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申亮
摘要:本文闡述了基層法院財務管理現狀,分析了財務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并結合筆者多年的工作實踐有針對性提出了解決措施,對規范基層法院財務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資金使用效益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基層法院 財務管理 對策
人民法院財務管理工作是法院司法保障工作的重要環節,財務管理是否規范、有序,直接決定著司法保障體系是否健全和完善。目前基層法院在日常財務管理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財務管理成效的發揮,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就如何解決基層法院財務管理工作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
一、基層法院財務管理現狀
基層法院承擔著全國70%的案件訴訟量,大量的矛盾在基層法院得到化解,案多人少的矛盾在基層法院較為突出,這種矛盾也普遍存在于基層法院的財務管理工作中。訴訟費和執行款(物)管理是基層法院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它們的工作量隨法院案件訴訟量的增加而增加。受歷史及現實因素的影響,基層法院財務人員不足、專業水平不高等現象還普遍存在。長期以來,過度強調審判業務而忽視行政管理,過度強調經費保障而忽視績效管理致使基層法院內部控制機制不完善,司法保障服務能力不強,司法行政管理水平不高。
二、基層法院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意識不強,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
目前基層法院普遍存在重結果輕管理、重經費輕預算、重數量輕效益、重核算輕分析的現象。目前基層法院財務人員多為本院干警或部隊轉業人員中對財務工作略有了解的人員,專業水平不高、業務素質參差不齊。而法院屬于國家審判機關,專業性較強,全院上下都注重審判執行的主業。長期以來,由于對財務工作的重要性了解不夠,對內部控制建設不夠重視,導致財務管理工作水平低下,不能適應新時期的管理要求。
(二)公用經費地域性差異較大
受各地發展不平衡、財政供給力量強弱不均的影響,各地基層法院經費保障水平參差不齊,東部省份的基層法院保障水平要優于中西部省份,同一省份內,經濟發達城市的基層法院要強于經濟相對欠發達的城市。
(三)專項經費預算合理性有待提高、集約意識有待加強
中央每年都會根據各地法院的實際情況通過政法轉移支付資金安排一定的辦案經費和裝備資金。但實際工作中有的基層法院由于業務不熟、金額不確定、上級下達資金較遲等原因,未能嚴格按照政法轉移支付專項資金用途使用,沒能根據單位實際情況將專項資金用在刀刃上,也沒嚴格執行全口徑預算制度、將辦案經費及裝備資金納入到本單位的部門預算。此外,對于專項經費使用范圍不熟悉,核算科目不明確,導致專項經費核算不準確、項目運用不規范。
(四)財務人員業務素質有待提高
近年來財務管理知識更新較快,基層法院財務人員業務培訓不夠,業務素質有待提高。基層法院財務人員每年只參加所在地財政部門組織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培訓內容和效果都值得商榷。在基層法院,還存在個別財務人員對財政資金只會算,不會管,不善管,不敢管,從而不能發揮財務人員的能動意識和管理作用,影響了對法院的司法保障和影響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提高基層法院財務管理水平的對策
(一)提高認識、凝聚共識、加強內部控制
要保障法院各項業務的有序開展,促進各項工作的有序推進,加強內部控制是重中之重。內部控制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僅依靠財務部門,需要黨政機關的支持,法院各部門和人員的共同推進。為此,各級法院內部各部門、全體干警都應該提高認識,強化意識,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切實完善內部控制機制,提高內部控制水平。
(二)加強學習、強化教育,提高財務人員綜合素質
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直接影響著財務工作質量,進而影響到財務數據的參考價值。因此必須不斷強化財務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財務人員對財經法規的認知和理解,提高財務核算能力;加強網絡信息化建設,提高財務人員對現代化信息手段和財務工具的運用能力,及時高效準確處理各類財務信息,為決策層提供真實、完整的財務信息。
(三)加強對財物管理
1、加強執行案款管理
嚴格執行最高院關于執行款的管理規定,實行專戶管理,做好執行案款的賬務處理及明細登記工作,確保“專戶存儲、專賬核算、專款專用”。有效利用網上銀行等網絡工具實現對執行款收付的電子化管理。
2、嚴格財物管理
加大對資金、物品的管理力度。嚴格財務收支行為,本著厲行節約的原則,減少資金使用的隨意性,避免鋪張浪費,努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嚴格辦公用品的采購和領用手續,建立辦公用品備查賬,規范使用行為。
3、嚴格國有資產管理
固定資產的取得、使用、報廢等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對納入政府采購范圍的固定資產采購全面實行陽光操作,由政府采購部門實施采購,杜絕采購過程中的腐敗行為。對單位所擁有的固定資產要及時登記建卡入冊,建立資產臺賬,實施動態管理,做到賬賬一致、帳實一致。
4、強化訴訟費管理
以本次司法體制改革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訴訟費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建立訴訟費管理信息系統,并做好與立案環節的銜接,確保訴訟費收取合法合規,做到應收盡收、應繳盡繳、應退盡退、應結盡結。有條件的可以試行訴訟費、執行款專人專戶管理,在立案庭訴訟服務大廳設專管員和銀行收款員,負責訴訟費、執行案款收取,案件承辦部門只負責辦理相關案件收款手續,從而實現各業務部門從訴訟費收取到執行款等涉案款項收付的“物理隔理”,實現相互監督、相互牽制,堵塞管理漏洞,有效防止腐敗現象的滋生。
(四)完善內控制度,強化預算管理
建立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及經費使用動態監管制度,全面加強預算管理,嚴格執行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對預算編制、執行以及過程控制、結果評價等環節的管理,真正做到每筆收入都有預算來源,每一筆支出都有預算可循。特別是對專項經費的使用,要全部納入預算內,并建立預算執行情況績效評估體系,定期分析經費使用的效能,投入資金總量和項目完成情況都要形成書面定期向管理層匯報。不斷完善內部審計,建立內部定期檢查制度,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予以整改。強化制約機制,用制度堵塞漏洞,做到管有章程、獎有標準、罰有依據,減少和杜絕不合理支出,使法院財務管理工作步入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