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偉超
華中師范大學
當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趨勢及中國的對策
舒偉超
華中師范大學
技術性貿易壁壘以其名義上的合理合法性、內容上的廣泛多變性并大量涉及技術層面的內容,日益成為發達國家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手段和高級工具。本文以中國技術貿易壁壘研究中心網站的數據為基礎,客觀分析2008—2013年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中國不同企業出口所帶來的影響,并本著戰略務實的原則,就中國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挑戰提出對策建議。
貿易保護;技術性貿易壁壘;形勢;對策
技術性貿易壁壘(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簡稱TBT)主要是指貨物進口國家所制定的那些強制性和非強制性的技術法規、標準以及檢驗商品的合格性評定程序所形成的貿易障礙,即通過頒布法律、法令、條例、規定,建立技術標準、認證制度、檢驗檢疫制度等方式,對外國進口商品制定苛刻繁瑣的技術、衛生檢疫、商品包裝和標簽等標準,從而提高進口產品要求,增加進口難度,最終達到限制進口的目的。①本文認為,當前國際技術性貿易壁壘呈現出:范圍不斷擴大,限制日益苛刻,更新逐漸加快的趨勢。結合對中國企業出口造成的影響,提出建立快速反應及預警機制和加強企業國際化合作能力等可行性建議。
1.范圍不斷擴大
在實際的國際貿易中,主要涉及農產品、食品、機電產品、紡織服裝、信息產業、家電、化工醫藥,包括它們的初級產品、中間產品和制成品,涉及到加工、包裝、運輸和儲存等環節。比如,在食品方面,主要是農藥、獸藥殘留量的規定;加工過程添加劑的規定;對動植物蟲害的規定;其他污染物的規定;生產、加工、衛生、安全的規定等。歐盟現有關于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的法律20多個。在農藥殘留限量方面,美國已制定標準8100多項。歐盟擁有技術標準10萬多個,涉及農產品的占1/4,其中農藥殘留限量標準就有17000多項。②
2.限制日益苛刻
隨著科技創新和檢驗檢疫技術的進步,技術性貿易壁壘一方面對產品要求日益苛刻。例如: 2016年6月22日,歐盟官方公報發布(EU)2016/1005,對REACH附錄17第6條款石棉纖維進行修定,禁止制造、投放市場和使用石棉纖維及故意添加石棉纖維的物品和混合物,但是對現有電解設備的含有溫石棉的隔膜給予了豁免,包括允許用于制造和維護該類隔膜的溫石棉纖維投放市場和使用。③
3.更新逐漸加快
金融危機后,各國都加速了技術性貿易措施的更新升級。除了美、日、歐盟、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與地區外,發展中國家也在不斷更新產品要求。如印度尼西亞、印度等。如:印度食品安全標準局近期就發布公告,修訂咖啡因飲料與塑料藍色著色劑(blue tint)標準。規定:藍色著色劑(blue tint)可按照標準用于聚碳酸與PET飲料瓶,需保證色素總遷移量不超過60mg/L。④
從損失看,2013年,因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導致我國出口商品被扣留、銷毀、退貨等直接經濟損失達到626億美元,占同期出口額的3%,比2008年增長了120.6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到了5.54%。(由圖1可得)

圖1 :圖表由作者依據中國TBT研究中心調查數據自制(單位:億美元)

表1 :2008—2013年我國各行業企業受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影響的比例(單位為:﹪)
從企業行業上講,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牽涉面廣、技術性強、錯綜復雜,對我國各個行業均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平均來看,2008—2013年我國分別有36.1%、34.3%、31.7%、35.2%、23.9%、38.0%的企業受到影響。所占比例上看,顯然農食產品、玩具家具類所占比例較大。(由表1可得)
綜上分析,我國企業出口損失數額連創新高,企業新增成本居高不下;農食產品、玩具家具類行業受影響最為嚴重;“取消”訂單成為出口損失的最主要形式。當然,在2012年有所緩和。首先,各國經濟逐步恢復,嘗試擺脫經濟危機,希望從貿易保護主義走出。比如,隨著近幾年的調整,發達經濟體,特別是美國實體經濟發生了一些積極變化,投資和消費信心有所回升。(鮑曉華、朱達明,2015)其次,中國經濟結構逐步調整,出口補貼力度大,國家扶持、宏觀調控手段增強。(張秀娥、張波,2012)
(一)對國際新貿易保護主義的文獻綜述
國內期刊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應對舉措著筆不多,但在對新貿易保護主義的論述中有鮮明的觀點。筆者嘗試總結,大致歸為3點。1.調整出口貿易結構。比如,蔡珍貴、王石、羅燦于2009年在《國際經貿》發表的《新形勢下新貿易保護主義的特點、影響與對策》;彭燾于2012年在《呂梁教育學院學報》發表的《我國應對當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策略研究》等。2.構建特色技術貿易壁壘體系。比如,李武歌于2009年在《商業研究》中發表的《當前新貿易保護主義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及對策分析》;梁爽于2009年在《當代經濟管理》中發表的《金融危機下的貿易保護主義與我國面臨的挑戰及對策》等。3. 借鑒歐美運用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經驗,將其納入國家產業發展與安全戰略。比如,潘巧紅于2010年在《法制與社會》中發表《淺析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及其應對策略》;王亞星于2012年在《企業經濟》上發表《技術性貿易壁壘是影響我國出口貿易的最大障礙》等。
綜合來看,大多集中于分析政府的措施,即使有碩士、博士論文及中國國際技術性貿易壁壘研究中心的分析,其中談及企業的作用和舉措,也是放在政府后論述。其實,在市場經濟中,當市場起決定作用時,企業應該發揮的作用更大,而政府只是發揮引導作用。因此,本文重點將企業放在首要位置,政府的調整放在之后涉及。
(二)企業的應對與局限
第一,企業可以增加認證技術的研發和投入,努力培養技術創新專家型人才,同時大力提高產業的高科技技術層次,在更高技術水平上突破核心技術壟斷的局勢;第二,企業可采取調整市場結構和產品結構的方式,嚴格遵守國際環境保護標準等國際進口的技術標準,全面提高我國商品的對外出口競爭能力,從技術上突破貿易壁壘。第三,積極與商品進口國的企業進行交流合作,從感情上爭取對我國商品的理解。
(三)政府的應對
第一,政府需建立研究機構、行業協會和企業參與的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協同創新機制,鼓勵建立專門的市場化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咨詢服務機構,加強應對培訓工作,用好技術性貿易壁壘通報、評議、咨詢及寬限期機制,加大 通報評議力度,積極主動參與國際規則制定,維護合法利益。第二,建立統一規范的產品認證認可體系。(李碩,2015)認證是證明企業所生產的終端產品及生產管理體系符合某種法規和標準的合格評定程序。雖然大多數認證是自愿性的,但它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產品認證和管理體系認證,質量認證及環境認證,都是企業通向國際市場的一盞綠燈。很多企業產品就是因為缺少認證而被國際市場拒之門外。所以政府須建立統一規范的產品認證認可體系,確保認證機構的公正性和權威性。堅決取締不嚴肅的認證機構,鼓勵國內認證機構發展壯大并積極與國外知名認證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建立與國際和國外權威機構認證的相互認可機制。
注釋:
①http://wiki.mbalib.com/wiki/%E6%8A%80%E6%9C%AF%E5%A3% 81%E5%9E%92,MBA智庫百科
②http://www.xuezizhai.com/fanwen/83777.html,技術貿易壁壘案例③http://tbt.testrust.com/law/detail/17870.html,歐盟委員會對REACH 附件17中的石棉纖維的限制要求進行修訂,2016.7.4
④http://tbt.testrust.com/news/detail/18242.html,印度對咖啡因飲料與塑料藍色著色劑標準進行修訂
[1]鮑曉華、朱達明,《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差異化效應:國際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世界經濟》,2015.11
[2]丁 陽、金 夷、王云飛,《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企業出口的影響》,《科技管理研究》,2016.9
[3]李碩,《國際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新態勢及對我國的影響》,《經濟縱橫》,2015.12
[4]張秀娥、張波,《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出口貿易影響的實證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