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少斌
(廣州市荔灣區教育裝備和校產管理中心,廣州510150)
淺談城鎮中小學綠色校園建設思路
黃少斌
(廣州市荔灣區教育裝備和校產管理中心,廣州510150)
中小學教育作為基礎性教育,其校園規劃布局、建筑風格的科學性和綠色理念將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人與自然的融合以及樹立世界觀等產生重要影響。論文通過對城鎮中小學綠色校園設計規劃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分析,尋找相應的解決方法和策略,營造一個健康生態的校園環境。
城鎮中小學;綠色校園;設計規劃
【DOI】10.13616/j.cnki.gcjsysj.2016.11.112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五大發展理念,綠色校園的規劃與建設必將作為教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2013年4月國家出臺了《綠色校園評價標準》(CSUS/GBC 04—2013),(以下簡稱《評價標準》)指出重新界定綠色校園的概念,并且對校園的規劃和建設提出了指導和評價意見。本文就該標準,針對中小學校園的建設特點注入綠色生態環保節能等理念提出一些設想。
2.1 選址與功能存在矛盾
我國城鎮中小學校園的發展主要分為原有土地上擴建改造和城市發展配套建設。在原有土地上的擴建改造的學校主要位于城鎮的中心區域,現有的用地規模局限于原有城市環境,改造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使得校園各個功能主體的建設難以做到合理兼顧。城市發展配套建設的學校大多建設在城市新開發的地區,在規劃和建設的過程中基礎配套設施跟不上,節約城市開發成本及校園綠色生態功能都得不到滿足,校園內對自然能量的收集和廢水收集循環處理使用等問題容易被忽視。
2.2 綠色校園表面化
部分城鎮的中小學在建設的過程中使用大量的土地資源,追求表面“綠色”概念。校園建筑的高度和體量以及廣場的規模等超出了中小學校的一般功能需求,對生態和環保校園理念認識不清,表面上提高綠化率,缺乏整體的規劃和研究,缺少生態環保的長效機制。
2.3 能耗種類較大,總量多
我國城鎮中小學的數量較多,校園內能耗的種類也較多,如水電、燃油、燃氣等。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校園的人均耗能和用水水平遠高于城市居民的水平。很多中小學校園沒有充分發揮校園的功能和優勢,校園的可持續發展技術和生態技術應用能力存在明顯不足。
《評價標準》從規劃場地、節能環保等多個方面對綠色校園的規劃和設計進行了相應的評價和技術支持。
3.1 規劃與可持續發展場地設計策略
1)要進行合理選址和科學布局。城鎮中小學學校用地選
址與人口密度密切相關,不僅要滿足自然條件,還要滿足學校的辦學規律和目的。《評價標準》中指出校園選擇的自然環境提出了重要的要求。太陽輻射需要按照地區的標高、坡度等因素進行選擇。在保障校園建筑衛生的距離下,最大限度降低日照間距,節約校園用地,校內建筑應滿足通風性,保持空氣的流動性。
2)優化校園建筑物的局部功能設計。優化校園建筑物的設計能夠節約校園的建設用地,拓寬使用空間。校園建筑的使用者活動范圍為高層空間,視線接觸低層空間的屋面。將低層空間的屋面進行綠化設計,不僅能夠增加綠化率,還能夠增強景觀效果,凈化校園空氣。《評價標準》指出綠色校園的建設應當保證校園內景觀的質量,改善室內外的熱環境。綠化常用的布置方式為集中綠化、樓旁綠化、空中庭院綠化等方式,不同的綠化布置方式會產生不同的微氣候影響。校園內綠化系統采用道旁綠化、集中綠化等設計,遵循生物的多樣性原則。
3.2 節能與能源利用的設計策略
綠色校園節能和能源的設計需要按照校園建設的特點,從設計階段改變建筑的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污染,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增強校園建筑的全社會普遍教育節能示范功能。綠色校園的設計需要減少三廢的排放,最大限度營造良好生態環境。
1)校園的選址和規劃布局需要結合當地的氣候特征,充分利用當地自然環境和氣候中的采光、太陽能和雨水等,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校園的規劃建設中利用地區雨量,收集引入學校的池塘中作為景觀水池,通過水分的蒸發和空氣的流動改善校園內的溫度和微氣候,有助于調節空氣的濕度。在設計時將景觀水體設計成帶狀與水池相結合的形式,不僅能夠降低整個校園的溫度,還能夠提升校園的人文情趣。
2)校園單體建筑的設計要體現節能環保。學校建筑體的主要能耗有水、電、氣、暖等。我國地域跨度大,各地能耗比例有差異,在南方地區,水、電比例占了95%以上,那么在房屋的設計上,就要從逆向思維入手考慮,圍繞建筑物如何做到節減能耗進行設計,例如墻體的隔熱保溫、照明采光、雨水收集系統等。
3)大膽采用綠色能源和節能設備。建筑的采暖、通風和空調占據著建筑的大部分能耗。在設備的使用上選擇太陽能采暖系統,經過管道向室內輸送暖氣。在照明燈具上采用節能燈,節能燈的工作溫度較低,壽命較長,節能燈在同等輸出的情況下比白熾燈節能1/4。太陽能燈可以設置為校園內的路燈或者草坪燈以及景觀燈。
3.3 節能與材料資源利用的設計策略
建筑材料的使用是建筑的基礎,其成本占據了建筑項目總成本的八成以上。因此,建筑物的材料使用設計十分重要。
1)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在學校拆舊建新的改造中,對一些具有可再次被利用價值的材料,如舊建筑具有保留價值的砌塊、石材、木材、型材等可以再次投入使用,既節省了投資,又保留了學校原本的文化傳承。
2)大量使用環保節能材料。使用節能材料是降低建筑物長期使用耗能的有效方法,一般校舍的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有效使用節能材料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例如墻體砌筑批量使用保溫砂漿、雙層隔音隔熱玻璃、新型保溫隔熱材料等,對夏季隔熱,冬季保暖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南方地區外墻、天面可以使用太陽能聚能材料,在西北地區還可以充分利用風能等。
3)在建造的過程中減少材料的使用。建筑物的建造會消耗大量建材,但美觀的校園建設不是建立在材料消耗上,而是需要對校園的建設進行合理的規劃和設計,不僅要能夠減少材料的使用,還要有良好的美觀效果。
3.4 室內環境與污染控制的設計策略
為了減少中小學室內環境的污染,不做過多的裝修,室內基本滿足學生的教學和生活需求。中小學建筑室內的裝修主要為板材和油漆類。在油漆的使用上盡量選擇水溶性油漆,具有良好的透氣性,不含有害物質。中小學室內的課桌和板凳采用實木木材,既環保,又能夠提高回收利用率。在課室、走廊、陽臺適當位置種植綠色植物,綠色植物有助于保持濕度、調節空氣質量,降低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改善室內環境。
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必然與不斷前進的科技和生態環境緊密結合,綠色生態校園作為未來校園建設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還處在探索起步階段,未來學校的建設需要按照綠色校園的設計標準,從校園的選址、節能材料的利用和降低能耗等方面不斷提高校園環境整體的協調性和生態性。
【1】楊琦.綠色校園規劃設計原則及對策應用分析[J].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9(4):49-51.
Green Campus Construc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Cities and Towns
HUANG Shao-bin
(Education Equipment and Management Center of Liwan District,Guangzhou City,Guangzhou 510150,China)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s a basic education,the campus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style of science and green concepts will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for healthily growth of students,the fusion of man and nature,and set up a world outline.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existing in the design and planning of the green campus in the urban and primary schools,find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strategies to create a healthy environment for the campus.
urban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green campus;design and planning
TU244.2
A
1007-9467(2016)11-0024-02
2016-10-28
黃少斌(1972~),男,廣東廣州人,工程師,從事工程建設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