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健
摘要:政府性投資項目的財務監管是加強政府財政投資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以實現財政資金發揮效益最大化。政府性投資項目的財務監管能夠督促政府性投資項目規范管理,確保項目工程質量,提高項目投資效益發揮著積極作用。本文就政府性投資項目如何開展財務監管工作進行探討。
關鍵詞:政府性 投資項目 財務監管
政府性投資項目是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社會經濟、環境、文化及生活的各個方面,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政府性投資項目的規模也不斷擴大,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的生產生活起著積極作用。政府性投資項目的財務監管結合政府投資體制改革,政府投資約束機制,不斷提高投資項目的建設管理水平和投資效益。合理安排和使用政府項目建設資金,保質按期完成項目建設任務,是政府性投資項目建設關注的問題,是財務監管的工作重心。
一、政府性投資項目的概念
政府性投資項目是指運用政府財政預算資金和納入預算的各類專項建設資金(基金)以及借用金融組織貸款,對公共基礎設施、社會公益事業以及需要政府扶持發展的產業技術開發等領域進行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
二、政府性投資項目財務監管的意義
從政府性投資項目各個階段來看,從確定項目可研立項起,前期工作準備階段、項目實施階段、竣工決算階段都需要加強投資項目財務監管,政府性投資項目的財務監管是從項目資金籌集到使用全過程的監督和控制,是項目建設中的重要關鍵環節。政府性投資項目以工程建設為基礎,將財務監管工作融入工程建設,通過財務監管將財務控制和工程建設投資有機結合,把項目建設投資控制在預計支出范圍內。政府性投資項目財務監管對加強政府性投資項目的資金管理,強化工程建設監督,有效控制項目建設投資成本,充分發揮監管作用,提高項目資金使用效率和項目投資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政府性投資項目財務監管的主要問題
(一)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實施政府性投資項目過程中,建設單位沒有完整規范的投資項目內部控制制度,只是針對主要建設管理工作層面制定了內部管理制度,如工程招投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工程結算管理制度,沒有結合政府性投資項目從前期勘測設計到竣工驗收等環節制定相應內部控制制度。政府性投資項目的內部控制存在欠缺,導致項目管理缺乏相應的監督約束機制,形成勘測設計工作質量粗疏、暗設伏筆、隨意變更;預算清單編制不規范;招標工作人為漏項,人為創造不招標或不公開招標條件;施工合同簽訂中增減工程計價方式的不恰當約定或以補充協議規避主合同等問題。政府性投資項目內控制度的欠缺,形成有關環節約束、監管不力、管理失控,導致政府性投資項目一些業務缺乏監督與制衡。
(二)項目建設投資成本高
政府性投資項目建設單位對財務管理重視不夠,沒有充分認識項目財務管理是工程項目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項目財務監管其中的重點,是從財務視角審查工程建設各環節工作內容及相關計費依據,從而控制工程建設控投資成本。工程建設項目包括政府性投資項目,近年來,涉及工程建設的收費項目名目較多,收費標準種類不同,加之,在工程項目中出現的勘測設計粗疏、施工變更,以及建設單位管理費用隨意列支等諸多因素,增加了政府性投資項目的建設成本,最后導致項目投資超出概算的問題。
(三)項目合同管理的規范性
實施政府性投資項目的實施,首先是基于各個環節簽訂的合同進行,從項目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地勘與測繪合同、設計合同,工程建設的施工合同、監理合同,竣工驗收中介咨詢合同以及與項目相關的征地拆遷等都離不開合同的簽訂和約束,合同管理規范性的健全與否,將直接影響政府投資項目投資控制,也是財務監管工作中項目結算的重要依據。例如勘測設計合同中對質量和標準、設計深度、責任追究及賠償金額規范性約束條款,施工合同中與招標文件、設計變更、增減工程等規范性約束條款。
(四)項目缺乏財務全過程監管
政府性投資項目進行財務監管應從項目前期準備階段源頭入手,全過程參與,強化項目預算,優化項目結構,有效降低工程投資成本。政府性投資項目建設是將貨幣資金轉化為固定資產的過程,項目的全過程監督也是資金的過程監管,貫穿于政府性投資項目的可研、初設、施工圖設計、招投標、工程實施、竣工驗收的各個階段,每一環節與項目投資緊密相關,財務監管工作中疏漏任何建設環節,都會形成政府性投資項目超概算的問題,不能全面控制政府性投資項目。
四、解決財務監管問題的對策及建議
(一)建立完善政府性投資項目控制制度
建立完善政府性投資項目從前期勘測設計到竣工驗收建設程序內部控制制度,使內部控制貫穿政府性投資項目整個過程,包括項目決策報批,勘察設計,招投標及合同管理,監理及現場施工管理,工程款支付和財務管理,工程變更和投資控制,工程驗收和決算審計各個環節。確立內部控制的管理原則,全面控制與重點制衡原則,規范和效率并重原則,從項目建設源頭加強政府性投資項目建設管理,通過內部控制制約平衡機制防范風險,建立和明確政府性投資項目內部控制制度,指導政府性投資項目監督管理,為政府性投資項目財務監管打基礎。通過內部控制制度,嚴格執行項目建設法規,合理控制項目投資,現實項目管理的合規性、合法性,提高政府性投資項目建設資金使用的效益性。
(二)推行政府性投資項目代建制
政府性投資項目代建制,由政府委托有相應資質的代建單位,由代建單位負責項目的投資管理和施工組織等工作,達到嚴格控制項目投資,確保工程質量和工期要求,項目竣工驗收合格后移交政府使用單位的項目建設管理模式。政府投資項目代建項目確定后,由政府有關行業主管部門作為項目業主,依法與代建單位簽訂規范的代建合同,明確代建項目的范圍、標準、形式、時限、安全、質量、造價、權利、義務、報酬和獎懲等內容。實行代建制,要求代建單位建立與建設管理相適應的組織機構和項目管理體系,擁有與工程建設規模和技術要求相適應的技術、造價、財務、統計和管理等方面的專業人員。代建項目建成后,由代建單位按國家有關規定和《項目代建合同》約定,組織竣工驗收,審核工程結算。通過推行政府性投資項目代建制有利于項目財務監管,運用制衡手段,更好地控制政府性項目投資,提高投資效益。
(三)推行政府財務總監委派制
政府性投資項目通過委派財務總監,將政府對項目的監督延伸至事前,貫穿于項目建設和財務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監管控制,及時發現項目建設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必要的糾正和解決,杜絕違背項目建設管理的現象,有效防范項目建設風險,確保政府性投資項目建設資金安全有效,通過政府委派財務總監,架起建設單位和政府溝通的橋梁,為政府投資決策發揮參謀作用。
(四)加強政府性投資項目績效監督
對政府性投資項目實施績效監管,充分發揮政府審計、財政和社會中介機構的作用,督促加強政府性投資項目投資管理水平。對政府性投資項目執行過程、效益全面系統的分析與評價,評價項目決策的科學性、審批的合法性、資金使用的規范性,使財政資金在政府性投資項目上得到科學安排,合理使用。通過加強政府性投資項目績效監督,不斷提高政府性投資項目管理水平和投資效益,推動和促進政府性投資項目建設的規范性。
參考文獻:
[1]涪府發(2013)90號重慶市涪陵區政府性投資項目委托代建管理辦法
[2]涪陵區審計局 國有建設工程項目中存在的常見問題及財務總監督淺探
[3]杜睿臻.淺析如何加強政府性投資項目建設資金財務管理[J].太原科技,2006(09)
[4]閏錫杰.加強政府投資項目財務管理勢在必行[J].農村財政與財務,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