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文
摘要:工業企業會計核算,是工業企業內部會計信息的記錄、匯集、加工和處理的過程,是工業企業生產、經營和考核的基礎。當前,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工業企業面臨的發展環境較為困難。在此大背景下,對工業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們應充分認識到工業企業會計核算體系規范化的重要性,并分析工業企業會計核算體系中存在的一些不規范化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加以解決。
關鍵詞:工業企業 會計核算體系 規范化
工業企業會計核算,是工業企業內部會計信息的記錄、匯集、加工和處理的過程。可以說,工業企業會計核算工作是工業企業生產、經營和考核的基礎。做好工業企業會計核算體系的規范化,能促進會計信息更為真實、準確,保障工業企業的生產經營順利開展,提高企業決策的科學性,并不斷提高工業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從而推動工業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高工業企業會計核算體系的規范化,是工業企業會計的職責,也是永恒的追求。在當前,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受到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影響,工業發展增速放緩,工業企業面臨的發展環境較為困難。在此大背景下,對工業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們應充分認識到工業企業會計核算體系規范化的重要性,并分析工業企業會計核算體系中存在的一些不規范化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加以解決。
一、工業企業會計核算體系規范化的重要性分析
規范的工業企業會計核算體系,對于工業企業來說,至少其重要性體現在兩個方面,提高工業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善工業企業會計的會計管理功能。
第一,提高工業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無論是從會計理論研究還是從會計實務的角度看,會計信息的失真問題都是企業會計研究的焦點。會計信息的失真會給工業企業的會計核算帶來一系列問題,并可能形成失真的會計報表,進而對工業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產生誤導。而對工業企業會計核算進行規范,則能對在較大程度上糾正會計信息的失真,提高工業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以更好的為工業企業的生產經營服務。
第二,完善工業企業會計的會計管理功能。不斷提高工業企業會計核算的規范化,能夠為企業提供更為科學和準確的會計報表,為企業的決策提供更為真實的企業財務信息,從而提高企業決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這是會計管理功能最為重要的表現。提高工業企業會計核算的規范化,目的就是要充分發揮會計管理功能,更好的為企業的發展服務。
二、工業企業會計核算體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當前我國工業會計核算體系的現狀來看,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會計基礎工作不規范、
第一,會計部門和會計人員安排不符合會計規范。正常來說,工業企業應該設立獨立的會計部門,承擔工業企業的會計記錄、核算職能。但是在一些小微型的工業企業中,往往并不設立獨立的會計部門,只安排一到兩名專職會計人員。而在一些民營獨資的小微型的工業企業中,可能這種不規范行為更為明顯,僅安排親屬或者兼職會計擔任會計人員。由于會計部門和人員安排的不合理,很容易造成會計賬目的混亂。
第二,建賬不規范或者有多套賬簿。建賬不規范的形象,也是多發生在小微型的工業企業中。由于這類企業沒有專門的會計部門,而且會計人員也由親屬或兼職會計擔任,容易形成賬簿不規范的現象。而在一些大型的國有或者股份制工業企業中,可能會出于侵占國有或企業資產的目的,企業的管理層和會計人員合伙建立多套賬簿,以應付會計審計。有些工業企業是個人所有的企業,企業主為了偷稅漏稅,就會指示企業的財務部門制作“賬外賬”,專門用以納稅和對付稅收檢查。
第三,會計記賬憑證不規范。在一些民營工業企業中,企業在采購原材料時,會因為索取發票需要負擔稅費等問題而可能會存在不要發票的行為。這可以節省企業的生產成本,但是對于會計部門來說,無法取得合法憑證就會導致會計記賬憑證缺失, 無法記賬,而且會計核算工作也無從開展。
第四,會計內控制度等會計制度的缺失或者不完善。會計內控制度主要是對企業的會計活動進行監督,發揮會計監督的職能。但是在部分工業企業中,未能建立會計內控制度,而有些企業的會計內控制度則不完善。實際上,工業企業除了應建立會計內控制度,還建立包括財務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會計內審制度等會計制度,這些是保障工業企業會計規范化的重要的制度保證。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微型的工業企業中,企業所有者或者管理層可能就沒有意識到會計內控制度等會計制度體系的重要性,從內心就認為會計僅僅是記賬的作用,而沒有意識到會計的管理功能。
三、加強工業企業會計核算體系規范化的對策建議
工業企業會計核算體系的規范工作,對于工業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當前我國經濟新常態下,工業企業發展所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更為嚴峻,要從中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立于不敗之地之地,勢必需要良好的財務和會計工作相配合。因此,針對工業企業會計核算中所存在的不規范化問題,我們可以采取以下這些措施加以應對和解決。
第一,加強宣傳,提高工業企業管理層和職工對會計核算體系規范化的重視程度。應當說,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發展,我國的工業企業普遍的提高了對會計工作的重視程度,一般都將會計部門放在一個較為重要的位置上。但是,我們也發現,在工業企業中,還在較大程度上,對會計核算的規范化未有足夠的重視。因此,一是應加大宣傳,讓工業企業的管理層認識到會計核算規范化的重要性。尤其是應加強對民營性質的工業企業的宣傳,加強對中小微型工業企業的宣傳,讓這些類型的管理層能充分認識到會計核算規范化的重要性,并對會計核算工作給予充分的重視和支持。二是加大對工業企業職工的會計核算規范化的宣傳。會計核算與工業企業的每個職工有關,不但包括企業管理層更包括企業的普通職工。加大對他們的宣傳,有助于獲得普通職工的理解和支持,從而加強對會計部門會計核算規范化的認同和支持。只有獲得大多數企業職工的支持,工業企業會計核算的規范化工作才能得到良好的開展和執行,從而提高工業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質量。
第二,建立規范統一的會計管理制度。會計管理制度是提高會計核算工作規范化的重要保障,是關于會計憑證、會計資料和會計核算以及會計檔案等一系列工作的管理制度。一是工業企業應當建立包括會計內部控制制度、財務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會計內審制度等會計制度,形成統一而規范的會計管理制度。從工業企業內部角度,形成對會計工作的嚴格管理制度,加強企業內部對會計工作的嚴格把關和控制。二是將會計核算規范工作落實到工業企業各部門,做好職責分工。會計核算工作需要各個部門之間的協作和配合,否則光憑會計部門的努力是難以做到規范化的。三是加強各部門同會計部門的聯系并實現動態管理。工業企業各個部門內部應設立具體的崗位和人員,同會計部門進行會計核算等工作的聯系。同時,對該崗位的人員實行動態管理,比如在該員工休假、離職等情況下,應該及時更換人員,以保持同會計部門的聯系不中斷。
第三,工業企業應建立統一的會計科目。工業企業各個部門之間的工作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此,所設立的會計科目可能會存在不一致的現象,尤其是在民營的中小微型工業企業中可能較為普遍。這需要我們建立統一的會計科目,對會計主體和會計科目明細進行詳細的分析和統一。只有建立統一的會計科目,才有利于提高會計核算的規范化程度,并進而提高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和財務工作的有效性。
第四,建立規范的會計報告體系。隨著近年來我國會計體系的不斷發展和改革,目前已經形成了統一的會計報告體系,比如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等。對于我國的工業企業來說,應該按照國家的統一要求和標準,建立規范的會計報告體系,而不能僅僅因為是小微企業而不按照標準執行。盡管完成規范的會計報告體系,對于工業企業來說是增加了成本,但是從對企業的發展來說是有好處的,比如提供了準確的會計信息、有利于投資者了解企業狀況等。
此外,應通過培訓的方式,加強對會計核算規范化的培訓,不斷提高企業會計人員的素質和技能。
參考文獻:
[1]楊仁勇.企業建立規范的會計核算體系的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5(09)
[2]蘇建玲.試論企業在會計核算基礎規范中出現的問題與建議[J].時代金融,2015(01)
[3]涂小麗、杭瑞友.規范小企業會計核算的思考[J].會計師,2014(09)
[4]亢同軍,盧建岐.會計核算不規范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對某林場會計信息質量檢查的案例分析[J].財政監督,2014(05)
[5]郭鳳麗.規范會計基礎工作 提升會計集中核算[J].會計之友,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