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哈爾濱市委黨校,哈爾濱 150080)
哈爾濱
——“互聯網+”打造經濟轉型升級新跨越
王娜
(哈爾濱市委黨校,哈爾濱 150080)
“互聯網+”是互聯網進步與發展的新的形式和新的業態,是知識經濟發展中的互聯網業態演進和催生的經濟社會進步的新形式。哈爾濱作為東北地區的經濟中心,優先發展“互聯網+”促進經濟的發展,已經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詳細闡述了哈爾濱使用“互聯網+”促進經濟的升級發展的舉措和規劃,并對出現的一些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
互聯網+經濟轉型;跨越發展;哈爾濱
“互聯網+”是互聯網進步和發展的新形態和新業態,是知識經濟推動下的互聯網形式演進和催生的經濟社會進步的新形態。“互聯網+”是互聯網觀念的進一步實踐的成果,“互聯網+”代表了一類先進的生產力,推進經濟持續發展的演變。這樣可以帶動經濟實體的生命活力,它為社會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寬廣的發展平臺。換句話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的行業”,不過這不是簡簡單單的兩者相加,而是使用信息的通信技術和互聯網廣闊的信息平臺,使互聯網和傳統行業進行深度的結合,發展出新的形態。
“互聯網+”這個概念是在2012年被首次提出,它是和2007年出現的“互聯網化”概念一脈相承,強調了互聯網和傳統產業進行跨界深度的融合。“互聯網+”是中國工業和信息化深度結合的成果和標志,也是進一步推進信息消費的重要抓手。筆者認為,中國的“互聯網+”有工業互聯網、電子商務和互聯網經濟三個重要的發展方向。“互聯網+”代表了一類新的社會形態,就是充分的發揮互聯網的作用,比如在社會資源配置里的優化與集成的效果,把互聯網的創新成果緊緊的融合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領域中,提高整個社會的創新力和生產力,變成更加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和實施工具的經濟發展形式。近幾年來,“互聯網+”已經影響了很多的行業,如百姓耳熟能詳的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在線旅游、在線房產等行業都是“互聯網+”的代表。“互聯網+”是用互聯網觀念重新組織的各種行業和領域的運行模式,是有代表性的生產力進步促進生產關系改變的事件。筆者認為,互聯網觀念實質上就是技術界里的毛澤東思想,因為它們的中心都是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走群眾化的路線,它的特點是透明、開放、合作、共享、民主加集中,它不是技術的改良,是一種模式的革命。
我們經常說,在互聯網領域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又重新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確實是這樣的,我們就是同時站在這樣一條起跑線上。而且,有些方面我們比發達國家有著更大的優勢。中國有7億的網民,中國的互聯網市場非常的巨大。集眾智可以成大事,現階段應該充分發揮“中國智慧”的疊加效應,通過互聯網把大眾的智慧激發出來。2015年以來,特別是大學生的就業情況一直保持比較穩定,這中間“互聯網+”起到了很好的支撐作用。不但小微企業使用互聯網的平臺進行創新,為市場帶來了新的供給,引導了市場需求,實際上“互聯網+”也給大公司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2015年黑龍江省“互聯網+”推進工作會議在哈爾濱成功召開。省長陸昊出席了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面對“互聯網+”這項全新的事業,要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集中全省智慧,學習經典理論,借鑒成功經驗,掌握發展規律,從省情實際出發,發揮優勢,努力開創全省“互聯網+”工作新局面,促進創新創業,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匯聚新動能。
近年來,“互聯網+”對經濟的推動作用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我們提到的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在線旅游、在線房產等等全是由“互聯網+”衍生出來的新的經濟增長點。代表公司比如阿里巴巴,同程,等等。哈爾濱是東北地區的經濟中心,長期以來經濟發展一直位列東北地區的前列。哈爾濱廣大的市民接觸“互聯網+”的時間也早于其他的地區,因此將“互聯網+”大力的發展經濟,打造哈爾濱經濟轉型升級是非常有必要的。省委省政府也是非常的重視。
“融資難、融資貴”是長期制約中國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發展的瓶頸。“互聯網+經濟”可以整合企業經營的數據信息,讓金融機構低成本、快速地了解借款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有效降低借貸雙方信息不對稱程度,進而提升貸款效率。哈爾濱的“互聯網+”應該與電子商務緊密結合,與阿里巴巴、蘇寧、京東等大型電子商務企業進行積極的合作。
互聯網企業基于大數據技術,在放貸前可以分析借款人歷史交易記錄,迅速識別風險,確定信貸額度,借貸效率極高;在放貸后,可以對借款人的資金流、商品流、信息流進行持續閉環監控,有力降低其貸款的風險,進而降低利息的費用,讓利于借款企業,很受小微企業的歡迎。
P2P網絡信貸。近幾年中國P2P網絡信貸市場出現了爆炸式增長,無論是平臺規模、信貸資金,還是參與人數、社會影響都有較大進步。據統計,2014年P2P平臺數量已經達到1 575家,全年成交金額2 528億元。P2P規模的飛速發展為中小微企業融資開拓了新的融資渠道,也為居民進行資產配置提供了新的平臺。眾籌這種融資模式具有融資門檻低、融資成本低、期限和回報形式靈活等特點,是初創型企業除天使投資之外的重要融資渠道。目前,我國已成立的眾籌平臺已經超過100家,其中約六成為商品眾籌平臺,純股權眾籌約占兩成,其余為混合型平臺。
2014年,互聯網銀行落地,標志著“互聯網+經濟”融合進入了新階段。騰訊任大股東的深圳前海微眾銀行已于2014年12月開業;阿里巴巴任大股東的浙江網商銀行也已獲批。這兩家銀行主要依托互聯網經營,主要客戶定位為小微企業和個人。互聯網銀行將依靠獨特的商業模式與傳統銀行展開差異化競爭,進而有望帶動整個銀行業的變革。
哈爾濱作為“互聯網+”的先行試點城市,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舉一個例子就可以看出“互聯網+”對哈爾濱市民經濟生活的影響。冰城市民足不出戶就能讓各類生鮮果疏送到家門口。標準化菜市場作為哈爾濱市的民生工程之一,涉及千家萬戶的“菜籃子”。面對電子商務帶來的沖擊,如今哈市各大標準化菜市場也搭上“互聯網+”這趟車,增加了電子商務功能,把菜市場“搬上網”運營,讓市民買菜更加的方便。
在當前“互聯網+”大潮流的大趨勢下,只有擁抱互聯網大潮才可以乘勢而上,在大發展的臺階上有新的作為。全面擁抱“互聯網+”,將使黑龍江更好地抓住東北振興的機遇,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哈爾濱經濟的轉型升級。
[1]楊光.用“互聯網+”打造經濟轉型升級新引擎[J].計算機與網絡,2015,(12):71-72.
[2]黃楚新,王丹.“互聯網+”意味著什么——對“互聯網+”的深層認識[J].新聞與寫作,2015,(05):49-51.
[3]謝平,鄒傳偉,劉海二.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必要性與核心原則[J].國際金融研究,2014,(08):3-6.
F49
B
1674-8646(2016)01-0136-02
2015-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