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瓊霞,滕智君,鄒小英
(深圳市第四人民醫院供應室,廣東 深圳 518000)
·經驗交流·
區域性消毒供應中心標準租賃器械包的優化與應用
薛瓊霞,滕智君,鄒小英
(深圳市第四人民醫院供應室,廣東 深圳 518000)
目的 探討區域性消毒供應中心標準租賃器械包的優化與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區域性消毒供應中心的標準租賃器械包使用記錄資料,將其分為兩組,觀察組為優化后的標準租賃器械包,對照組為優化前的標準租賃器械包,觀察兩組方法的應用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工作質量[(95.2± 2.4)分vs(91.7±2.2)分]、管理質量[(95.7±2.5)分vs(92.1±2.1)分]、人員考核[(86.8±5.8)分vs(60.2±9.7)分]等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標準租賃器械包應用滿意度為9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給予區域性消毒供應中心標準租賃器械包進行優化,是保障患者安全、降低醫院感染的有效方法,能夠提升區域性消毒供應中心標準租賃器械包的應用滿意度,值得推廣。
區域性消毒供應中心;標準租賃器械包;優化;應用
我院消毒供應中心(CSSD)作為福田區消毒供應中心,目前所用的器械包不僅種類多、重量大,而且閑置未用的器械經反復清洗消毒和高壓滅菌,不僅間接增加了供求雙方的成本,同時也增加了醫療風險。為此,一些標準租賃器械包內的部分器械已被一次性用品所取代,這也給區域消毒供應中心標準租賃器械包的優化創造了更大的空間。如何對其進行有效的優化,在保證醫療安全,滿足臨床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資源,大幅降低醫療成本,顯得非常必要和緊迫。本文旨在探討區域性消毒供應中心標準租賃器械包的優化與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 資料來自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區域性消毒供應中心的標準租賃器械包使用記錄資料,將其分為兩組,觀察組為優化后的標準租賃器械包,對照組為優化前的標準租賃器械包。本區域性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人員20人,男性4人,女性16人,年齡19~35歲,平均(28.5±1.0)歲。CSSD工作工齡:1~2年7人,3~4年4人,5~10年5人,11~30年4人。研究中的所有人員對于本研究都知情同意,并已經簽署了相關的知情同意書,經醫院有關委員會審核批準通過。
1.2 方法 對照組的區域性消毒供應中心標準租賃器械包無優化。觀察組的區域性消毒供應中心標準租賃器械包進行了科學化優化處理與應用。優化應當嚴格遵循適用性和安全性原則。①充分溝通:在優化前應當與使用單位進行充分的溝通,爭取得到對方的信任和支持,以免使用單位對器械包優化產生排斥心理。②指導操作:為確保使用單位盡快適應,消毒供應中心應當編制專門的使用指南,幫助操作者盡快掌握。③差異化需求滿足:在追求標準化的同時,應當采用單包的方式有選擇性的進行配送,以滿足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需要注意的是,應當在包裝醒目位置標注有效期管理建議。④應急措施預警:初次使用優化之后的標準租賃器械包可能會發生一些突發事件,這就需要消毒供應中心針對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編制應急處置措施,并標注在外包裝醒目位置。器械包優化流程總結如下:①走訪調查現有標準租賃器械包的使用情況,包括年度用量、季度用量等,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確定需要優化的器械包范圍,將使用量超過95%的器械包保留不予處理,其他器械包則作為優化對象,據此編制新的器械包目錄。在調查過程中需要用到各類統計表,因此,需要結合HSC質量追溯系統設計所需表格,包括《標準租賃器械包匯總表》《標準租賃器械包用途及使用范圍統計表》《標準租賃器械包分布情況統計表》等,統計表使用之前要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規范記錄訓練,確保正確使用各類表格。統計過程中要安排專業人員到臨床科室觀察并記錄標準租賃器械包的實際使用情況,包括各種手術例數、診斷治療所用器械包、手術所用器械包、備用器械包、必用器械包等。②標準租賃器械包新目錄推廣使用后,跟蹤記錄器械包內各種器械的使用情況,再次刪減使用頻率小于5%的器械,全部保留使用頻率大于95%的器械,將其余器械按照均數配置成新的器械包。③優化之后的標準租賃器械包推廣使用后,為了檢驗優化效果,需要對比優化前后器械包在回收、清洗、包裝、滅菌、儲存、發放等環節上的運營成本,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使用單位對優化的滿意度,調查此次優化器械包的適用性和使用安全性,根據效果評估進行優化總結,最后進行經驗交流與推廣。
1.3 觀察指標 根據質量控制標準,由護理部三級質控系統進行質控檢查。內容包括:①工作質量。包括清洗、消毒、滅菌、質量監測、器械性能、差錯意外6個維度28個條目,滿分100分。②科室管理質量。包括組織管理、安全管理、物品管理、業務管理4個維度31個條目,滿分100分。于風險管理前后各抽取1年共12份質控表進行統計。③人員培訓考核得分,滿分100分。④標準租賃器械包應用滿意度:采用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分為滿意(90分以上)、基本滿意(80~90分)、不滿意(80分以下)。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人員的工作質量、管理質量及培訓考核得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工作質量、管理質量、人員考核等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人員的工作質量、管理質量及培訓考核得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人員的工作質量、管理質量及培訓考核得分比較(±s,分)
組別 抽查次數 工作質量 管理質量 人員考核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12 12 91.7±2.2 95.2±2.4 7.642<0.05 92.1±2.1 95.7±2.5 8.013<0.05 60.2±9.7 86.8±5.8 7.915<0.05
2.2 兩組人員標準租賃器械包應用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標準租賃器械包應用滿意度為95.0%,對照組標準租賃器械包應用為80.0%,觀察組標準租賃器械包應用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521,P<0.05),見表2。

表2 兩組人員標準租賃器械包應用滿意度比較(人)
區域性消毒供應中心是醫院消毒滅菌系統的核心部門,是保障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的重要科室,消毒供應中心的器械消毒供應服務模式將直接決定能否從源頭上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確保醫療質量和安全[1-2]。目前消毒供應中心一般是通過提供標準租賃器械包或代一條龍服務來提供復用的消毒器械,這兩種供應模式各有優勢,需要醫療機構按照自己的實際需求合理選擇[3]。隨著醫學技術發展和手術應用的優化,器械的合理使用是關鍵,消毒中心的資源優化和成本下降是趨勢所在[4-5]。因此,部分標準租賃器械包有必要退出歷史舞臺,被優化之后的器械包所代替,標準租賃器械包具有廣闊的優化前景,亟待得到有效解決。衛生部衛生行業標準的頒布使區域性消毒供應中心的發展成為大眾關注焦點,一些醫院先后進行了嘗試和探索,我院在沒有類似模式以供借鑒的情況下積極總結和創新,于2002年成立了我國首家區域性消毒供應中心,為福田區及周邊地區提供更加完善的醫療器械服務[6-7]。在發展實踐過程中,我院消毒供應中心逐漸認識到現有標準租賃器械包所存在的缺陷,并集中主要力量進行優化創新,以期為合理利用有限的醫療資源,在確保滿足臨床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大幅降低醫療成本。
在租賃器械包優化過程中,難以避免地會對現有器械包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如果采用人工統計方法將是一項異常艱巨的任務,而我院擁有HCS質量追溯信息系統,這一系統可提供往年有關器械包使用的準確數據,包括數量、流向等,這也為本次課題研究的開展奠定了技術基礎,保證本次優化研究能夠高效、準確的完成[8-9]。此外,參與本次研究的工作人員對區域性消毒供應中心的供應模式、運作和管理都具有非常豐富的實踐經驗,熟知標準租賃器械包的使用情況,確保本次優化研究能夠順利完成[10-11]。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工作質量、管理質量、人員考核等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標準租賃器械包應用滿意度為95.0%,對照組標準租賃器械包應用為80.0%,觀察組標準租賃器械包應用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區域性消毒供應中心標準租賃器械包進行優化,提高工作質量及管理質量,杜絕因手術器械清洗、滅菌不合格或管理不當而引起的醫院感染,嚴格的器械質量綜合管理也是對自身控制預防的加強,降低醫院感染的有效途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區域性消毒供應中心標準租賃器械包的應用滿意度,效果顯著。
[1]李玉平,諸蕊玉,林偉民,等.實施外來醫療器械消毒供應中心處理的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26):3126-3128.
[2]康坦坦,張權,李作菊,等.外來醫療器械在消毒供應中心的規范化管理實施體會[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4(20):42-43.
[3]肖艾萍,肖雪林,張桂蘭,等.快速生物監測法在植入型手術器械滅菌監測中的應用[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2,29(2):158-159.
[4]汪洋,宋艷玲,管衛紅,等.區域性消毒供應中心構建與實施效果評價[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7):70-72.
[5]汪洋,李華,宋艷玲,等.計算機信息系統在區域性消毒供應中心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5):62-64.
[6]許章英.區域性消毒供應中心的建立與管理[J].中華護理雜志, 2010,45(2):148-149.
[7]廖小環,陳善澤,傅臻,等.建立區域性消毒供應中心的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3):12-14.
[8]張滿芬,黎彩銀,汪愛梅,等.優化流程在外來手術器械和植入物規范化管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2):102-103.
[9]何谷香.優化流程在外來手術器械和植入物規范化管理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10):185-193.
[10]夏英蘭,何小莉,楊喜群,等.無線局域網技術和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對外來醫療器械質量控制的優化與應用[J].護理與康復,2011,10 (1):63-64.
[11]夏朝君,李婕榮,唐小敏,等.優化器械清洗流程在降低眼科手術器械損耗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1,10(9):51-52.
R197.39
B
1003—6350(2016)07—1180—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6.07.054
2015-11-12)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立項項目(編號:JCYJ20140416094330202)
薛瓊霞。E-mail:4184617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