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瑾
摘要:預算管理是圍繞企業發展戰略和年度經營管理目標,對經營管理活動和資源配置進行合理預測、控制和監督。國有企業的預算是國資委依法履行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體系,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重要措施。本文從審計角度對國有企業財務預算進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
關鍵詞:審計 財務預算 管理
國資委作為國有資產監管部門,要組織其授權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編制本年度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投資公司同時組織權屬的國有獨資、 控股、 參股企業編制公司全面經營預算。在這一過程中,內部審計工作對國企預算的編制、實施和修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做好國企的預算管理工作,就是要確保內部審計工作能切實到位、順利進行。
一、國企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預算編制缺乏戰略導向性
財務預算是為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服務的,如果預算缺乏戰略的指導,就會導致企業只重視預算的短期效應,忽略長期規劃。預算由于缺乏企業整體戰略思想,還會造成下屬機構各自為政,為了部門的小利損害公司的整體利益。這樣的預算無法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發展變化,流于形式,形同虛設。
(二)缺少基本的預見性和預控力
國企的內部審計由于缺少基本的預見性和預控力,不能夠對于預控和計劃的職能進行有效的審計,從而使國企預算工作的質量大打折扣。當前,國企無法做到事前的預測和計劃、事中的管理和控制、事后的分析和評價有機結合。這樣預算就無法實現既“防患于未然”又及時糾正偏差的作用。
(三)預算執行不力、監控不嚴
企業預算是企業全部信息的整合、資源有效的配置、成本作業的協調。但是,國有企業特別是集團公司嚴重的本位主義造成了預算執行思想不統一,信息不共享,預算隨意調整,“剛性不足、彈性不夠”,資源高度消耗,成本控制不能落實,超預算或無預算的項目照樣開展,預算對實際行為的預控作用不到位,嚴重影響企業管理水平的發揮。
(四)預算考核機制不完善,權責不分明
預算執行的考核和激勵是企業預算管理的重要環節,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但在實際工作中獎罰制度的不明確、指標之間缺乏邏輯性、只強調客觀市場的變化而忽視主觀因素對預算管理的影響、責權利劃分不清晰,這些都直接導致預算間銜接不夠,員工積極性不高,企業經營效率低下。
二、國有企業改進全面預算的措施
(一)以人為本,實事求是
為保證全面預算能夠得到有效實施,需要全體員工的自覺參與。企業應將預算指標層層分解,逐步細化到每一位員工,使員工個人的利益與預算指標相結合,激發和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使預算決策科學、依法依規,實事求是,從而有效提高預算管理的實效。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形成一個權責明確、歸屬清晰、有效制衡的全面預算體系。
(二)增強預算審計的全局性、整體性和效益性
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各單位與部門之間信息溝通與傳遞要通暢,要充分調動全員的積極性,將全員參與和全程控制相結合、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結合、定性與定量相結合。預算審計也要從具體的被審計單位向審計結果的使用者轉變,審查分析配置資源使用的效果、效率和效益,發現企業存在的風險,并及時作出調整。
(三)節約成本,提升效益
國有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重要措施就是企業減少運營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這就需要國有企業要重視預算管理,對于企業在運營過程中的成本開支要給與理性的分析,使成本的預算更加合理,擴大企業的效益,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
(四)明確資金預算,合理配置資源
影響國有企業的效益的因素其中之一就是財務資源的高效運轉,所以在國有企業進行財務預算的同時,應該細化資金的預算安排工作,準確分析信貸政策的發展方向,確定比較合理的信貸資金預算規模。同時,要充分考慮當前企業內部的財務資源狀況和能力,加上對于企業長期的資金分配,嚴格把控企業資金的流向,從而實現對于資金的有效管理,使其能夠集中起來發揮更大的功效。
(五)建立明確的內部審計制度
國資委對于授權的國企預算要進行有效的監督,嚴格把控其對于收益的使用情況。要在國企預算執行的每個環節進行審計,尤其是對于一些重點的預算要加強審計力度,從而能夠在審計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國企運營中存在的障礙,進行下一步戰略性的部署。全面的審計制度能夠起到有效制衡的作用,避免因為人員因素造成的消極影響。要加強審計的科學性,保證審計工作能夠更加規范化和制度化地進行。要嚴格遵守國家有關內部審計工作的要求,并且有效結合國企實際的運營情況,使內審制度能夠更加健全。對于審計人員的工作形式要明確規定,同時建立健全其評價機制,對于其責任也要進行明確,建立責任追究機制,通過獎罰分明的措施,使其能夠更加有效的開展工作。加強對于內審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工作,使其專業能力和職業道德素養有效提高。嚴格明確的質量審計制度,真正地保證內審工作的實效,使國企的財務預算管理工作能夠更加有效地開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國有企業在基于審計視角下建立的預算控制制度,能夠幫助政府及時了解國企的財務狀況和未來發展趨勢,從而確保政府能夠將資源投入到最有價值的重點領域和行業,同時也能夠及時調整產業布局、經濟結構,增強國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黃敏玉.國企財務預算戰略體系構建途徑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3
[2]蘇巧清.審計視角下國企財務預算的管理[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3
[3]賀林民.國企經濟管理中財務預算管理的必要性[J].時代金融,2014
[4]茍正江.基于審計視角淺析國企內部預算管理[J].現代經濟信息,2014
[5]謝曉燕,張龍平.審計視角下內部控制相關概念的探討[J].會計之友(上旬刊),2009
[6]楊蔚.基于內部審計視角的公司治理評價體系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