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泉智 汪開林
有關10kV配網自動化建設和施工實踐分析
陳泉智 汪開林
(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南京 211100)
配電網是電力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向廣大電力用戶輸配電的重大職責,如何加強配網供電優化管理、提高配電網的持續供電能力、確保供電可靠性已成為當前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主要分析了10kV配網自動化建設和施工實踐,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管理措施,希望為同行提供有益幫助。
配網供電;優化管理;配網建設
配網供電優化管理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程,它需要各級領導的重視和各個部門的配合,需要依靠人員進行管理維護,需要依靠先進科學技術來提升配網供電技術水平,需要一個且堅不可摧的網架作為支撐,更需要我們電力企業人員本著服務的宗旨不斷滿足用戶對用電質量和電量增長的需求。配網工程是電力輸送的重要環節,它從源頭上調整了電能的分配。而10kV配電網施工技術及安全管理是保證配電網建設的基礎和關鍵,但是由于10kV配電網施工技術及安全管理面臨著許多復雜的因素,所以需要我們加強對這個領域的重視。一方面施工人員要提高自己的施工技能,盡量避免因施工不當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我們要加緊對關鍵技術的研究和創新,為10kV配電網施工技術及安全管理優化起到推進作用,從而也為電力系統的向前發展做出貢獻,也間接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
調整線路運行電壓及配變容量主要是實現配電經濟合理運行。在農網中,因為配變容量的選擇和安裝位置不盡合理,造成配電變壓器運行不經濟,加上農村用電負荷季節性強、峰谷差大,全年輕載甚至空載時長等因素造成損耗大。所以,一定要合理選型和調整配變容量,提高配變負荷率。為了實現電能品質的改善,提高電器設備的運行穩定性,減少系統損耗,應做好供電電網的無功補償及諧波治理。若為了防止由于幅值變化較大且伴有多次諧波的大功率沖擊型負荷的情況,而出現電網電壓、電流波形畸變較大的現象,應選用兼有諧波治理功能的動態無功補償裝置。一般來說,可借助兩條途徑來抑制諧波,其一為應用諧波補償裝置;其二為應用不產生諧波的電力電子裝置。為了實現農網無功分層、分區、就地平衡,進一步降低線損,節約能源,可通過推廣農村電網全網無功優化及控制系統技術,從而實現無功電源和無功補償最優化。農村配網地域廣,大多數新增供電臺區能有效地新增布點,可靈活運用多種方式設計,線路敷設可上墻、可入地,通道少的可提前預留或提前架設線路。
結合當前農村配網工程的實際情況,其主要問題包括:布局和結構的不合理。由于近年來,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配網負荷快速增長,這也給農村配網造成了相當大的壓力,比如一些設備由于過負荷而發生故障,造成用戶電壓不穩定;在配電網中,線路迂回供電或超供電半徑范圍供電;網絡損耗過大,故障發生頻繁等問題。配電網改造工程規劃和工程配套問題。在改造接戶線時,忽略了三相負荷的平衡工作,增加了線損和電壓降和增大變壓器的發熱。配電變壓器配置不合理。這些不合理配置造成配網運行存在一定安全隱患,比如配電變壓器空載運行時間長,固定損耗大。運行管理人員對新設備不夠熟悉。由于城鄉配電網改造后,配網上采用了許多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比如線路采用幾回路同桿架設方式多了,由于線路加了隔斷設備,線路分段增多,部分配電線路采用了電纜和開閉所等供電設備。目前還有很多的開關站是運行良好的但是自動化程度低,與現在的自動化系統無法匹配,我們不需要全部更換設備,可以采取改裝措施,在原有的基礎上加裝電動操作器,增加輔助接點,讓其硬件得到更新。在今后,我們進行新的設備安裝的時候,要按照自動化系統的要求進行配設,保證未來試點區域能做到自動化設備全網覆蓋。
3.1 配電自動化主站系統模型管理
配電自動化系統的主站模型主要管理主網與配電網,這個系統包括了10kv配網的圖模數據和ems電統一的原則,網圖模數據。在試點地區,我們普遍采用了圖模維護。10kV配網圖模信息從GIS系統獲取,主網模型從EMS獲取,在配電自動化主站系統完成主、配網模型的拼接以及模型動態變化管理功能。配電自動化主站系統與相關系統的圖模交換全部通過信息交換總線實現。
3.2 配網自動化主站系統實施
主站系統分為操作系統、硬件。我們目前采用的操作系統一般為unix系統或者微軟的windows系統,其中服務器和工作站是采用unix操作系統,瀏覽界面和報表工作站是采用微軟windows系統。硬件包括unix工作站、服務器,pc電腦工作站,網絡交換器和gps時鐘器等硬件設備。主站的基本功能包括了配電線環網、配電通信實時監視、電網實時監視、數據采集、處理、分析、控制、人工置數、畫面的顯示、多媒體報警、權限管理、故障記錄、數據報表、web信息發布等功能。主站的高級功能包括了防誤操作、可視化智能調度全景、信息預警、停電管理、搶修指揮、電力營銷信息共享、短路電流量統計、線損分析、負荷預測、無功優化、模擬仿真、控制分布式接入等。
3.3 配電網絡模型動態變化處理機制
這個機制能解決現實模型與未來模型不能實時進行切換、調度的問題。這個機制能讓我們應用軟件的高級功能與配電網內的所有設備進行聯動。各個高級應用板塊的功能能得以高效的實現,優化配電網各組件,保證電網配電的高效性和科學性。自動化配電網的主站操作功能能實現我們電力常規操作票的填寫與審核功能,在執行配網流程當中閉環管理的指令,并添加了一系列的防誤勁爆功能。功能能自動生出正科學、正確的調度操作指令,這提高了我們電力調度工作的效率,保證了人員安全。
在10kV配電網保護配置建設時,應注意設置合理的分段及聯絡斷路器,這樣可以減少故障影響的范圍,也方便我們鎖定故障范圍,這對于設備保護和縮短停電時間都有積極的意義。對于事故頻繁的線路,要對其進行相應的線路改造,保證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從而保證供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對于配電網的網架建設,我們要采用與實際相符合的網架方式。
[1]雷志勇.10kV配網工程管理及質量控制[J].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
[2]黃志光.10kV及以下農村配電網建設項目里程碑計劃管理[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6.
TM76
A
1004-7344(2016)33-0097-01
201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