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慧群
(貴州省威寧縣林業局)
加強和改進森林資源管理與監督的思考
鄧慧群
(貴州省威寧縣林業局)
森林資源是我國的重要林業資源,在森林資源管理上雖然近年得到了明顯改善,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林業管理部門應該根據當地的森林資源管理情況來有效強化和改進當前的森林資源管理現狀,加強對森林資源管理的監督,不斷提升森林資源管理和監督水平。本文主要對當前森林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森林資源管理監督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以期能夠不斷提升森林資源管理水平。
森林資源;監督管理;管理措施;分析
森林資源作為我國寶貴自然資源之一,對于維持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價值,雖然我國的森林資源總量在世界上排位考前,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加快,森林資源管理中還是會出現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了森林資源保護,因而加強對森林資源管理和監督的研究,對于提升森林資源管理水平,保護我國森林資源具有重要意義。
森林資源包括林木資源、野生動物、林中和林下植物以及森林環境等,這些都屬于森林資源的管理范圍,具體的管理主要是是對森林資源進行保護、更新和利用,并圍繞森林資源開展一系列的組織、規劃和監督活動,通過森林資源管理來達到保護森林資源和合理開發利用森林資源的目的。現代社會,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于森林資源的需求量也是在不斷增加的,人為活動和自然因素都會對森林資源造成較大的影響,導致森林資源處于消極生長的動態當中,這對于未來的自然環境保護、人類生活環境變化具有重要影響,因而在現代社會更需要加強對森林資源的管理監督。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發展的關進時期,對于森林資源的需求量也是非常大的,而受傳統粗放式經濟發展模式的影響,也使得森林資源管理當中出現了很多問題,直接影響了森林管理效率和效果,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上:
2.1 集權式林權制度約束
在過去計劃經濟當中,對森林資源的管理開發主要是實行集權制度,目前已經開始著手對集權制度進行深入改革,將林木的所有權和林地經營權歸還給農戶,由農戶自身來進行經營,保持農戶自身的經營主體位置,這樣的改革能夠有效解放林業生產力,使林業煥發出新的活力來,也能夠有效推動我國林業的發展,但當前集權制度的改革還不徹底,關于森林資源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管理制度建設等方面并沒有跟上,在確保農戶自身經營主體地位,激發林業發展積極性的同時也要加強林業生產行為的規范,否則容易出現過度開發的問題,導致森林資源再次受到損害。
2.2 基層管理人員素質上還有待提升
基層管理人員是直接參與森林資源管理的執行者,基層人員自身的素質對于提升森林資源管理效率來說具有重要價值,而當前我國的森林資源多分布在西北或是東北自然條件比較苛刻的地區,基層林業管理和養護人員的工資待遇和工作環境較差,很難吸引到高素質的管理人員,而基層管理人員在工作上缺乏一定的激情和積極性,基層管理崗位的員工變動較大,而且隨著現代信息化技術在林業管理當中的滲入,對基層管理人員的素質要求也在不斷上升。
針對于當前森林資源管理當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國家和相關林業管理部門應該加強對森林資源管理的重視,積極創新森林資源管理模式,并且加強對森林資源的監督控制,有效約束當地林戶的行為,從各個方面上加強調控,在促進森林資源保護水平提升的同時也要推動我國的林業發展,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3.1 加強木材加工企業調控監管
從現在的林業加工企業的現狀看,普遍存在規模小、布局散、加工水平低、浪費資源嚴重的問題,部分不法企業甚至誘導群眾亂砍濫伐,給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帶來很大壓力。建議林業管理機構對當前木材加工企業現狀及管理情況開展調研,并在調研的基礎上,協調當地政府及林業主管部門堅持保護與發展并重、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加大現有中小型木材加工企業的清理力度,引導其通過嫁接、轉讓、購并、改造等形式進行重組,整合布局,優化結構,擴大規模。特別是對工藝落后、粗加工、耗材大、效益低的木材加工企業,應采取必要的法律和行政手段,堅決予以關停,以促進林業產業健康發展,更好地保護森林資源。
3.2 推進林政資源管理制度改革
按照國家林業局提出的因地制宜、分區施策、分類管理的森林資源經營管理戰略途徑,在地方上穩步推進林政資源管理制度改革。對人工商品林允許經營者在林業主管部門的指導下自主編制森林經營方案,確定培育目標,選擇采伐類型和采伐方式;對短周期工業原料林,由生產經營者自主確定采伐年齡、采伐時間和采伐方式。同時,支持有條件的縣(市、區)開展按森林經營方案確定和分解商品林采伐限額和年度木材生產計劃,真正落實林權所有者的林木處置權,實現商品林依法自主經營。
3.3 提高森林資源管理基層員工素質
要提高森林資源管理基層員工的素質。①要加強員工的培訓工作,通過短期培訓、長期培訓和待崗培訓等多種形式,強化員工的業務技能、信息技能和職業素質,提高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的質量;②要加大投入,改善森林資源管理基層單位的辦公和住房條件,建立并完善相應的人才激勵機制,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用人環境,使員工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得到較好的體現。
3.4 切實保障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林地租金是林地所有權的經濟實現形式。它既不同于農村過去收取的“三金兩費”,也不屬于行政事業性收費,而是由村級集體組織自收自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民間性資金。建議兩省從現行的法律法規依據論證上,支持各地在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中加強林地租金收取和使用管理,除自留林地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使用村集體林地都必須收取林地租金木主伐時一次性上繳,并確保按時足額收取,嚴格使用和管理,實行民主理財,做到公開透明。
3.5 規范林木林地產權流轉行為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林權制度改革的深入,應當進一步規范林木林地產權流轉的范圍、程序、條件以及管理監督等,引導林木林地產權依法、有序流轉,防止“暗箱操作”和過度炒作,防止出現林地使用權流轉后林農“失失地”的新問題。積極推進各地抓緊搭建林業產權交易平臺,并制定具體的管理辦法和交易操作辦法,承擔起林權勘測、登記、流轉、抵押等服務職能。同時,對社會上一些投機商上門入戶進行套購、倒買倒賣,從中漁利,誘導農民低價出讓林木林地的行為加強監督,督促當地林業主管部門嚴肅查處。
綜上所述,森林資源不僅是寶貴自然資源之一,而且也是我國林業發展的基礎,當前隨著社會經濟對森林資源需求量的增多,森林資源的過度開發也成為嚴峻的問題,長期下去會對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產生較大的影響,因而,國家及林業管理部門應該加強對森林資源管理的重視,不斷完善森林資源管理方面的制度和監督體質,通過有效的管理監督措施來不斷提升森林資源管理水平,推動我國森林資源管理向著信息化和生態化方向發展。
[1]羅新生,劉振華,張國峰.淺析林業可持續發展和森林資源保護管理[J].中國科技博覽,2016(03).
[2]龐建軍.淺談國營林場林地更新的幾個技術管理問題[J].農民致富之友,2015(14).
[3]楊永琴.加強森林資源管理,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5(09).
[4]張志標.基于林改后的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形勢及對策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5(11).
[5]紀鷹翔.加強林地保護利用管理提升森林資源承載能力——鳳城市林地保護利用現狀及取得的成效研究[J].吉林農業(下半月),2015(10).
[6]王艷華,魏志遠,李娟.實施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有效保護國家森林資源[J].吉林農業,2015(12).
F326.2
A
1004-7344(2016)15-0200-02
2016-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