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悅
(內蒙古通遼市第五中學,內蒙古 通遼 028000)
中國三大自然區人類活動的影響
張 悅
(內蒙古通遼市第五中學,內蒙古 通遼 028000)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著重要求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高中地理作為高考的科目,學生更應該在學習過程中去自主探究學習。如何進行地理探究性學習,是學生要找準的方向。
中國三大自然區;人類活動;影響;高中地理;實踐;興趣
課本:區域是指一定范圍的地理空間,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個可度量的實體。
探究點:樂都盆地是一個區域。
樂都區域包括自然、社會、經濟等多個要素。樂都在行政區域上和化隆、民和、平安、互助有明確的邊界,在語言上、生活習慣上等沒有明確界限。樂都區氣候屬于高原性與大陸性的氣候,它與周圍區域沒有明確界限,區域范圍有大有小。樂都區從大的方面可以看成是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過渡帶區域,再依次化分為高原邊緣二級區、湟水谷地三級盆地區,等等。樂都區在湟水河谷地帶區域中呈現河谷相似性,與南方區域表現出差異性。
2.1 劃分的主要依據
詳見表1所示。

表1 主要依據
2.2 劃分界限
(1)東部季風區——400 mm等降水量線——西北干旱半干旱區。
(2)東部季風區——3 000 m等高線——青藏高寒區。
(3)西北干旱半干旱區——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一線——青藏高寒區。
詳見圖1。
課本:自然區域差異的產生主要受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響。具體而言,一般依據地形、氣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差異來劃分自然區域,詳見表2。

圖1 中國三大自然區Fig.1 Three natural areas of China

東部季風區西北干旱半干旱區青藏高寒區地形和地勢海拔低,平原、低山丘陵海拔高,高原或高山、盆地海拔高,高山聳立,冰川廣布氣候季風氣候顯著,濕潤,雨熱同期干旱、半干旱高寒氣候(輻射大、氣溫低、風力大)水文特征外流區內流區兼有外流區與內流區,眾多河流發源地植被和土壤森林和森林草原、人工植被,森林發育下土壤、人工土壤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貧瘠、鹽堿化嚴重高寒荒漠為主,水分稍多地區有草甸、灌叢,東部和南部邊緣山谷地區有森林區域內部變化的主導因素緯度地帶性(熱量)經度地帶性(水分)垂直地帶性(熱量、水分)
探究點:樂都區自然區域差異性的影響因素。
樂都區自然地理區域存在著河谷平坦川水地、黃土丘陵淺山地、石質高山腦山地的垂直地域差異,這些差異從小范圍看是多種自然因素作用的結果,其中海拔高度因素是基礎,因此從全國大范圍可以劃分到西北干旱半干旱自然帶,但同時該地處于一個過渡帶上,也具有青藏高寒區的特點,垂直差異影響下形成河谷平坦川水地、黃土丘陵淺山地、石質高山腦山地的三大地域。
課本:人類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然條件的制約,從而使得不同區域人類活動表現出相應的差異性,如表3所示。

表3 三大自然區人類活動的差異
探究點:樂都區平坦川水地、黃土丘陵淺山地、石質高山腦山地的三大地域人類活動的差異。
樂都區平坦川水地受人類活動的影響廣泛而深刻,平坦的湟水谷地及其支流帶幾乎全部被開墾而發展農業,是樂都區最主要的農業區,該區域聚落稠密,交通較便利,是樂都區經濟最發達的地區,該區域以碾伯為重心呈放射狀發展模式。
課本:人類依賴于一定的自然環境而生存,而自然環境作為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因素,無時無刻不對人類自身發展進程產生著影響,并在人類社會歷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探究點:樂都不同區域地帶的地理環境對樂都人的生活和生產影響。
樂都區區域地理環境存在著海拔不同地帶的差異性、距離碾伯鎮距離不同發展的差異性,因此這種差異性影響到區域經濟發展的差異性、生活方式、人們行為習慣的差異性。樂都區是典型的傳統農業生產區,所以這種差異在農業生產過程、農業生產類型、農業生產對象等方面的差異性。例如:傳統農業發展中湟水谷地農業區以小麥、蔬菜種植為主,淺山干旱農業區以小麥、洋芋種植為主、腦山高寒農業區以青稞種植、山地畜牧業為主。該部分知識探究立足于調查和實踐,從生活中來落實,培養學生思考和聯系實際能力。
課本:人類利用自然資源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實際上就是人們利用各種自然資源進行建設的過程。在建設的過程中,如果順應自然規律,將使人地關系協調,造福社會。如果違反自然規律,將會對本地區甚至全球的地理環境產生負面影響。
探究點:樂都區人們對自然資源的利用使區域地理環境發生改變。
樂都區是一個典型的青海農業區,全區以種植業為主,在這里不同區域地帶發展農業的規模、形式、類型等都不同,因此對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的改造過程不同、深度不同、方式不同。例:平坦川水地,在碾伯區近年來隨著區域城市化的發展,湟水河北地帶以樂都區中心為圓心向北門、西門、東關、鄧家莊等輻射狀的城市開發,湟水河南大致以康泰賓館區域為重心向東上、下教場、西崗、東崗。向西馬家臺、七里店軸向拓展為城市區。各溝谷地帶從農業用地逐步向工業用地轉換,淺山地區大力發展地膜洋芋種植、腦山在畜牧業基礎上也逐步發展特色產品,這些改造使原有的原始地貌發生了不同的改觀。
[1] 錢凌云,聶火云.地中海自然地理綜合體環境特點淺析[J].宜春師專學報,2016,(02):143-144.
[2] 王文浩.自然環境與人類健康研究[J].新課程學習(綜合),2010,(06):170-171.
[3] 高新勇.高中地理新課程:(人教版)教學輔導[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5,(12):190-192.
[4] 劉勇斌.新課標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五章《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第一節“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教學設計[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2,(12):176-177.
[5] 王本金.提升學習“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的能力[J].試題與研究,2012,(27):164-156.
[6] 李希平.“人地關系論”的面面觀[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04):210-213.
[7] 伍建兒.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J].廣東教育(高中版),2016,(10):187-189.
[8] 楊瑞香.高三一輪復習“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教學設計[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6,(08):156-158.
The influence of human activities in three natural areas of China
ZHANG Yue
(Tongliao No.5 Middle School of Inner Mongolia, Tongliao 028000, China)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focus on students to explore their own learning, students should make self-exploration study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of high school geography. How to conduct inquiry learning in geography is the direction of the students to identify.
Three natural areas of China; Human activities; Influence; High school geography; Practice; Interest
2016-09-22
張悅(1999-),女,學生。
G633
B
1674-8646(2016)24-0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