)。結論營養支持護理干預在危重癥新生兒并發低血糖中有著較好的應用價值,能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新生兒;危重癥;低血糖;營養支持護理
作為危重癥新生兒的一種常見并發癥,新生兒低血糖有著較高的發病率。該病會嚴重損傷患兒神經系統,增加患兒痛苦,進而受到人們的高度關注[1]。當前,有研究認為營養支持護理干預在危重癥新生兒中的應用,能降低低血糖發生率,提升搶救成功率[2]?;诖?本研究以100例并發低血糖的危重癥新生兒為研究對象,探討營養支持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并發低血糖的危重癥新生兒為研究對象,均符合新生兒低血糖診斷標準。按照住院先后順序將其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50例。干預組男32例,女18例;日齡10 min~14 d,體重1150~2500 g;原發疾病: 14例伴新生兒窒息,10例新生兒肺炎,8例高膽紅素血癥,7例合并心功能不全,4例敗血癥,4例呼吸窘迫綜合征,3例缺氧缺血性腦病;32例早產,18例足月產。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日齡10 min~13 d,體重1150~2500 g;原發疾病: 15例伴新生兒窒息,10例新生兒肺炎,8例高膽紅素血癥,6例合并心功能不全,4例敗血癥,4例呼吸窘迫綜合征,3例缺氧缺血性腦病;33例早產,17例足月產。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兒常規護理干預,干預組患兒在此基礎上實施營養支持護理干預,具體包括: ①日常護理:定時對患兒病房進行清潔,調整室溫,以23~28℃為最佳,確保濕度在60%左右,通風頻率為2~3次/d,進行60 min/d的紫外線消毒,為患兒營造安靜、溫馨、舒適的住院環境;每隔3~4 h對患兒進行體溫測量,密切觀察患兒臨床癥狀,一旦發現異常應立即處理;②密切觀察低血糖的臨床癥狀:觀察患兒是否出現臉色蒼白、出冷汗、末梢微涼并發紺、口鼻周發青等癥狀;新生兒眼瞼反復抽動、呼吸暫停或吸吮動作暫停等,也提示可能出現低血糖。③靜脈輸注葡萄糖護理:通常先進行葡萄糖注射,注射前確保葡萄糖無滲漏,控制注射速度,以1 ml/min為最佳;高糖靜脈注射后,以10%葡萄糖進行輸注,確保輸注速度為6~8 mg/(kg·min);葡萄糖輸注過程中,每隔1 h對患兒血糖進行檢測,按照患兒具體情況,對輸注速度進行調整,使患兒血糖控制在2.3~6.1 mmol/L。④營養支持護理: 針對出生后4 h無癥狀患兒,可盡早喂奶或經口喂糖水,并對血糖濃度進行檢測,若患兒未出現喂養不耐受情況,可實施母乳喂養;針對早產兒或吸吮能力差的患兒可實施鼻飼喂養;針對足月兒、吸吮能力好的患兒可實施經口喂養;針對出現喂養耐受的患兒可按照患兒具體情況,為其實施靜脈營養支持。
1.3療效評定標準[3]以患兒治療、護理后,臨床癥狀全部消失,血糖水平恢復正常,病情得到控制為痊愈;以患兒治療、護理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血糖水平略有變化,病情有所好轉為好轉;以患兒治療、護理后,臨床癥狀、血糖水平無變化,病情加重為無效??傆行?(痊愈+好轉)/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94.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對比[n(%)]
作為新生兒期的一種常見疾病,新生兒低血糖發病率較高,該病常見于早產兒、新生兒缺氧窒息、糖尿病母親嬰兒感染敗血癥等[4]。若患兒不能得到及時治療或治療方法不當,都易導致其低血糖反復發作或持續發作,造成中樞神經病變,使患兒出現一系列神經系統后遺癥,嚴重影響其身體健康。因此,臨床上采取積極措施,加強對危重癥新生兒的護理干預,以降低低血糖發生率,提升治療效果,就顯得至關重要。而治療合并低血糖的危重癥新生兒的重要環節是早期喂養和靜脈營養,以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促使患兒康復[5-8]。本研究對干預組患兒實施營養支持護理干預,并以同期實施常規護理干預的患兒作為對照。結果表明,早期喂養和靜脈營養能提升合并低血糖的危重癥新生兒的治療效果。本組患兒中,干預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94.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P<0.05)。提示,臨床上加強對合并低血糖的危重癥新生兒的常規動態血糖檢測,及時按照患兒具體情況為其實施針對性營養支持護理,對低血糖進行糾正,能提升患兒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兒生活質量[9,10]。
綜上所述,營養支持護理干預在危重癥新生兒并發低血糖中有著較好的應用價值,能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1]李春華,陳錦秀,胡臘先.危重癥新生兒并發低血糖的營養支持護理.護理學雜志,2011,26(15):37-39.
[2]朱倩.危重癥新生兒并發低血糖的營養支持護理方法.中國保健營養,2012,12(22):4874.
[3]呂舒曼.危重癥新生兒并發低血糖的營養支持護理分析.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3):123-124.
[4]歐陽曉紅,何如,江新娣.危重癥新生兒并發低血糖的營養支持護理策略探討.海南醫學,2012,23(9):145-147.
[5]裴小瑜.新生兒靜脈留置針致靜脈炎的原因觀察及護理.吉林醫學,2015,36(9):1910-1911.
[6]胡晨紅.新生兒留置針相關性靜脈炎的護理干預進展.臨床護理雜志,2012,11(2):53-56.
[7]汪秀鳳.新生兒靜脈留置針致靜脈炎的護理干預.內蒙古中醫藥,2014,7(20):159.
[8]黃麗亞.新生兒靜脈留置針的新方法及其靜脈炎的護理干預.當代醫學,2015,21(9):116-117.
[9]覃敏捷.新生兒靜脈留置針相關性靜脈炎的護理干預進展.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5(12):109-111.
[10]王景.護理干預對新生兒靜脈留置針導致靜脈炎的影響分析.中國實用醫藥,2014,9(29):227-22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8.191
2016-01-25]
471000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