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亦蕉
作為“國際文化大都市”的上海,擁有許多世界一流的現代化演藝場館,每年,更有來自五洲四海的精彩文藝演出在這里上演,繽紛舞臺,與炫目建筑相輝映。在上海又一座專業劇場——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即將建成之際,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那些作為上海文化娛樂標志出現的演出中心。
上海大劇院
地址:黃陂北路286號
開業時間:1998年8月27日
特點

上海大劇院位于人民廣場,是上海的標志性建筑物,整個建筑的構思為“天地之間”,被法國建筑師夏邦杰定位為“開放的宮殿”:結構為簡潔流暢的幾何形造型,皇冠般的白色弧形屋頂彎翹向天際。上面有古典的戶外劇場和空中花園,形似聚寶盆,象征著上海吸納世界文化藝術的博大胸懷。
上海音樂廳
地址:延安東路523號
開業時間:1930年3月26日
特點
上海經典老建筑。原為南京大戲院,1959年改為上海音樂廳。上海音樂廳由華人設計,建筑風格屬于上海地區少有的歐洲傳統風格。休息大廳十六根合抱的赭色大理石圓柱氣度不凡,觀眾廳的構圖簡潔規范,復雜又不顯零亂,色彩莊重淡雅,與其演繹的古典音樂有著驚人的統一。音樂廳建筑混響時間長,自然音響之佳,得到建筑學專家及眾多的中外藝術家認同。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地址:安福路288號
開業時間:1995年3月9日
特點
上海人民藝術劇院和上海青年話劇團,于1995年1月23日合并新生為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大廈為歐式風格,藝術氣息濃郁,朱砂色的樓體配以月白色拱頂,典雅而諧調。位于一樓的藝術劇院是上海首屈一指的舞臺劇演出場地。戲劇沙龍位于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大廈3樓,主演小劇場。以時尚性、先鋒性、多媒體為特點的“D6空間”位于6樓。
上海文化廣場
地址:復興中路597號
開業時間:2011年9月23日
特點
解放初,文化廣場曾經是上海市民的群眾政治文化活動中心場所。90年代初,文化廣場成為上海最早的臨時證券交易市場。1997年以后,文化廣場主要建筑被改建為精文花市,2005年市發改委批準立項后進行改造。建成后為大型開放式公共綠地,中間是一座多功能地下劇場。流線型的通透建筑鑲嵌在公共綠地中,猶如欲展翅翱翔的鳳凰。為適應多變化的音樂劇劇種,文化廣場的舞臺不僅有平移、推拉、旋轉的功能,還有在國內首創的噴水、制冰裝置。
上海東方藝術中心
地址:浦東新區丁香路425號
開業時間:2005年7月1日
特點
東方藝術中心坐落于浦東行政文化中心,是上海的標志性文化設施之一,法國著名建筑師保羅·安德魯設計,從高處俯瞰,東藝五個半球體依次為:正廳入口、演奏廳、音樂廳、展覽廳、歌劇廳,外形宛若一朵美麗的“蝴蝶蘭”。建筑頂部安裝了融入高科技的880多盞嵌入式頂燈,當美妙的旋律在音樂廳奏響時,燈光會隨旋律起伏變幻,將夜色中的東方藝術中心變得璀璨奇異、充滿動感。東方藝術中心由1953座的東方音樂廳、1020座的東方歌劇院和333座的東方演奏廳組成,在東方音樂廳內,坐落著中國最大的管風琴之一。
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
地址:世博大道1200號
開業時間:2010年5月1日
特點
濱江而筑的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以其穿梭騰飛的姿態傲立于2010年上海世博會園區的核心區域,毗鄰世博軸與中國館。整座建筑輕盈靈動,宛若飛碟般的造型獨特,猶如一枚“藝海貝殼”。中心注重內部功能與外部形式統一完美結合,設計上盡量體現節能環保理念。中心主體為1.8萬座的多功能演藝空間,通過對靈活分隔等高度融合的科技應用,可形成不同規模和形態的百變觀演空間。其功能角色是“上海文化娛樂的新地標”及“永不落幕的城市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