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映宇
建成后的“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將是一個傳承城市文化藝術底蘊、集聚國內外優秀藝術的平臺,也將是一個全新的國際化、復合型、公共性的舞蹈藝術綜合體。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即將落成了。
乘車從上海西郊的延安路高架橋上往延虹綠地看,四座嶄新的建筑映入我們的眼簾:淺黃色,淡灰色的陶土板外墻,雍容亮麗,魚鱗狀的雙曲面鋁板猶如舞者一條流動的飄帶——這就是初具端倪的上海國際舞蹈中心所在地。
這里原本云集著上海芭蕾舞團、上海歌舞團、上海戲劇學院附屬舞蹈學校等舞蹈院校,是上海舞蹈人才的搖籃。這里曾經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舞蹈家和眾多領軍人物,榮獲的各類國際獎項金杯林立。只是因為設備陳舊,已經不適應新時期的發展。2012年的春天,時任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和市長韓正前往現場調研,最后拍板決定,整合各單位資源,搬遷劉海粟美術館,重建上海芭蕾舞團和歌舞團的住宿公寓樓——奏響了夢想成真的第一舞曲。
將舞蹈精神融入建筑之魂

整體效果圖。
記者在現場看到,經過三年多的建設工程,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已進入后階段裝飾和設備調試階段,雖然還沒有最后完工,但不掩其美。特別是舞蹈中心2號樓,設計師妙心獨具,正面通貫高聳的斜倒幕墻由不同規格的圓弧玻璃組成,而數千塊尺寸各異的梯形、單曲與雙曲面形板,拼合編組起來,構成了一個夢之建筑。
負責設計上海國際舞蹈中心的,是美國STUDIOS建筑事務所。許多新材料、新工藝被創造性地運用在其中。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工程總指揮樂勝利介紹說:“在外立面上,設計師使用了大面積的陶土板,獲得非常好的視覺效果。在處理雙曲面和單弧形鋁板的工程階段,由于采用了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新技術,確保了工程的系統性,使得懸掛在劇場頂部的金屬飄帶整齊劃一,做工精良,委婉飄逸,是幕墻技術堪稱一流的作品。”
因為這里是國際舞蹈中心,如何將舞蹈精神融入建筑之魂,是最需要設計師仔細思考的問題。落實到細部,就會變成這些更加具體的問題——如何解決舞蹈表演過程中需要的最大高度和尺度?如何解決舞蹈演員有氧排練中的空氣循環?如何把燈光和音響設置做得更具有藝術性?如何使劇場更符合以人為本的需求?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又將如何為大眾提供更寬廣的空間享受?一個一個從細節到宏觀的問題,都需要設計師用匠心、精心去解決。
對設計師而言,設計中還有一個很大的難點,就是在這個項目用地中,除了新建的4座建筑之外,還有6棟歷史保護建筑不能拆除。現在,我們看到,這6棟保護建筑如6顆明珠鑲嵌在新建筑之中,傳統與現代,過去與當下,如此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走在其中,一點也不會感到突兀。而且,這里還是虹橋歷史風貌區,按風貌區的規劃要求,這里只能建高度24米以下的建筑,所以設計師就巧手安排,大力拓展地下空間,最終形成了地上4.21萬平方米,地下4.14萬平方米的建筑格局。食堂等公共設施被安排在地下,既可以有效利用空間,又不破壞風貌區的保護,可謂一舉兩得。
現在,進入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內部,已可見到初步完工的樣貌:一座旋轉的樓梯,就像舞者輕盈明透的裙擺盛開展開,層層相交,在大廳中分外醒目。這是用輕鋼“柔”成的旋轉樓梯,飄逸舒展的藍色飄帶委婉扭曲,似婆娑舞姿,水袖般地拋向天空,在圈圈光環下跳躍著,仰天而視——這就是舞蹈中心的華彩一章。
除此之外,一個國際一流的1100座專業劇場、一個與專業舞臺1:1實景配置的300座合成排演廳,也讓人眼前一亮。未來,這里還將入駐許多舞蹈專業人才培養機構、各式排練廳和舞蹈藝術創作室。建成后的“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將是一個傳承城市文化藝術底蘊、集聚國內外優秀藝術的平臺,也將是一個全新的國際化、復合型、公共性的舞蹈藝術綜合體。上海芭蕾舞團、上海歌舞團、上海戲劇學院附屬舞蹈學校將共同努力,把這里打造成世界各地舞蹈專業工作者交流切磋的場所和世界舞蹈藝術新高地。
舞蹈中心的重量級開幕大戲

舞蹈中心劇場觀眾廳效果圖。
其實,上海國際舞蹈中心的建成,并非一蹴而就。在籌建過程中,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就是:原在這里辦公的三家單位,各自歸屬都不同——上海芭蕾舞團是隸屬于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的市屬事業單位,上海歌舞團隸屬于文廣集團,上海戲劇學院附屬舞蹈學校則隸屬于教委。在項目申報上首先就面臨著難題。樂勝利說:“考慮到現行體制在土地隸屬、投資來源、立項管理等方面的制約,在市發改委的具體指導下,我們采用了‘聯合立項、歸口申報的方式,項目以上海戲劇學院附屬舞蹈學校的名義統一申報,由各方簽訂的‘聯合立項框架協議界定了各權益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用這樣一種全新的方式,我們順利解決了項目申報的難題。”
與此同時,建設團隊也創新了建設模式和建設工程指揮部,采用了“共同委托、統一建設”的建設管理體制。即,指揮部通過“授權協議書”接受委托,對項目建設的工程質量和專項資金的使用與管理負責,并接受市財政局、市委宣傳部和市教委共同委托的財務監理,對工程資金的使用進行監管。
現在看來,這種新穎的建設模式非常有效率。經過短短3年時間的建設,上海國際舞蹈中心眼看就要竣工。金秋十月,中心就將迎來它的第一個演出季,許多世界名團、名演、名劇都來助威,共襄盛舉。
細看一張剛出爐的預定節目排片表,便足以說明舞蹈中心在上海文化演藝市場的分量——觀眾不僅能看到世界名著“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芭蕾舞劇的開鑼大戲,還能欣賞到蜚聲中外的譚元元的風采,這位紅遍美國的青年舞蹈家,就是從上海舞蹈學校走出來的,她正希望有一場這樣的演出,在家鄉父老面前一展動人的舞姿。而剛剛獲得瑞士洛桑芭蕾舞大獎的舞蹈家于杭,也多次央求她的指導老師,希望能在即將落成的上海國際舞蹈中心演出。
真希望開幕演出那一天可以早點到來,到時候,我們就可以一飽眼福,在建筑的裙擺中感受舞蹈之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