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貴忠
摘要:公立醫院作為服務于大眾的服務性機構,應當對外提供高品質、低價格的醫療衛生服務。然而,政府對公立醫院的資金投入遠遠不夠,資金周轉成為影響公立醫院發展的主要阻礙,加強公立醫院市場融資以及其對風險的防控對醫院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公立醫院 市場融資 風險控制
一、公立醫院市場融資主要途徑
(一)金融信貸
銀行貸款。公立醫院向社會金融機構貸款取得的,用于彌補醫院資金不足的現象。主要被用于醫院設備的更新的購入,并根據貸款期限不同,把銀行貸款分為一年期內和一年以上的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
政府貼息貸款。政府貼息貸款具備市場融資和財政補貼兩種特征,主要是指由銀行貸款的本金應由醫院自行償還,而貸款利息由政府財政償還,然而,出于政府資金受到限制,公立醫院貸款利息金額應當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并明顯一個重點投資項目。
(二)融資租賃
直接融資租賃。其是較為傳統的一種籌資模式。融資租賃較多針對醫院大型醫療設備,企業將設備以出租的方式租給醫院使用,設備在約定的租賃期內其所有權歸企業所有,而使用權則歸醫院所有,當該設備的租賃合約期滿后,醫院應當支付設備的所有租賃費用,醫療設備則歸還給出租企業所有,醫院不承擔任何責任。
回租租賃。回租租賃主要是指企業將設備轉賣給租賃公司,租賃公司再將設備出租于醫院,它與租金租賃不同,其并不是以固定或浮動利率來確定租金金額,而是根據出租設備的具體收益來衡量租金的金額,這種租賃形式與醫院的營業外收入相關,醫院并不承擔可能發生的債務風險。
經營性租賃。有些疾病較為集中的發生在某個季節,或是臨時性突發某一疾病,此時醫院若是購買相關設備可能會造成設備的閑置,這種情況下,醫院采取租賃經營性短期設備能夠更好的滿足需求,同時也能夠節約資金費用。
二、公立醫院市場融資存在的風險
(一)公立醫院公益性服務存在的風險
隨著我國經營體制的不斷發展和改革,公立醫院逐漸成為了我國醫療服務機構的重點,公立醫院融資途徑逐漸向多元化轉變,與此同時,其組織結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公產醫院采取債權融資方式進行融資,那么股權人便可能通過各種手段來影響醫院工作人員的醫療服務和醫療設備使用,使得公立醫院更加高收費現象嚴重,進則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就醫安全性。久而久之,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服務形象便不復存在,醫院與消費者之間很難建立相關性和依賴性。所以,應當建立健全公立醫院的融資法律和規范措施,確保公立醫院的良性發展。
(二)公立醫院負債經營存在的風險
公立醫院經營不具備改制條件時,其主要以負債經營為重點方式,采取融資舉債的方式來籌集醫院所需要的經營性資金。然而,負債經營環境下的公立醫院必須具備一定的償還能力,融資的金額在醫院凈資產金額以下,資產負責率小于資產總額的百分之五十。一旦醫院盲目的進行債務融資,并無法償還該融資債務時,醫院將面臨破產倒閉的困境。所以,應當準確的估算出醫院自身負責償還能力,減少融資風險現象的發生。
(三)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風險
公立醫院對于融資方式的選擇,都會給醫院帶來所需要的資金,同時也可能發帶來一定的風險。融資方式選擇雖然重要,但在融資后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方面選擇也更為重要。融資后的公立醫院資金出現了多元化的形式,單一采用資金管理方式已經不能更好的適應醫院的需求,同時,財務管理方式選擇不當還可能給資金管理帶來阻礙,不能對資金進行有效的、合理的分配,最終不能充分發揮出融資的重要目的,進而增加了公立醫院的財務風險。
三、公立醫院市場融資及風險防控措施
(一)實施后勤服務管理社會化
公立醫院后勤服務管理社會化的實施是將后勤服務與醫院相區別,后勤服務轉向市場服務化。市場上所提供的服務與醫院所需服務能夠相結合,既可以有效的減少醫院成本又可以提高醫院的服務質量和效率。公立醫院后勤通過采取市場調研的方式,全面實施市場運作,把醫院的全部人力、財力以及物力集中到一起,進而降低醫院成本和消費者就醫費用,從根本上解決消費者看病問題。
(二)完善公立醫院融資內部監督管理制度
由于公立醫院的社會性質和作用,應當建立健全醫院內部控制體系,完善內部監督管理制度規定,通過法律、財務以及審計等制定規定,對公立醫院的資金籌集和使用過程進行有效的監督與管理。其一,公立醫院在進行市場融資時,應當對其內部制度和程序進行完善,有效防止融資糾紛的發生。其二,公立醫院管理者應當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當的資金融資方式,控制可能由醫院成本費用過大而引發的財務風險等。其三,隨著公立醫院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往的醫院財務管理模式已經很難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醫院管理人員、財務工作人員以及醫務工作人員應當轉變思想,采取有效的、全新的資金融資方式和監督管理辦法。
(三)建立公立醫院捐贈激勵機制建設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變化,融資方式也隨之發展成多元化形式。公立醫院在融資方式的選擇方面與自身情況相結合的同時,更應當加快公立醫院捐贈激勵機制的建設,加大捐贈力度,并給捐贈者帶來精神和經濟上的鼓勵。實施捐贈的個人或企業,應當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鼓勵更多的個人或企業對公立醫院事業進行捐贈。
與此同時,公立醫院應當樹立健康、正面的形象。由于近幾年來,醫患糾紛時有增加,醫院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逐漸白日化,公立醫院的形象也受到損害。絕大多數公立醫院在治療方面存在很大的優勢,但卻不被人們所接受和認可,這些都嚴重的影響了公立醫院的發展和消費看病問題。公立醫院應當轉變經營管理理念,加強對自身形象的正面宣傳,提高捐贈者關注和認可度,獲取更多的運營資金。
參考文獻:
[1]郭小靈.公立醫院財務風險的成因與對策研究[J].中國商界,2012
[2]蘇頌平,陳秀毅.我國公立醫院融資機制探討[J].當代經濟,2012
[3]楊秀紅.有關我國公立醫院的融資機制之初探[J].中國商界,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