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摘要:行政事業單位,是行政單位與事業單位的“合體”簡稱,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實行管理職能、服務職能,以滿足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需求。而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是,內部控制、資產管理、財務監督等內部制度體系,并通過管理,折射出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評價,這三個不同階段的財務流程。財務管理的最終目的,是支出成本的最小化,謀取利益的最大化,這也是財務管理的精髓所在。但隨著經濟的高度運營,原有的財務管理制度,已不再適應現代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并逐漸暴露出制度弊端,行政事業單位,如何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財政制度,這是一個值得企業深思的問題。并本文從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現狀出發,分析了財務制度管理的不足之處,并提出了具體的改革制度。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 財務管理 思考 措施
社會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在無形中推動了行政事業單位發展,在發展的進程中,行政單位與企業內部,不斷變革,不斷更新,以適應新的變化格局。而傳統的財務管理,卻止步不前,陳舊落后,難以改變自身缺陷,適應新的需求,因此,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成為了當前的首要任務。
一、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主要現狀與不足
(一)單位財務管理制度不夠規范
行政事業單位,雖然明文規定,并編撰了具體的財務管理措施,但一套陳舊、落后,且不符合實際發展規律的管理制度,無法有效的震懾人心,約束管理人員的行為舉止,財務管理制度也就形同虛設,失去了它的權威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在財務管理的日常運作過程中,由于缺乏統一的執行口令,規劃全局的緊密性步驟,以及嚴謹的規章制度,財務管理工作,只是憑借經驗,服從指揮,缺乏有效的統一管理,致使財務管理工作,止步不前、陷入僵局。
(二)預算編制和執行機制尚不健全
預算控制不足是行政事業單位,時常會出現的狀況,不僅如此,預算編制也大多都以簡陋、粗略的形象出現,現有的預算,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稍作修改,毫無精細之意,在項目審核時,也是簡單粗略,沒有仔細的將每一筆賬目進行認真核實、計算。特別是預算支出和預算編制、預算執行中,會務費、公務接待費等交際支出,往往都表現得較為朦朧、模凌兩可,缺乏實用性保障。
(三)內部財務監督機制有待完善
在行政事業單位中,內部財務監督系統的主要功能,就是將財務管理和監督職務這兩個職能,合理設置,優化調配,使其發揮自身優勢。但鑒于財務監督系統自身的缺陷,始終沒能將這兩個職能,進行合理分設,這樣一來,不僅造成了職責的混合性與重疊性 ,還混淆了職能界限,喪失了制度的權威性與監督功能,從而導致了財務管理的制度混亂,并產生了濫用職能和舞弊等不良現象。部分單位在制度上,雖然建立了財務監督機制,但缺乏具體的時效性與操作性,責任、措施、制度等尚不明確,內部監督機制也無從落實。
(四)財會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財務部門是行政事業單位發展的重要依托,也是支持行政事業單位正常運作的中心力量、支柱力量。但行政單位領導者,往往會因為其自身的缺陷,無法樹立一個正確的管理觀念,缺乏先進的財務管理意識,忽略了財務管理對行政事業單位的重要性。在人才選拔時,不加重視、不加考驗,甚至直接交由自己信任的工作人員負責會計、出納等工作。由于他們缺乏相應的專業文憑、專業技能與管理才能,從而導致了財務管理的停滯、混亂,并出現濫用職能、舞弊、以及財務報表各項指標錯亂等現象。從根本上制約了財務管理的發展,財務制度的前進。
(五)會計基礎工作不夠扎實
財務部門的有效運行,會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一是財會人員的管理素質,二是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制約了財物管理的發展。
它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第一,財務工作人員,缺乏必要的職業素養,認真積極的工作態度,對原始發票的審核,既不認真 ,也不負責,一看有主要領導同志簽字往往是匆匆略過。第二,原始發票的內容填寫欄,只填寫實物發票,卻不填寫物品的數量和單價。第三,大部分的發票內容都過于簡單化、朦朧化,甚至沒有售貨單位的蓋章。第四,涉及部分原始發票,只是領導的簽批,沒有實際驗收人或經手人簽字。第五,部分發票與事實不符,出現虛假報銷,如工作人員出差、洽談或培訓時,鑒于會務費能報銷,就把一些不合理支出都開成會務費發票,就出現隨意更改等不規范現象。
二、改進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措施
(一)著力規范財務管理制度
財務管理部門是行政事業單位的后備力量,也是支持整個行政事業單位運行的支柱力量,建立健全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是保障行政行政事業單位,有效運行的必要前提。因此,財務管理部門要結合自身職業優勢,仔細分析財務工作人員情況,再結合實際,組建對應的財務管理機構和團隊人員。
制定出高效、實用的財務管理制度,并賦予財務管理機構一定的職能與職權,使其發揮功效,負責行政事業單位的現金出納、資金融通、資金管理等一系列財務收支工作。此外,財務管理制度既要緊密相依,又要細如塵埃,切實可行,特別是在財務處理流程中,必須要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才能使行政事業單位的現金、轉賬、報銷等各種財政事務,規范化、合理化,真正實現,制度的可行性和權威性,從而保障財務管理工作的先進性水平。
(二)努力強化財務預算制度
預算控制是整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系統的重要環節,也是現代行政事業單位普遍使用的一種控制方法,要構建一套完整的單位預算制度,關鍵是完成以下幾點:第一,要準確計算出各個部門的預算范圍,并及時拓展、延伸,預算范圍的覆蓋面,將所有預算部門的項目收支,都匯集在預算收支范圍之內。第二,要細致的分析出、計算出,內部控制的實際內容,再依照部門預算,根據功能和科目的差異,把部門內每一筆現金支出,都劃分到具體項目中去,從而確定每一筆資金的用途。第三,制定出規范的預算執行程序,在部門預算審核過程中,要依照一定的步驟流程,每一項程序的變動,都要進行嚴格審核,各部門要相互配合,對任何一筆財政支出,都要做出詳細的規劃記錄,與部門預算、責任預算共同肩負起,財政內部控制工作。
(三)不斷健全財務監督機制
監督機制是財務部門,正常運行的重要保障和重要手段 行政事業單位要依照實際情況,重視財務監督機構,依靠專業監督人員,擴大監督范圍,并賦予他們一定的監督權利。結合單位的實際情況,按照職責的不同,能力的不同,設置相應的工作崗位,并明確劃分每一位會計人員的責任與職能。甚至,還能在行政事業單位中,設立一個專業的財務監督崗位,負責整個單位的流程監督,以及審核工作,從根源上防止,系統漏統、財物漏洞的出現。并能科學有效的解決各類財務問題,與各個監督渠道相互協作,共同促進財務部門的發展。
(四)大力提高會計人員業務水平
財務人員的職業素養維系著,整個財務部門的正常運作,要全面提高財務部門的工作水準,就要從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與專業技能入手。第一,制定出嚴格的從業資格制度,招聘具有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的會計人才,并具備會計從業資格證。第二,全面加強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幫助他們充分吸收專業知識,更新業務技能。第三,強化職業道德教育,樹立健康的工作作風,從根源上制止做假賬等現象。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財務管理部門作為行政事業單位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發展、經濟管理、工作運轉,以及單位內部的各個方面、各個層次,都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杜振宇.現行財務報銷制度的問題與對策[J].事業財會,2007,(2):70- 71.
[2]張家旺.改革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思考[J].預算管理與會計,2007,(2): 34- 35.
[3]江瑩.高校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事業財會,2007,(1):66- 69.
[4]程憶軍.強化高校財務管理的思考[J].事業財會,2007,(1):64-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