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慧芳
摘要:研究如何完善我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加強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應對好日趨嚴峻的老齡化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本文運用理論與實踐、規范相結合的方法,闡述了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及趨勢,分析了我國社會養老保險的現狀,重點分析了人口老齡化形勢對我國養老保險的影響,通過完善養老保險制度,提高養老保險水平,達到減輕老齡化沖擊的目的,促進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實現社會的和諧。為應對我國日益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形勢,針對如何提高我國養老保險水平和完善養老保險基金管理模式等方面,文中提出了具體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 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基金
新世紀我國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便是人口老齡化,早在上個世紀末,我國的人口老齡化社會化問題就已經出現抬頭的跡象,經過近十多年的發展,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在加上上世紀70年代施行計劃生育以來,我國的青少年人口開始下滑,使得老年人的養老問題成為一個社會難題,因此,我國現今的養老形勢變得日益嚴峻,如何應對這一問題,關系著社會的安定,人民安居生活的健康發展。應對養老問題的一個重要的社會手段便是社會養老保險。隨著養老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對養老保險也形成了一個不小的沖擊,如何正確的把握這一沖擊是確保我國老年人順利安度晚年,平安養老的一個重要舉措。
一、人口老齡化對我國養老保險的影響
與西方發達國家不同的是,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完成老齡化的變化只用了18年,而西方發達國家完成這一變化至少都用了幾十年乃至上百年,再加上我國人口基數龐大,所以老齡化的人口數量也十分巨大。由于這些歷史客觀原因,再加上我國的養老保險主要是以現金交付為主,隨著老齡化人口數量的急速增加,對養老保險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并且已經開始出現養老保險基金入不敷出和拖欠的現象,并有逐漸蔓延和加重的趨勢,而且給農村養老保險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另外,隨著我國即將延長退休年齡和延長交付養老保險金,很多普通老百姓的養老保險金繳納反而變成了一種負擔。綜上所述,本文將從背景原因和實際現狀影響兩個方面進行論述和分析。
(一)背景原因分析
先來回顧一下西方發達國家的養老制度,由于西方國家完成社會老齡化時間較長,因此不論在社會福利、養老保險或是養老退休金上,都已經發展的比較成熟,老齡化人口單單依靠這一方面就足以支撐起養老,因此對家庭帶來的壓力就比較小,沒有十分顯著的影響。而相比較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由于發展中國家社會發展水平低下,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尤其對于那些身處在農村的老年人,不可能提供完善的社會保障服務和社會福利。對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養老主要還是依賴家庭養老,因此,養老問題給家庭帶來的壓力和負擔就比較重。特別是我國,由于近年來老齡化人口數量的激增,又加上計劃生育影響下,每個家庭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造成了一個孩子兩個父母四個老人的尷尬模式的出現,中國的家庭模式由過去的大家庭變成了小家庭,由復合家庭發展成了核心家庭,養老的重擔重重地壓在了青年人身上。再加上巨大的老齡化人口數量對社會養老保險的沖擊,使得現在的養老保險金繳納時間延長,而且出現入不敷出和拖欠的現象,而這些負擔最終會增加到年輕一代的身上。
(二)實際現狀影響分析
早期我國在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制度的體質時,由于當時經濟尚不發達,很多養老保險的制度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而隨著近年來老齡化人口數量迅速增長,以往的養老制度建立的不徹底性完全的顯現和暴露出來,主要表現在:
首先,廣大的農村老齡人口缺乏基本的社會養老保險;我國城鄉二元結構導致了地方城鎮首先普及了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并進一步地完善了養老保險制度。但在農村和偏遠山區,社會基本養老制度還處于起步階段。而我國的老齡化人口一大部分還生活在農村,因此,對我國養老保險沖擊最大的地方將會是農村的老齡人口。同時,由于農村勞動力向城市及外地的輸出,導致農村老人的養老保障進一步弱化,這將會加重對我國養老保險的沖擊。
其次,在城市,因歷史債務尚未得到解決。傳統的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前,許多參加工作的中年職工養老資金積累較少,甚至還有制度改革前早已離退休的老年職工沒有養老資金積累,因此需要籌集更多的資金來保障老年職工離退休后的養老金問題。
最后,由于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以及計劃生育以來造成青年人口數量的下滑,迅速增長的老齡化人口的養老將導致老年贍養率的上升,也就意味著我國養老保險制度面領著更大的挑戰。
二、對策建議
(一)建立和完善農村養老保險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根據農村人口的實際經濟情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養老保險金籌集標準,其次,政府和集體要承擔一部分的負擔和義務,并實行屬地管理,引導農村人口自愿投保,直至最后普遍參保,實現保基本、可持續的方針政策。
(二)建立多層次多支柱化的養老保險體系
發展多元化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打破基本養老保險一枝獨秀的局面,增加個人儲蓄養老,補充基本養老體系的發展。并實行家庭養老與養老保險相結合的多元方式。將龐大的養老保險負擔逐步分擔下來。
(三)根據不同區域設置不同標準的養老保險
國家應根據不同地區實際經濟發展情況,酌情考慮并給予一定的補貼,對于相對貧困的山區區域應給予一定的政策照顧,首要發展基本的養老保障,降低所交付的養老保險費用,統籌兼顧。
三、結束語
如何應對我國老齡化人口對我國養老保險的沖擊是一個嚴峻而又艱巨的難題,只有統籌兼顧城鄉二元養老保障體制的均衡發展,不斷建立健全我國的養老保險體制,發展多元化的養老保險體系,才能從根本上一點一點解決這一難題。
參考文獻:
[1]鄭功成.社會保障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2]楊中新.中國人口老齡化與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11
[3]袁志剛.中國養老保險體系選擇的經濟學分析[J].經濟研究[J].2001.5
[4]紀晶晶.論退休年齡對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平衡的影響[N].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6(10)
[5]陳元剛,謝金桃,劉波.城鎮社區養老服務體系構建研究——重慶個案[N].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