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昭 李智
摘要: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是當前影響著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管理辦法。企業內部控制綜合評價模型是對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情況進行有效的評估,讓企業及時發現內部發展所存在的問題,平衡企業各要素以保證企業穩步發展。本文主要通過討論企業內部控制綜合評價模式的構建,研究滬市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質量的情況。
關鍵詞:內部控制 綜合評價 內部質量
基金項目:陜西省審計廳重大項目;項目名稱:國家審計法制建設研究,課題編號:SNSR15002
目前我國大部分上市公司在市場經濟中發展并不完善,其主要原因是我國大部分上市公司沒有對本公司進行一個良好的公司內部控制評價系統,及時了解公司內部的控制情況并進行相應的風險管理。“瓊民源”、“藍田股份”等財務舞弊事件的發生,國家都開始企業內部控制,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幫助企業加強內部控制的管理。
一、企業內部控制綜合評價模式研究
(一)企業內部控制評價的概念
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是指企業內部控制評價要遵照一定的流程所進行的過程。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是由公司董事會或股東所主持,董事會對控制評價的審計部門直接負責,授權并安排審計部門執行具體的控制評價。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是企業通過對企業內部進行有效的控制,以達到企業內部各要素相互平衡,而給企業利益相關的負責人員一個控制內部的標準。
企業內部評價的有效性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觀察:一,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是否符合《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二,內部控制體系是否全面,是否對企業利益相關人和全體員工有著相同的約束;三,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模式是夠符合企業自身的現實情況。
(二)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模式建立的原則
1、目標一致原則
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模式是為了更好的管理企業內部,保證企業內部各要素的平衡發展,因此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模式在設計時就要切實符合企業的戰略目標。通過企業內部控制評價,及時發現企業內控控制的不足,制定出相應的改進計劃。如此,才能保證企業內部控制評價的有效性,讓企業更好的實現戰略目標。
2、具有普遍約束力原則
我國中小型民營企業對于內部控制評價模式的約束力并沒有一個成熟的概念,在進行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時也沒有對公司利益人或管理人進行有效約束,這就使得內部控制評價模式沒能夠發揮它的有效性。中小型民營企業在設計企業內部控制模式時,不僅要以《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及相關法律法規為依據,還要重視企業內部控制模式的有效性。重視建立對企業內部業務活動的自檢、制約及自律系統,實現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模式的普遍約束性。
3、實用性原則
當前我國內部控制評價體系主要適用于大中型企業,若是中小型企業直接照搬過來則會降低企業內部控制模式的有效性,或根本起不到任何效用。中小型企業經濟技術條件都不成熟,員工素質普遍較低。中小型企業要切身實際的結合自身的特點,加強對公司重要部門控制力度,保證內部控制評價模式的有效性。
4、合理控制原則
企業內部控制評價系統是一個系統、全面的企業內部控制過程,需要耗費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因此在進行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時一定要結合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尤其是經濟實力并不雄厚的中小型民營企業。對企業內部控制評價系統進行合理的控制,重視實現內部控制評價的有效性,避免因為忽視進行內部控制評價系統所帶來的成本效益。
(三)內部控制要素評價指標模式
內部控制要素評價指標模式是通過對企業結果層指標、目標層指標、準則層指標、指標層指標等四個指標進行評價,運用模糊數學理論建立企業內部控制評價因素和評語集X=(X1,X2,X3,X4,X5),其中X1,X2,X3,X4,X5分別代表著內部環境、企業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溝通與監督管理五個要素,根據因素集建立相應的評語集V=(V1,V2,V3,V4,V5)。為了確保內部控制綜合評價模式的可信度,在進行評價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參與評價的人不能太少,并且評價人必須對所評價的內容具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很好的很客觀的進行評價。確立因素集后就要確立權重集M=(m1,m2,m3,……mn),其中0 這種內部控制綜合評價是我國目前最為常用的內部控制綜合評價模式,盡管過程較為繁瑣,但更能在滿足中小型企業的成本效益的基礎上對企業內部進行有效的控制評價。 二、滬市公司內部控制質量研究 (一)研究對象 本文選取2012年300家滬市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這300家上市公司不包括金融類公司,財務數據不全面、不完善或有異常的上市公式,2009年~2012年的上市公司,其原因是因為這段時間上市的公司內部控制體系還不完善,不全面,無法對其進行客觀有效的研究評估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直接調查、電話訪問或問卷調查的形式對300家滬市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情況進行研究。 (三)研究結果 2012年300家滬市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質量結果見表1。 (四)研究與討論 從研究結果分析得出,我國滬市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質量整體并不高,大部分企業內部控制質量處于控制較弱,這位企業的運行和發展都帶來了較大的風險。通過調查發現,控制較差的87家滬市上市公司其經營效率也并不理想。控制正常的108家滬市上市公司有大部分是屬于傳播文化行業。 在研究調查過程中,本文與這300家滬市上市公司的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注冊會計師以及相關的財務分析師溝通后,為當前企業提高企業內部控制提出幾點建議: 企業要重視建立良好的用人制度,讓每一位員工都發揮出自己的長處為公司發展盡一份力;改革薪資制度,提升員工的積極性,增加員工對企業的榮譽感和向心力,加強員工的責任感。企業內部高層要提升內部風險防范意識,控制好公司業務中每一個環節的成本,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增加應對風險的成本。 企業雖然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但企業也不能過分追求利潤。企業內部控制評價人員應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明確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的方法、建立健全企業風險評估體系。 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的監督機制。好的監督機制可以全面規范企業的各項工作流程和內容,對公司的資金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保證公司資金的流通順利,降低企業財務風險。將企業內部控制評價與監督系統有機的結合,才能保證企業內部控制評價的有效性和客觀性。 三、結束語 企業在外部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時,可以同時制定相關的為我評價體系,倡導企業所有員工積極參與。目前我國企業普遍處于內部控制的發展階段,企業在制定內部控制評價系統不僅要符合企業當時的情況,還要根據企業的發展進行不同時間不同階段的改進,保證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始終符合企業的實際發展,從而促進企業經濟管理持續的完善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戴文濤,李維安.企業內部控制綜合評價模型與滬市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質量研究[J].管理評論,2013 [2]李莎.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綜合評價模型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