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福,張海蓮
(1.麗水學院,浙江麗水323000;2.延邊大學,吉林延吉133000)
我國老年護理學發展現狀與思考
李彩福1,張海蓮2*
(1.麗水學院,浙江麗水323000;2.延邊大學,吉林延吉133000)
通過比較國內外老年護理學的發展現狀,思考我國老年護理學的發展方向,旨在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為積極促進我國老年護理學的發展提供參考。
老年護理學;發展現狀;人才培養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與經濟不斷發展的標志,也是21世紀全球面臨的重大問題。預計到2050年,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將由2000年的0.87億發展到3.23億[1],但是與老年護理有關的家庭護理、社區護理和養老機構護理模式及人力等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真正意義上的老年護理尚未形成規模與體系[2]。人口老齡化、滯后的老年護理及其教育已成為日益突出的社會問題。
老年護理學作為一門學科最早出現于美國,1900年老年護理作為一個獨立的專業被確定下來,截至20世紀60年代,美國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老年護理專業。1970年,首次正式公布老年病護理執業標準,1975年開始頒發老年護理專科證書,同年《老年護理雜志》誕生,將“老年病護理分會”更名為“老年護理分會”,進一步明確了老年護理的服務對象是全體老年人而不僅僅是患病的老年人。1976年美國護理學會提出發展老年護理學,關注老年人現存的和潛在的健康問題,從護理的角度和范疇執行業務活動。
目前,美國老年護理實踐標準分為基礎和高級兩個水平。老年護理高級執業護士(APNS)需具備熟練的專業知識和護理專業碩士研究生或以上學歷,經過認證,能夠以整體的方式處理老年人常見的問題。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國外老年護理專家認為所有在職護士都應具備老年護理實踐的知識和技能。國外多個護理專科組織已落實修改其專科技能和標準指南[3],把老年護理延伸至各個護理專科,使不同類型的專科護士均具備一定的老年護理相關知識與技能[4]。
為積極發展老年護理教育,美國高等教育老年護理協會(AGHE)、美國護理聯盟(NLN)等部門制定了《美國護理本科教育老年護理核心能力標準及課程指南》,規范了老年護理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在注冊護士課程中的比例。老年臨床實習要求給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實習體驗,場所跨越健康護理多個部門,如獨立居住高級公寓、養老院、老年人急救護理單元、晚期患者護理所、診所、初期保健機構和醫院住院單元等,給予學生更多的機會與老年護理專家一起工作和學習[5]。
20世紀我國老年護理學發展幾乎是一個空白。1999年,中華護理學會才正式成立“老年護理專業委員會”。老年護理事業發展緩慢,尚無老年護理專業的資格認證制度,老年護理專業人才匱乏。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在《護理院基本標準(2011版)》中明確了護理院設置標準,即每床至少配備0.8名護理人員、注冊護士與護理員之比為1∶2~2.5[6]。但是,目前我國護理人力大部分集中在醫院,極少部分在社區或養老機構,其學歷大都較低,沒有或很少接受過老年護理相關知識培訓和系統教育,這使得很多護士對老年人的需求認識不足,為老人所提供的護理僅限于一般的生活照料和醫療護理,而不能體現對老人的全身心照顧與支持[7]。
我國培養老年護理專業人才的教育體系尚未成熟和完善。各層次的護理教育中均沒有開設老年護理專業,老年護理專業的人才培養尚屬空白。1998年以后,國內幾所高等護理院校才開始開設老年護理學課程。教育部高等學校護理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一項全國性調查顯示:僅有約54.5%的院校開設了老年護理學課程,總學時平均為30學時,其中理論課平均為26學時,實踐課平均為4學時。由于學時所限,學生只能粗淺地了解老年護理學的基礎知識,有針對性的實踐技能訓練相當缺乏[8]。
3.1依據國家相關政策,制訂我國老年護理學科定位和發展策略
政策作為國家進行社會管理的重要手段、工具和杠桿,具有計劃、控制和協調的作用[9]。老年護理事業的持續性發展離不開政策的引領和支持。我國政府先后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下稱《規劃》)等,明確提出了老年健康管理的方向和內容。《規劃》提出,政府重點投資興建和鼓勵社會資本興辦具有長期醫療護理、康復促進、臨終關懷等功能的養老機構等,這意味著將來大量的護理人力需要投入老年病醫院、護理院、老年康復醫院和綜合醫院老年病科等機構中[10]。因此,我國在制訂老年護理專科發展策略時,必須以此作為規劃基礎,明確我國老年護理專業不同老年照護機構的角色及功能定位以及老年護理服務內容的界定和服務體系的配套等。
3.2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和能力標準,加快培養老年護理專科人才
我國已經在專業型護理碩士研究生培養中加設老年護理方向,部分本科院校也陸續開設了老年護理專科方向,但尚缺乏全國統一的老年護理人才的培養目標和能力要求標準,缺少課程體系設置大綱和核心課程內容設計,相關師資和教材也比較匱乏[8]。因此,國家教育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應組織專家以科研項目的方式開展調查,征集醫療機構、科研機構、教學機構、臨床醫護專家、養老機構、老人及家屬等群體的意見,制訂切實可行的老年護理人員的培養目標和能力要求、不同層次人才培養的整體規劃,明確核心課程設置以及不同層次人才的考核標準等。加強老年護理人員隊伍建設,同時加強養老護理員的培訓,建立老年護理人力資源庫。
3.3加強國際間的學術交流,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老年護理
我國老年護理領域的相關學者和護理界同仁應積極開展國際間的老年護理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同時將我國中醫護理在預防、保健、治療、康復等方面的優勢融入老年護理中,建構和發展適合我國國情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老年護理模式,促進我國老年護理事業與國際同步發展。
21世紀我國的老年護理發展將是機遇和挑戰并存,護理人員應更新觀念,與政府機構和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密切合作,拓展老年護理范疇。同時,加快老年護理教育的發展及其專業人才的培養,促進我國老年護理事業的穩步發展。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7.
[2]王婧,何國平.我國老年護理人力資源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護理學雜志,2010(12):82-84.
[3]Nezey M,Bickford C,Schumann MJ,et al.Specialty nursing scope and standards of practice:incorporating content about the care of older adults[J].Geriatric Nursing,2007,28(6S):23-28.
[4]劉宇,孫靜,郭桂芳.國外老年護理學發展狀況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護理管理,2014(1):22-26.
[5]Barba,B.E,Gendler P.Education/community collaborations for undergraduate nursing gerontological clinical experiences[J].Journal of Professional Nursing,2006,22(2):107-111.
[6]王俊君.老年護理醫院病人長期護理服務模式的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2(27):42-43.
[7]王玲.老年護理學科的發展歷程與引發的思考[J].中國護理管理,2007(4):12-14.
[8]劉宇,郭桂芳.我國老年護理需求狀況及對老年護理人才培養的思考[J].中國護理管理,2011(4):5-9.
[9]梁玉萍.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01,24(6):57-58.
[10]李春玉,劉姝,陳宏吉.試論我國老年護理現狀和發展方向[J].護理學雜志,2014(2):1-3.
(*通訊作者:張海蓮)
G40-03
A
1671-1246(2016)22-0080-02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醫學教育立項課題(2012-HL-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