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學電氣工程學院 楊偉新
自動化專業實踐課程建設的探索
西北民族大學電氣工程學院 楊偉新
文章以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為出發點,著重闡述了課程體系建設應從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入手,主要從完善實驗課程體系、改革實驗教學模式、增加開放實驗等方面進行,通過課程設計、專業實習、畢業設計及創新競賽等途徑,達到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目的。
實踐課程體系;實踐能力;創新思維
目前科技飛速發展、各學科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社會對具有創新精神、高適應性應用人才的需求更為迫切,因此努力培養具有較強適應能力、創新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和競爭能力的應用型技術人才,積極探索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成為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任務,在理論教學達到一定水平的基礎上,工科應用型技術人才培養的關鍵是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完善實踐課程體系是工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最有效的途徑,對培養學生實踐素養、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都有著重大的意義。
自動化專業涉及專業領域廣、培養學生數量大、應用面寬,目前我校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實踐教學仍未能徹底改變依附于理論教學的從屬地位,未能形成培養工程能力為主線的優化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設備陳舊,方法單一,實踐教學內容不能滿足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要求,實踐能力的培養缺乏規范及系統管理;實驗設備過度集成化、系統化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驗素養,實驗電路大部分集成于箱體內部,實驗箱外部僅有印刷電路圖,學生看不到元器件、不認識元器件,學生動手的只是接線、測試、拆線這些簡單環節,學生對實驗內容、過程都失去了興趣,導致學生基本的實驗能力減退;缺乏綜合型和設計型實驗項目,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意識。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認為自動化專業,尤其是民族院校的自動化專業,改革現有的實踐課程體現勢在必行,探索新的實踐課程體系、梳理實踐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是實踐教學改革的關鍵,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工科應用型技術人才是實踐教學改革的的目標。
自動化專業理論課程體系經過多年的修訂已基本完善,實踐課程的主要作用是鞏固理論知識、提高動手能力,由于實踐教學的依附地位,實踐課程體系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急需解決。培養學生的工程素養、提高學生實踐能力,首先要完善實踐課程體系。實踐教學是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必備環節,是提高應用型人才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實踐課程體系對自動化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水平的高低,實踐教學水平的高低起重要作用。自動化專業實踐課程體現的完善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實驗課程、專業課程設計、專業實習及畢業設計。
(一)實驗教學
課程實驗與課堂理論教學相輔相成,達到理論聯系實際、鞏固理論知識的目的。課程實驗一方面傳授實驗基礎知識,包括實驗設備的原理、實驗內容的設計方法、實驗參數的測量方法、實驗結果的誤差分析等;另一方面訓練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培養學生實驗素養,包括實驗儀器設備的操作方法、使用方法以及實驗結果分析等。課程實驗一般分為演示型實驗、驗證型實驗、綜合型實驗和設計型實驗。驗證型實驗的作用是加深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規范的實驗習慣、學會基本儀器儀表的使用方法等;綜合型實驗的作用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重點要求學生對綜合實驗系統的理解;設計型實驗主要培養學生的系統設計、分析、創新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應適當加大綜合型設計型實驗項目的比重,綜合型和設計型實驗的實施, 必須在教學方式、手段以及教學設備配置等方面加以保障。目前的演示型實驗、驗證型實驗應放棄現有的系統化太強、集成度過高的實驗設備,保持以面包板、分離元件和測試測量儀器為主的實驗方法,培養學生規范的實驗習慣、提高實驗興趣,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實驗內容。
(二)綜合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是工科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大學生獨立思考、綜合運用專業課程知識,以及從事科學研究能力鍛煉的重要途徑。因為綜合課程設計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所以綜合課程設計應作為獨立的實踐教學環節,由相關的幾門課程綜合開設一門課程設計。
創新研究型實踐活動是創新能力和工程素質培養的重要環節,在綜合課程設計的基礎上,進行“開放實驗”,根據實際情況鼓勵學生自主開發、設計實驗項目。開放實驗可以在專業實驗室中進行,也可專門成立了一個創新開放實驗室。創新實驗室集創新、科研、競賽為一體,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開發設計能力和裝配調試能力,在專業實驗室和創新開放實驗室中,完成各種創新技能競賽(如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建模大賽等)和創新活動,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和鍛煉學生創新實踐能力。
(三)專業實習
專業實習是學生運用大學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完成產品生產的過程,在專業實習中充實理論知識,提高理論聯系實際和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習的內容包括了解自動化技術相關理論、應用及前沿的發展動態,了解自動化專業及相關領域及社會的需求,了解自動化專業實際工程問題的系統開發過程。
專業實習分為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認識實習獲得直觀印象,引發學習興趣;生產實習通過使學生接觸生產實際,增強感性認識,鞏固所學理論知識,獲得基本的生產經驗和生產技能;生產實習是把理論知識與生產過程相結合的重要環節,通過對生產過程的全面了解,直接獲得工程維護和工程操作經驗,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動手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科學管理能力、以及與人溝通能力等,滿足了對社會需求人才培養的要求。
(四)畢業設計
畢業設計是學生專業學習的最后總結,是學習深化和提高的重要過程;畢業設計也是學生運用已學專業知識的一次綜合訓練;是學生工程素養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全面體現;是培養科研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環節。
通過畢業設計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運用、綜合分析、生產設計、試驗仿真、數據處理、計算機應用、論文撰寫等各個方面的能力。
在選題上,我們要求所選課題必須符合本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課題要具有專業性、典型性和完整性,要能運用專業主干課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全面訓練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選題應與生產、科研實際相結合,要突出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按照“卓越工程師”計劃,安排具有一定的學術水平、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工程技術知識的工程技術人員擔任指導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文獻查閱、開題報告、調研實習、方案制定、實驗研究、上機運算、論文撰寫、畢業答辯等各項工作,同時要求論文內容用作品展現,使學生在畢業論文完成的過程中,既在理論上使知識系統化,又在實踐能力上得到了提升。
民族院校且自動化專業設立時間較短,實踐教學體系中,從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到實驗設備、開放實驗及創新活動,我們都有很多工作要做。民族高校具有特殊的生源,要根據創新人才的需要和學生創新思維與技能提高的需求,訓練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實踐能力,以適應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培養具有掌握一技之長的工程應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務于廣闊的民族地區。
[1]靳和平,和建華.技能應用型人才教育培養改革探討[J].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09,1.
[2]唐忠明,劉魯慶.適應地方建設需求培養應用理科人才[J].高等理科教育,2009,1.
[3]董麗萍,劉宇,等.工程訓練中心實踐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7,24.
[4]傅水根,嚴紹華,李雙壽等.創建國內領先的工程訓練教學示范中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6,23.
楊偉新,女,大學本科,西北民族大學教授。
項目支持:西北民族大學教學改革項目2015XJJG08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