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詩怡
摘要:為確保國內企業經濟的穩定發展,我國的稅務總局近年來相繼出臺了《關于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等幾項重要的政策性文件。這些政策性文件的出臺對于國內企業經濟體制的改革創新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更是國家政策對于企業大力支持的體現。本文將對這些新政策引導下固定資產折舊對于企業產生的具體影響進行分析,進而為國內企業的經濟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新政策 固定資產 加速折舊 影響
當前固定資產折舊的相關政策是推動企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企業應當了解相關內容,并詳細分析這一政策對企業資金問題、未來發展方向、納稅情況以及財務數據精確性等方面的影響,進而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改善,這將會對企業產生長期的積極的影響。
一、固定資產折舊的具體定義
固定資產折舊,其主要是指由于企業內部的固定資產,在作業過程當中隨時間推移出現磨損而減少的那一部分價值。其主要的損耗形式有兩類:其一是有形損耗,也可以稱其為物質磨損。其二是無形損耗,也可以稱其為精神磨損。
企業內部計提固定資產的主要折舊形式是在依照固定資產使用期間對其折舊總額進行分攤時所使用的計算方式。其主要包含加速折舊法以及直線法兩種。其中加速折舊法體系當中主要包含年數總和法與余額遞減法兩種。直線法體系當中則主要包含工作量法以及平均年限法兩種。由于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正處于逐步改革與轉型的階段,所以想要提升經濟管理效率、強化經濟管理質量,就必然需要利用當前社會上最為高效的生產設備與生產技術,使相關專業技術的研發與更新更加迅速,加快發展的速度,將陳舊的、失靈的設備與技術全部排除,才能夠引進更多新興的設備與技術。所以,企業將折舊理念滲透到內部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中,不但能夠使固定資產的折舊頻率得到進一步提升,還能夠有效減少企業應納稅的所得額,對于企業來說是很好的優惠政策。
二、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對于企業的影響
(一)對企業納稅額的影響
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定額,是在收繳企業所得稅之前進行扣除的,而在實施新的政策之后,企業得到的最大幫助就是企業所得稅負擔的減少,而且流動資金方面供應不足的局面也有了進一步改善。這使得企業有了更多可支配的資金用于購買新的設備、研發新的技術,進而強化自身在行業市場當中的競爭力。
比如:2014年3月,某企業采購了一臺用于制造零部件的設備,資金總消耗為80萬元,預計可使用12年。在實行新政策之前:加速對所購入生產零部件的設備使用平均年限法來進行計提折舊,在這一年,應當計提的折舊額=800000/12×9/12=50000元。
借:管理費用50000元
貸:累計折舊50000元
在購入設備這一年,所節約的所得稅為50000×25%=12500元
在實行新政策之后:由于所購設備總體費用消耗未達到1000000元,因此,2014年購入該設備時,應當將80萬元整體費用全數計入管理費用當中。
借:管理費用800000元
貸:累計折舊800000元
因此當年在購入該設備時,所節約的總體所得稅額為800000×25%=200000
新政策對于這一企業當年所得稅產生的整體影響為800000-12500=787500元。可以看出,在國家實施了新的政策之后,顯然能夠使企業當年的所得稅減少787500元,無疑是大幅度降低了這一企業在稅收方面的負擔。
(二)對納稅時間的影響
如果企業在其內部固定資產尚處于使用期間時采取了加速折舊措施,那么由于前幾年計提的折舊額較多,便會對企業的利潤產生不利影響,進而導致所得稅不斷減少,而后幾年由于計提折舊額越來越少,因此所得稅便會不斷增加。因為折舊的總額是不產生任何變化的,所以所得稅的總值上不會有大幅度的減免,但是時間上卻有一定的優惠,等于將納稅的時間向后遞延。對企業來說這樣的措施對緩解其資金壓力無疑有著非常顯著的作用。
比如:某企業在2014年時購入了價格為8000000元的生產設備,其預計的凈殘值為200000元,預計的使用年限是12年。該企業在進行計提折舊時,所使用的是平均年限法。要求:假如當地的稅務機構于2014年的10月25日下發了新的文件,該企業決定將資產折舊方式由平均年限法變更為雙倍余額遞減法。
分析:這樣的變更,應當被視為會計政策的變更,由于在固定資產處于正在使用的狀態時,無論其使用的是平均年限法,或是雙倍余額遞減法,都可以在扣除所得稅之前扣去計提的折舊額。因此,無需將其對所得稅的影響計算在內。另外,該企業當月添置的固定資產,無需在當月進行計提折舊,而是從下一個月開始計提,但是當月其他固定資產因各類因素出現損失的,則應在當月進行計提折舊。
2014年,該資產直線法計提折舊額=(8000000-200000)÷12÷12×10=541667元,2014年這項資產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額=8000000×2/12÷12×10=1111111元,因此,2014年會計補計提折舊額=1111111-541667=569444元,2014年所節約的所得稅額為569444×25%=142361元。
總之,隨著國家經濟發展不斷加快,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國內企業想要在行業市場當中獲得一席之地,就要對自身的固定資產進行合理的管理與配置,促使自身固定資產的可利用率達到最大。固定資產的加速折舊政策,對于國內企業所得稅以及利潤的整體影響都是非常大的,不但體現出了企業行事謹慎認真的原則,也使企業資金的支出與收入得到了更加合理的配比。因此,企業應當加強對于這一政策優勢的利用,持續更新設備與技術,促進自身效益的提升,強化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趙美娜.新政策下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對企業的影響研究[J].會計之友,2015(6):55-57
[2]李瑞卿.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對企業財務的影響--基于《關于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J].山西科技,2015(2):24-26
[3]高允斌,吳明泉.關于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的解讀與分析[J].財務與會計,2015(4):46-48
[4]劉湃.新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效用研究[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