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喜晶
摘要:文章分析了會計功能和創新社會治理的契合基礎,從會計功能及創新社會治理的主體和對象、目標及內容等方面進行了著重分析和研究,希望為相關行業發展和從業人員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會計功能 創新社會 治理研究
實施社會治理體制的創新是黨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提出的偉大戰略目標,同時提出了一系列涉及會計功能理論研究與實踐的關鍵問題,繼續深化財稅系統的體制改革,編制全國以及地方各級的資產債務表,建立預算管理以及綜合性的財務報告制度等,只有對社會治理的機制進行創新,不斷提高治理體系和能力的現代化程度,充分適應社會和經濟快速發展的要求,才是實現以上目標的根本途徑。會計視野是社會發展各項機構組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功能在社會機體演化和發展進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社會治理的創新中必須有所擔當和作為。
一、會計功能和創新社會治理的契合基礎
會計信息的本質要求是必須對具體的某一組織內部的經濟加以完全真實的反映。時代的不斷發展也帶來了會計功能的演變,從最初的計量財富、創造價值、促進社會資源的優化分配和流動等經濟性功能,逐步延伸為助推政治文明以及改善生態建設等綜合型的社會性功能。會計業務究其本質是經濟層面的內容,對上層建筑具有促進和推動作用,有助于政治文明的建設。政府著力建立健全預算管理以及綜合性的財務報告等制度,是建設透明和高效性政府的強有力舉措;政府不斷加強和完善會計信息的審計及披露工作,是提高公共財政公開度和透明度的必要手段,對建設公正和廉潔性政府大有裨益;公眾及媒體對公共資金的實際使用情況高度關注是對政府的有效監督,同時也是政府財務信息實施公開化和透明化監管制度的體現。
創新社會治理理念的提出為會計改革提供了契機和動力,為會計發展指明了方向。社會治理的本質內容是對社會利益進行分配,對社會關系進行協調,對社會行為加以規范,目的是實現利益關系的和諧融洽以及社會發展的穩定繁榮。長久以來,人們早已達成共識:經濟發展越快,會計行業越重要,然而,經濟發展僅僅是社會發展的組成部分而非全部內容,社會發展是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等各方面協調發展的綜合成果,這也是提出創新社會治理理念的理論基礎。所以,會計功能必須由傳統的專注于經濟層面擴展延伸至社會發展的其他各個層面,對經濟的助推作用也要提升至助推社會總體發展的高度上,而這一功能的轉變和完善,需要借助創新社會治理來實現,從這種角度分析,就是會計發展越好,社會進步越快。
二、會計功能及創新社會治理的主體和對象
創新社會治理,關鍵是實施主體的創新,從傳統的單一政府治理轉變為政府主導、社會組織和團體以及公民等各種積極力量有機整合的多元化治理,在各項社會事務決斷及執行中,社會各界力量也擁有一定的話語權。
社會生活、社會組織和團體以及社會事務是創新社會治理的對象,其中包含了會計行業中各類專業機構及組織,以及會計從業人員。社會組織和團體同時是社會治理的主體之一,也是客體之一,具有雙重身份,所以,社會組織和團體既行使對社會其他成員的治理,也對自身內部進行治理。比如,集專業性、學術研究性以及非盈利性等特點于一身的各級會計學會,在對社會治理創新中的其他成員進行治理時,也要加強自身內部的創新治理。在自身內部進行治理創新時,可將國內的會計科研隊伍加以組織和協調,加大在國際層面上關于會計的學術交流和理論研究探討的廣度及深度;將會計理論和業務創新的經驗及成果應用到會計專業人才的教育和培養中;創新服務理念,充分發揮會計學會的紐帶與橋梁作用,實現學會成員單位與政府的有效溝通和交流。
三、會計功能和創新社會治理的目標及內容
會計功能是會計目標實現的基本途徑。財務會計借助于其定價功能與治理功能的不斷更新和完善以達到保護投資者的目標實現。會計研究及創新與社會治理創新在目標上有著高度的一致性,而后者的終極目標是實現社會良性運行和穩步發展,逐步形成“善治”的狀態,不僅是社會各層面和領域之間的良性互動,更是社會矛盾妥善解決、公平正義得到最大保護的狀態。時代發展促使會計功能朝著多樣性和全面化的方向轉變,使得與社會治理創新的銜接程度越來越高。
會計具有助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以及生態環境建設的功能,而每一項功能內都嵌含治理功能,會計的治理功能一般在特定的市場環境、制度環境綜合作用下發揮作用,利用財務信息與基礎信息,通過制度化的角色和手段,對逆向選擇的問題加以有效克服,同時規避道德風險,從而推動經濟良性發展。會計功能隨著社會發展已經衍生出政治、生態等層面的功能,與社會治理創新的融合度越來越高,已經逐步形成為社會治理創新提供強大助力的高度綜合體系。
創新社會治理的內容主要包括理念、機制以及制度三個層面的創新,其中理念創新決定了社會治理所采用的模式;重點內容是制度創新,其邏輯內容的延伸就是機制創新,會計事務以及理論的發展也要從以上三個層面著手實施。社會治理創新要求會計行業的各位同仁廣泛參與到會計功能創新的浪潮中,將提高社會可持續發發展的能力和水平以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作為會計理念創新的最終目標;會計經濟后果涉及分配問題的公正性和公平性,要以此作為會計制度創新的準繩;把廣大人民最根本利益的有效維護和社會和諧因素的有效增加作為基準進行會計機制的創新。
參考文獻:
[1]李英.國家治理現代化與會計變革[J].會計研究,2014,(6):25-30
[2]周守華,吳春雷.會計功能與創新社會治理[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0(2):63-65
[3]姚文韻,崔學剛.會計治理功能研究分析與展望[J].會計研究,2011,(2):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