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合肥供電公司 唐明雨 崔照華 王 愷
一個典型市級供電企業用電指數對比系統設計與實現
國網合肥供電公司 唐明雨 崔照華 王 愷
本文涉及的A供電公司用電指數對比系統,采用市縣兩級管理和應用,前臺B/S與后臺Windows相結合系統架構,對SG186營銷業務系統管理系統的抄表指數與用電信息采集指數進行對比、對用電客戶基礎資料完整性正確性進行驗證,對異常電量進行識別,完成SG186營銷業務系統管理與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應用部分指標的運行監控。
指數對比;運營監控;抄核收管理
2015年,A市地區供電用戶達到360萬戶,智能電表的覆蓋率達到99.9%,實現了用采系統的全覆蓋建設,公司營銷業務信息化發展進入了快車道。與此同時,營銷的核心業務“抄-核-收”信息化程度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通過遠程抄表的方式逐漸替代了人工抄錄,省時省力,極大解放了“抄”的工作量,部分實現了“抄”的信息化、智能化。但是,“核”環節出現了新的課題:一是用采系統出現故障,未能采集當天電表指數時,抄表員存在估抄、漏抄的現象;二是受利益驅動,抄表員可能存在故意修改指數的現象。這將給公司運營帶來不利影響:用戶一旦發現抄表指數與實際指數不符,公司面臨投訴的風險增大,不利于“兩個提升”工程建設;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用電秩序,損害了公司的合法權益,降低了當年電費回收月均水平指標,對業績指標管控產生不利影響。這些問題的存在,公司急需采取有效的技術手段加以管控。
1.1 系統目標設定
國網A供電公司營銷與用電信息采集用電指數對比系統(以下簡稱用電指數對比系統)面向合肥市及下轄市、縣供電公司,實現市縣二級應用,使用用戶群體包括市公司運行監測中心、營銷部、電費中心相關專責及領導,縣公司客戶服務中心等,系統必須實現以下目標:
1)對大客戶一戶多表、小客戶一戶一表情況下的SG186營銷管理應用系統(以下簡稱SG186營銷MIS系統)抄表指數數據與用電采集系統電表指數數據進行對比,對指數異常結果進行管理,對錯補電費發行進行跟蹤。
2)實現SG186營銷管理應用系統用電客戶用電地址、聯系方式、銀行托收號等用戶基礎數據開展異常數據監測,對監測結果進行跟蹤管理,對基層工作人員的異常數據整改效果進行管控。
3)根據用電高峰和日常月的用電電量對比,進行SG186營銷管理應用系統用電客戶異常電量的監測,實現異常電量用戶的識別。
系統除以上核心目標外,還必須對SG186營銷數據獲取、用電信息采集數據獲取、各類數據對比過程等進行自動監測。
1.2 系統結構設計
根據本系統主要是進行大量數據處理的特點,系統結構分為前臺WEB管理站點和后臺Windows服務。總體邏輯結構如圖1所示。
1)WEB管理站點。WEB管理站點主要提供市公司和縣公司應用系統,為B/S架構,系統用戶與SG186營銷對接,共享用戶名。通過權限配置,實現市縣公司分級應用。WEB站點的功能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創建各項指數對比指標任務,展現各任務的對比結果,并對結果的整改情況進行跟蹤。二是對創建的各項對比任務執行情況進行監視,包括SG186營銷應用管理系統和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數據源監視。三是完成系統的各項配置和系統管理工作。
2)后臺windows服務。后臺服務采用單進程多線程方式處理WEB站點創建的各類任務,包括營銷和采集系統的數據獲取。對處于有效期內的對比任務進行定時掃描計算,實時動態更新任務執行結果。
3)數據層。指數對比系統數據存有全市及地市公司大小客戶營銷數據和采集數據,數據量比較大,采用按年月分區方式建表,提高系統性能。SG186營銷數據和用電信息采集數據采用DBLINK和 WebService方式從省公司獲得。

圖1 系統邏輯結構
2.1 信息對比監測
信息對比監測包括指數對比監測、基礎數據監測、異常電量監測、采集指數倒走監測,是指數對比系統的核心功能。
1)指數對比監測。主要對大客戶和小客戶的營銷抄表指數和營銷抄表日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零點采集指數進行對比,以業務號和資產號為標識,以電表指數差值或差率為閾值,根據選擇的查詢條件檢索出指數異常的用戶。如需要對檢索出的“指數異常”數據進行分析、跟蹤、傳達等,可進行數據存檔,同時也作為電費錯補發行的依據。
2)用電客戶基礎數據監測。監測的用電客戶基礎數據包括用電地址、聯系電話、銀行托收號等。通過用電地址長度、手機號碼或固定電話、銀行賬號等規則,篩選出異常數據。如需要對檢索出的“異常基礎數據”進行分析、跟蹤、傳達等,可進行數據存檔,同時也作為后期整改跟蹤的依據。
3)異常電量監測。異常電量即按照年月電量縱向或橫向對比,可以選擇多個參考月、多個目標月進行平均電量比較,自由設置電量差值閾值。因數據量較大對比時間較長,若系統歷史上沒有創建過指定數據范圍的監測查詢,系統自動生成對比任務。
4)采集指數倒走監測。根據業務號、電能表資產號為標識進行檢索,分析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電表指數是否產生倒走現象。
2.2 整改跟蹤管理
整改跟蹤包括錯補電費發行跟蹤和用電客戶基礎數據跟蹤。
1)錯補電費發行跟蹤。視大客戶指數對比、小客戶指數對比存檔數據為指數異常數據,監測存檔數據中所有用電客戶業務號,以最新一期電費發行的營銷抄表指數為依據,對比用電信息采集系統該戶電費發行日的零點指數,偏差在指定范圍的視為“已整改”,偏差超過指定范圍的為“未整改”。
2)基礎數據異常跟蹤。對異常基礎數據監測存檔的用電客戶進行每日監測,當用電地址、電話號碼、銀行托收號進行了正確整改的視為“已整改”,對未進行整改或整改后仍不符合規則的視為“未整改”。
2.3 數據處理監測
數據處理監視包括數據源獲取監測和任務數據處理過程監測。
1)數據源獲取監測。指數對比系統的數據每日來源自SG186營銷MIS系統和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所以對兩大系統數據源的獲取監測非常有必要。從目前系統實際運行情況來看,確實因網絡等一些方面的問題,存在數據源獲取的異常。
數據源獲取監測包括營銷數據接口監測、采集系統接口監測。對已發現的數據接口異常,系統具備營銷數據手工補獲取、采集數據手工補獲取的能力。
2)任務數據處理監測。任務數據處理監測包括,指數對比系統的數據每日來源自SG186營銷MIS系統和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所以對兩大系統數據源的獲取監測非常有必要。從目前系統實際運行情況來看,確實因網絡等一些方面的問題,存在數據源獲取的異常。
用電指數對比系統2015年3月份開始正式運行,截止2016年5月,共發現異常用戶13459戶,追補電量45萬千瓦時,退補電量26萬千瓦時,督促各市縣營銷部對抄錯的抄表員進行考核,有效地扼制抄表員估抄、漏抄、多抄等行為,督促各市縣營銷部加快故障換表和協調反向電量、串戶的處理速度。經過近一年時間的整改,2016年5月,指數異常用戶共454戶,較最初開始運行階段(2015年3月)下降68.1%,整體異常用戶數量處于遞減的趨勢,整改效果顯著。
用電指數對比系統已對A供電公司各市縣營銷部開放,從營銷部及各抄表班反映情況來看,用電指數對比系統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抄表班班組長能更直觀更全面地掌握抄表中的動態和存在的問題,對基層營銷部門電表抄錄、用電客戶基礎資料信息稽查等方面具有很強的輔助功能。
[1]毛國君,等.數據挖掘原理與算法[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2]陳文偉,等.數據挖掘技術[M].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2.
[3]王珊,薩師煊.數據庫系統概論(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愛爾蘭)布朗 等著.軟件測試:原理與實踐(英文版)[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