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曦
2015年,股權眾籌發展元年。小平臺扎堆、大佬角力:后草莽時代,誰能獨占鰲頭?
電商大佬們的競技賽:誰的玩法更吸睛?
幾乎所有的電商大佬們都把目光瞄準了股權眾籌。
去年3月底,京東股權眾籌平臺“東家”上線,就在同一天,平安集團斥資1億元成立了股權眾籌平臺——深圳前海普惠眾籌。去年4月,蘇寧眾籌成立。此外,中科招商、君盛投資等PE也紛紛籌備了股權眾籌平臺。10月,阿里投資螞蟻金服宣布戰略投資36氪,并將36氪的股權眾籌平臺接入支付寶。
股權眾籌行業成為了大佬們角力的競技場。雖然大佬們投資股權眾籌的模式基本相似,均是先涉足商品預售的產品眾籌,并據此積累項目資源,進軍股權眾籌。但玩法卻大不相同。
在股權眾籌領域占據第一梯隊的非電商系平臺莫屬,京東和阿里仍是頭把交椅的有力競爭者。二者自2014年以來,京東和淘寶在產品眾籌的總成交額超過了5億元,斬獲近90%的市場份額。
京東股權眾籌采用“領投+跟投”模式,即在眾籌過程中由一位經驗豐富的專業投資人作為領投人,其余人選擇跟投。作為回報,跟投人把20%的投資收益,分享給領投人。截至2015年10月,在京東“東家”完成融資的項目有60個,融資額達5億元。
在智能硬件領域頗具優勢的京東,吸引了眾多硬件創業公司在其平臺進行產品眾籌,這也為其股權眾籌輸送了項目資源,如做游戲筆記本的雷神等。而創業公司之所以選擇京東,還因為其可以提供一系列的創業服務,如導師一對一指導、由劉強東任校長的眾創學院,此外還有供應鏈金融、眾籌、銷售和物流等一條龍服務。
阿里與京東路徑相似,也是通過整合旗下眾多資源,包括電商銷售平臺、云服務、金融服務以及大數據服務等,目的都是搭建服務創業公司的生態體系。阿里在第三方支付和互聯網征信上都是遙遙領先,但是在股權眾籌上卻是落后于京東。由螞蟻金服推出的股權眾籌品牌—螞蟻達客,雖然是首個獲得工商登記確認的股權眾籌企業,但卻遲遲未在平臺上線。
不過,阿里投資的36氪發展勢頭則十分喜人。36氪的股權眾籌平臺于2015年6月上線以來,5個月時間募集金額超過1.8億元,平臺合格投資人達2萬名。去年10月15日,螞蟻金服宣布戰略投資36氪,將36氪的股權眾籌平臺接入支付寶。雙方將在私募股權融資等多個領域展開合作,并以此服務整個小微企業生態圈。
以科技博客起家的36氪通過媒體業務積累了大量的精準流量,包括高質量的投資人和創業者。隨著產品圖譜的慢慢擴大,公司逐漸進化為互聯網領域的創業生態服務平臺:媒體提供最初的曝光機會,氪空間為早期創業者提供辦公場所和行政手續的支持,投融資平臺為初創企業解決融資需求。這一系列服務成為其篩選和發現優質項目的重要入口。
蘇寧眾籌目前集中在產品眾籌,特色是將金融收益和產品實物相結合,例如用戶只需認籌不同限額的“歐冠足球寶”,在獲贈PPTV會員無廣告直播等觀球權益的同時,還可獲得預期年化收益率8%的增值收益。蘇寧眾籌還將聯合線下1600多家門店,在線上平臺、線下實體門店同步開展眾籌和產品體驗。其原計劃于下半年推出股權眾籌項目,不過目前仍未有確切消息。
金融系的專業優勢:投資管理能力更出眾
在互聯網金融頗具雄心的平安集團于2015年一季度末斥資1億元注冊成立了深圳前海普惠眾籌交易股份有限公司(“普惠眾籌”),由原陸金所總經理葉朋出任董事長。普惠眾籌的業務涉及創新股權眾籌、房地產眾籌及其他眾籌領域,而風控領域則會沿用平安此前構筑的線上線下風控體系,未來相關眾籌項目也會登陸陸金所平臺。
平安希望借助綜合金融的優勢以及互聯網金融的成功經驗,在股權眾籌這個新戰場獲得突破,幫助企業解決不同成長階段的融資需求。其擁有傳統金融領域的人才儲備,又從BAT等互聯網公司挖走了不少人,解決了發展股權眾籌的人員配備。而平安超過1.3億互聯網用戶、8000萬金融客戶、500萬中小企業客戶等客戶資源,能夠幫普惠眾籌低成本地獲取股權眾籌優質項目。
除了致力于互聯網金融創新的平安集團之外,PE機構也紛紛進軍股權眾籌。2015年,中科招商率先布局股權眾籌行業,推出云投匯股權眾籌平臺。公司推出100億元的“云投基金”面向全球招募明星領投人,為其進行領投配資,解決領投人發現優質項目但資金不足的難題;搭建“千導計劃”的平臺,讓創業導師與創業者在平臺實現精準對接。
君盛投資也是以自營方式發展股權眾籌。該公司認為,未來平臺型的眾籌網站只會有兩三家,而由機構自己建立的股權眾籌平臺上的項目更適合自己領投,因此計劃領投所有的上線項目,以把控風險。與自建平臺不同,景林投資、創新谷、創東方等PE機構則選擇了入股其他股權眾籌平臺。
券商系也不甘示弱,在這股潮流中紛紛力爭上游。券商從事股權眾籌可以延伸服務鏈,將金融服務向早期項目推移。光大證券公告稱,將與網易旗下電商優佳、海航旅游集團合資設立互聯網公司,主營業務為互聯網眾籌及其他互聯網金融業務。太平洋證券成立了網絡金融部,并由該部門牽頭設立了股權眾籌小組開展眾籌業務。中信證券與山東青島的四板市場—青島藍海股權交易中心合作設立了中信藍海眾籌平臺,為場外業務的開展提供平臺和資源。中原證券等券商也趁勢加入,利用券商傳統業務和股權眾籌的有機結合,實現業務拓展。
金融機構具備投融資經驗和專業優勢,包括專業判斷能力和項目輔導能力,切入股權眾籌的弱項還是在互聯網上。如何適應角色的轉換,站在用戶和項目方的角度來設計產品,導入流量,吸引優質項目源和投資人,這些都是金融機構投身互聯網股權眾籌將會面臨的挑戰。
小平臺的狹地搏擊:“58”眾籌們的機會
在電商系和金融系眾多大佬的夾擊之下,草根小平臺各方面都處于弱勢。國內對個人投資者的門檻限制是,金融資產不低于300萬元或者最近3年年均收入不低于50萬元。如何找到優質的項目,吸引高凈值的投資人,是股權眾籌平臺的一大難題。大平臺擁有知名度和流量的雙重優勢,還有一條龍的創業服務生態鏈作為增值服務,在圈項目和吸引投資人上具有天然的優勢。那么小平臺如何應對呢?
58眾籌網是山東目前最知名也是做得最好的一家股權眾籌平臺。據58眾籌網王祥禮介紹,在大佬們角逐的硝煙戰中,他們找到了市場中的狹地,“我們是首家提倡同城眾籌的平臺,以股權眾籌為主,產品眾籌為輔。我們與期貨股權交易中心有一個合作,算是中國比較早的,包括現在正在發牌照。”
在大佬們關注不到的角落,58眾籌最大的機會是同城眾籌項目,其作為平臺的最大的優勢也是同城。“憑借本地平臺的可信度、透明度較高,我們在青島已經運作了10余個成功項目。”58眾籌網研究院負責人、中國海洋大學博士趙科源告訴記者,“因為同城的關系,很多項目的投資者便成了項目最近、最好的監督者,我們的平臺做得也更謹慎。”
去年10月,58眾籌網考察了位于城陽的“9號樓”連鎖項目的水電路改造工程實施情況,這是一個高校學生酒店項目,在58眾籌網上線不到2個月就有16位投資者加入,籌集到100萬元資金。根據計劃,下月中旬將在城陽正式開業。
趙科源介紹,“9號樓”項目負責人最初找到他,是想通過眾籌的方式來融資,以減少通過借貸融資產生的成本問題。“他提出這個想法后,我們就對項目進行審核,調查項目的可行性,以及他的征信情況,還對眾籌獲取的資金如何使用,以及后期的收益發放等問題進行了約定,并將在兩年的合同有效期內進行監督。”趙科源說,作為一個同城眾籌平臺,投后管理要做得比其他平臺更好。為此,58眾籌網專門設置了詳細的收益機制,保證籌集到的資金合理使用,以及后期收益的順利發放,“一定要給投資者一個交代”。
走垂直化路線的不止這一家,眾籌客是專注于同城吃喝玩樂的眾籌平臺,為投資人找到身邊的實體商家,獲得長期的股權回報。對于商戶來說,同城投資者帶動性更強,眾籌股東既是顧客也是宣傳者,可以帶來各種資源,讓生意更好做。成立于2015年3月的眾籌客已建立了幾十家直營分站和近百個加盟分站,獲得了合計1000萬元的天使投資。
(文據《新財富》《第一財經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