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暢
?
臨床護理技能培訓方式的研究現狀
李遠暢
護理技能,也稱為護理操作技能,作為護理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將護理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運用于臨床實踐的最重要手段之一[1],也是護理人員必須掌握的技術。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實踐性。在中華人名共和國衛生部制定發布的《臨床護理實踐指南》(2012年版)中,列舉了175項護理操作技術,從評估觀察要點、操作要點、指導要點及注意事項四方面對每項護理操作制定了詳細的規范流程。可使各層次護理人員盡快掌握各項護理操作要點。臨床護理技能培訓是護理管理和護理教學工作中的重要工作之一,高質量的護理技能培訓既保證了護理質量和患者安全,又可以促進護理人員專業素質的快速提高[2]。近幾年,各式的護理技能培訓模式發展蓬勃,但收效各異。筆者針對這一情況特綜述如下。
1.1 合作性學習模式 合作性學習模式是一種極具創意且實效性高的理論形式,是一種小組成員按照一定的互動結構進行互相學習的系統學習方法,小組內成員積極地相互依賴和有效地相互促進,將單獨學習轉變為合作學習、個體競爭轉變為小組競爭,齊心合力,共同完成學習任務,達到學習效果的最大化[3],是一種當代主流的教學理論和策略。吉林大學中日聯醫院的李麗榮等[4]將合作性學習理論運用到臨床護理技能培訓中,將傳統培訓方法與合作性學習方法設置為對照組和試驗組,通過對三項護理技能考核的成績做統計對比分析后,發現運用合作性學習方式的試驗組在合作能力、應變能力、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等方面的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對待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高于對照組,但兩組人員在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創新思維能力、臨床決策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等方面的表現則無顯著差異。說明合作性學習理論在護理技能培訓中還是具有重要的激勵作用,但具片面性,難以全面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1.2 PBL教學法 PBL是一套設計學習情境的完整方法,也稱作問題式學習法,是基于現實世界并以學生為中心的一種教育方式。陳雪蓮等[5]將PBL教學法運用于臨床實習護生的護理操作培訓中,發現以PBL教學法培訓的護生臨床護理技能考試成績明顯高于傳統培訓組,護生的滿意度也提高明顯。護生的操作能力明顯提高。
1.3 攝像教學法及攝像反饋教學法 攝像教學法即通過多媒體技術播放護理技能的教學視頻,讓學生在實踐前或者聯系過程中反復觀摩操作視頻,以糾正自身的操作缺點。Kelly M等[6]將護理技能視屏文件運用于學生實踐之前,讓學生可以通過在線視頻的方式隨時學習,后經問卷調查發現學生非常認可這種學習方法,也有利于護理技能的學習。Lu DF等[7]運用網絡化的視屏學習方法,以傳統教學方法為對照,發現學生的護理技能和理論學習兩方面的成績提高顯著。
攝像反饋教學法即利用錄像功能的數碼產品,如數碼照相機或攝像機等,將學生練習時的技術動作清晰的記錄下來,再通過多媒體播放器反復讓練習者觀看,讓他們判斷自己的動作是否規范,從對比中發現錯誤或多余的動作,以便在下一輪練習中加以糾正[8]。沈雪琴等[9]對攝像法進行研究后,認為通過連續的影像記錄法,護士對技能培訓的學習興趣顯著提高,克服了培訓員責任心、技術水平以及自身理解能力的差異造成的質量偏差。吳偲等[10]將攝像反饋教學法和傳統教學法比較后,發現攝像反饋教學法提高了學生護理技術實驗課成績,并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1.4 Microsim醫學模擬教育系統 Microsim醫學模擬教育系統是以計算機為主的自我學習系統,本系統采用模擬病例情景教學,將學生帶入特定病例的現場,深入角色,分析病例,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仿真性高,易于被醫護人員接受。孫玉玲等和馬玲等[11-12]將Microsim醫學模擬教育系統分別運用于急救護理操作培訓和內科護理學實驗教學中,經過與傳統教學方法對比后,發現試驗組的護理技能理論及操作考試成績顯著優于傳統教學組,有利于提高學習興趣和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
2.1 構建科學的培養結構,摒棄單調的培訓方式 縱觀上述臨床護理技能培訓方式發現,管理者往往只采用了一種培訓方式作為護理技能培訓的新方法,將之與傳統方法對比,但單獨運用新的培訓方式并不能全面提高護士的綜合素質,如合作性學習模式。在此情況下,臨床護理管理者可通過多種方式相結合的辦法來實施護理技能培訓,以構建一套科學合理、實踐性強的臨床護理技能培訓方式。一線護理人員層次分布不均,新入職人員一般占的比重較大,針對不同職稱、不同學歷的護理人員也應采取不同的培訓方式。以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13]。分層次的護理培訓方式更適用于臨床培訓模式。在不同層次的護理人員中分別設置護理培訓組[14-15],結合其他培訓方式,可有效的對不同層次的護理人員實施培訓。也可在各層次人員中培養出護理骨干,讓她們發揮帶頭作用,使培訓過程更具效率性。
責任包干制是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國營企業或集體企業推行的一種經營管理模式,即在制定包干目標的前提下,將某一范圍的運營或工作負責到底,損益均由自己承擔的經營辦法或管理方法。此管理方法最先運用于臨床護理工作中,江春香等[16]在病房實行責任包干制護理模式的效果觀察一文中發現,實施責任包干制后護理組長崗位職責完成比例、患者的滿意度均顯著提高。朱秀琴等[17]將責任包干制結合功效掛鉤,并將其運用于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結果發現,實施責任包干制結合工效掛鉤后,患者對責任護士及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護士對工作的滿意度、護理質量均顯著提高。可將責任包干制和其他培訓方式相結合以減少因單獨培訓方法帶來的偏差,如將責任包干制和攝像教學法結合,可以避免培訓員操作誤差來來的培訓質量差異。將責任包干制和合作性學習模式結合,進一步增進護理團隊之間的凝聚力,建立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18]。
2.2 合理安排培訓各環節,避免培訓誤區 2007年,國家衛生部向全國衛生系統發起了護士崗位技能訓練和競賽活動后,各醫院的護理技能培訓開設熱烈,但在培訓過程中還是存在很多問題。袁碧等[19]經過研究發現,護士在培訓時過于嚴格的遵照制定護理操作程序,疏忽了與患者及家屬的人文溝通,給人表演形式偏重的印象。刻板培訓的操作技術往往與臨床實際操作脫離,造成培訓空洞化的現象[20]。因醫院的技能培訓多在競賽前舉辦,競賽完畢之后對護理技能的要求會有所松懈,導致培訓結果的只能短效存在。護理技能是一線護理人員必須掌握的操作技術,但如果培訓的技能與臨床操作不契合,那技能培訓的意義會大打折扣。因此,制定系統的計劃[21],選擇合適的模式對培訓的實施至關重要。孫淑云等[22]通過研究發現,采用結合臨床實際操作進行的以人為本的護理技能操作培訓模式,能有效的走出誤區,此種培訓方法將訓練項目安排在護士的臨床實際操作中,在強調規范和原則的同時,靈活運用具體步驟,適時加入人性化語言,是提高護士臨床實際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技能培訓中存在的問題還較多,《臨床護理實踐指南》雖制定了相關的操作規則,但臨床一線護理人員流動性大,工作量多,臨床護理管理者應運用高效、系統的培訓方式,使護理一線人員快速正確的掌握各項護理技能,以避免臨床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
[1] 李青春,時艷霞.提高護理人員護理操作技能的研究現狀[J].護理研究,2012,26(1):13-14.
[2] 陳利濤,薄小紅,甘秀妮,等.影響臨床護理技術操作帶教因素分析及改革效果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4):324-326.
[3] 郭明賢,李煩繁,崔 艷,等.合作性學習模式在"健康評估"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7):643-644.
[4] 李麗榮,王亞紅,王汕珊.合作性學習理論在臨床護理操作技能培訓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7,22(23):15-16.
[5] 陳雪蓮,郭敏慧,湯麗珍,等.PBL教學法在護生臨床護理操作培訓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09,7(35):3272-3273.
[6] Kelly M,Lyng C,Mcgrath M,et al.A multi-method study to det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tduent attitudes to online instructional videos for teaching clinical nursing skills[J].Nurse Educ Today,2009,29(3):292-300.
[7] Lu DF,Lin ZC,Li YJ.Effects of a web-based course on nursing skills and knowledge’s learning[J].Toenail of Nursing Edcation,2009,48(2):70-77.
[8] 李雙成,羅躍兵,連佑群,等.攝像反饋教學法在田徑技術課上的應用[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1,35(2):63-64.
[9] 沈雪琴,黃彩娥.連續影像記錄法在提高護理人員操作技能培訓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6(6B):66-67.
[10]吳 偲,侯臘梅,黃曉琴.攝像反饋教學法在護理技術實驗課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09,6(6):280-281.
[11]孫玉玲,陸 皓,李 娟,等.Microsim醫學模擬系統在急救護理技能操作培訓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2,27(16):71-72.
[12]馬 玲,蔡小紅,胡小萍.Microsim醫學模擬系統在內科護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0,25(15):18-20.
[13]焦衛紅,于 梅,郭 麗,等.我院護理技能培訓的做法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08,8(10):48-51.
[14]李曉玲.設置技能培訓組在護理技能培訓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1,8(6):280-281.
[15]楊桂華.在職護士分層次培訓的實踐[J].中華護理教育,2010,8(4):153-155.
[16]江春香,林曉霞.病房實行責任包干制護理模式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1,18(2A):42-45.
[17]朱秀琴,黃麗紅,郭巧珍,等.責任包干制結合工效掛鉤在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中的實施[J]. 護理學雜志,2010,25(21):20-22.
[18]何紅玉,江玉丹.探究不同教學方式在臨床護理技能操作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09,7(8):2516-2518.
[19]袁 碧,魏林娜,唐新娟.略論臨床護理技能培訓與規范化建設[J].護理研究,2011,25(10):2809-2810.
[20]包 梅.護理技能培訓探討[J].吉林醫學,2011,32(14):2926-2927.
[21]徐士華,秦玉霞,崔靜萍,等.護理技能培訓與考核方法的探討[J].全科護理,2011,9(9A):2314-2315.
[22]孫淑云,宿國波,呂春梅,等.護理操作技能培訓模式的改革與效[J].吉林醫學,2009,30(18):2186-2188.
(本文編輯 劉學英)
400014 重慶市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重癥醫學科
李遠暢:男,本科,護士
2013-2014年度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國衛辦醫涵[2013]544號)
10.3969/j.issn.1672-9676.2016.20.013
2016-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