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平,李春飛
廣州松田職業學院
民辦高職汽車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共培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吳志平,李春飛
廣州松田職業學院
高職汽車類專業由于其人才培養特色及對口企業的特點,迫切需求校企雙方合作共培人才,而民辦高職院校要想尋求發展,必須在此方面有所突破。本文著重介紹廣州松田職業學院在汽車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共培的探索和實踐中的一些思考。
民辦高職;汽車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共培
課題項目:廣東省教育研究院2014年教育研究一般課題:民辦高職汽車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共培模式的探索與實踐,課題編號:GDJY-2014-B-b032,課題主持人:吳志平。
校企合作指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將行業、企業的崗位需求、能力標準與人才培養目標相結合,并體現于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與實施的各方面的合作。高職汽車類專業多培養汽車后市場技術服務及營銷類人才,由于學校與企業的人才對接存在一定偏差,造成目前市場上用人需求量龐大,而企業招聘時又難以尋到合適的人才。民辦高職院校的綜合實力大多遜于公立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上必須從自身特點的基礎上出發,尋求最適合的校企合作方式。
近年來,高職汽車專業在校企合作、人才共培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多集中于公辦院校,民辦高職院校由于自身辦學性質的不同,在資金、場地及知名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民辦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共培的現狀是:
(1)校企合作大多處于淺層次合作校企合作多止于表面形式,如雙方簽份合作協議,學生頂崗實習時企業來校招聘等,企業參與學校專業建設活動比較少。
(2)合作難以形成規模民辦高職汽車專業因學校綜合實力不強,很難尋到大型汽車集團的合作機會,可合作的企業難以實現批量接收和培養學生。
(3)可持續合作較為困難常出現的現象是上一屆校企合作紅紅火火的進行著,到下一屆由于學生人數少、企業或學校參與人員變動,原來的校企合作無法正常進行,更無法深入開展。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校企雙方資源不對等,難以實現共贏民辦高職院校汽車專業教學設備和場地有限,多依附于企業方為學校提供培訓、實習、就業等便利,而學校能為企業提供多限于人才輸入,致使企業方認為付出與回報不對等,無法實現共贏,所以無法調動企業參與的積極性。
(2)合作企業規模不大,崗位容量有限高職院校汽車專業培養的人才大多面向汽車后市場從事相關崗位工作的,主要的對口就業單位多是品牌4S店,民辦高職院校因其自身辦學條件有限等不足,難以獲得與生產廠家的合作機會,通常只能與單店對接,而單店的人才需求量較小,在合作培養人才時組班人數太少,造成教學成本增加。
(3)校企合作的管理機制不完善最重要的是校企合作要有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作為保障,目前存在很多問題主要是因為管理機制不完善,如項目負責人要明確職責、團隊如何建設、主要工作內容、如何推進項目進展、如何監督和考核項目效果,相應參與人員如何計算工作量,怎樣激勵其工作積極參與度。
我院于2007年開始招生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開辦此專業之初就明確認識到人才培養離不開與企業的合作,故在專業發展建設過程中不斷進行對校企合作人才共培的探索。從2011年開始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列為我院重點建設專業,學院組織多次會議討論汽車專業的發展,全面客觀的評價了汽車專業的發展現狀。
(1)做好定位,利用自身特色促進發展
我院所在的增城區是廣州市發展潛力最強的一個區,目前有廣本和北汽兩大汽車生產廠,在荔城又有沿增城大道逐漸形成的汽車商務一條街,人才需求量非常大。我院屬于3B層次生源,學生由于家庭環境、個人觀念等原因,有思想靈活、商業意識強等特質,學生在課程實踐及實習實訓中積極參與、表現突出,在參加省級技能競賽連續獲得一二三等獎的好成績,在實習過程中常得到企業的高度認可,在同行具有一定知名度。再次,我院汽車專業面向汽車后市場培養汽車技術服務和汽車營銷兩大類人才,定位準確,為保證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學院在師資隊伍建設上非常注重雙師型教師的引進和培養,汽車專業75%的教師具有企業一線3年以上工作經驗,有集中性實習指導經驗,有豐富的企業工作經歷有利于促進校企合作。
(2)組建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邀請企業專家參與專業建設活動
為保證我院汽車專業能健康穩定的發展,成立了汽車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成員由企業專家、同行專家及校內專業教師組成。汽車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每年至少組織兩次交流討論活動,主要內容包括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和改進、實訓項目的設定和開展、人才需求雙向選擇交流等。
(3)聘請企業一線行家能手參與專業教學活動,建成一支綜合能力強的專兼職教師隊伍
汽車專業是動手實踐要求很高的專業,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為提高師資隊伍綜合能力,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幾種方法:首先,根據專業需要分別從企業管理層、售后服務部和汽車銷售部門聘請了業務能手作為兼職教師,主要擔任學生課程實訓教學和集中實習指導工作;其次,借助頂崗實習校內外雙方指導評價的平臺,促進汽車專職教師熟悉和了解企業一線的技術和信息;再次,組織專項教學研討活動,增進專兼職教師業務交流和切磋;最后,利用假期下企業實踐鍛煉,增加教師實際動手機會和積累經驗。
(4)改進教學環節,探索訂單培養,實現學生從學校至企業的無縫對接
人才培養目標的具體實現落實在教學實踐環節的實施上。在與企業多方位長期交流的基礎上,學院分別與附近兩家品牌汽車銷售服務4S店探索了訂單培養,開辦了兆方豐田學員班和增幅福特學員班。訂單班課程設置、教學進度安排、教學管理由校企雙方共同負責,學員由教師推薦、企業選拔的形式敲定。培訓場所主要安排在企業,因4S店容納人數有限,我們按崗位將學員分成銷售、在2014年我院與兆方豐田和增福福特的合作中,共培養了37名學員,并成功錄用了13人。訂單培養在高職院校二年級即將從學校進入企業實習的前期,與企業聯合舉辦的定崗培訓,便于學生能順利進入角色轉變,且利于企業員工入職培訓和選拔,實現了校企雙方共贏。
維修、售后接待三組,交替輪崗進行培訓。為不影響正常教學秩序,訂單班學員周一至周四在校參加專業學習,周五至周日參加企業跟崗培訓,每組配備企業和學校各一名教師,崗位技能培訓由企業教師負責,學生管理和服務由學校教師負責。培訓結束后經過企業綜合考核,擇優錄用學員正式進入單位實習。
在我院汽車專業探索的校企合作人才共培的實踐中,取得一些成績也遇到不少困難。對于同類院校及專業建設上也能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1)校企合作的經驗
首先,能找準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共贏點,尋求最合適的合作形式。民辦院校要敢于走出學校,與企業多方面深入交流,全面了解企業需求,創造校企合作的機會。例如也可嘗試依靠企業資源進行學生入職前的崗位培訓,如校內資源優越,可充分利用學校場地與企業合作開展校辦廠式的合作模式。
其次,在校企合作中師資隊伍建設非常重要,一定要邀請企業的能工巧匠加入專業教師隊伍,參與教學活動,組織開展教學研討和技術交流活動,相互提升業務技能。
(2)校企合作中易出現的問題及改進方法
在民辦高職院校校企合作中,經常會出現開發校企合作項目困難,在實施的校企合作工作量大,專任教師參與熱情度不高,合作難以持續開展等。若想有效改變現狀,可以嘗試采用以下措施。
第一,從學院至系部建立校企合作管理機制,明確校企合作工作如何開展、怎樣管理和具體實施監控。
第二,每個專業的校企合作可以以教改項目由專業教研室組成課題組向學院申報,申請專項經費支持。對于項目實施有明顯成效的,應單獨給予獎勵。民辦高職院校的專任教師績效考核大多采用教學工作量進行考核,而參與專業建設并沒有明確的量化標準,常出現教師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參與校企合作工作而沒有計入工作量,直接影響了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如能通過項目申報的形式開展,不僅激發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對于專業建設和教師科研能力提高都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1]江洪.高職院校汽車專業校企合作途徑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1(27):41-42
[2]張學林等.民辦高職2+1人才培養模式下校企合作辦學機制的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6):164-167
[3]賈建邦.民辦教育實施校企合作的實踐及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15(15):159
[4]王勇.校企合作-高職汽車技術服務類專業人才培養必經之路[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4(1):27-29
[5]陳達美等.民辦高職校企合作培養人才探索-以華商職業學院一體化育人的實踐為例,2014(9):84-85
吳志平(1981-),女,江蘇睢寧人,廣州松田職業學院,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高職汽車專業建設及教學改革;
李春飛(1976-),男,廣東增城人,廣州松田職業學院,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高職高專教育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