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杰
(保安林場,黑龍江 訥河 161300)
?
現代營林技術中的植物多樣性保護
董海杰
(保安林場,黑龍江 訥河 161300)
摘要:單一的林木種類不利于環境平衡發展,還會造成空間的巨大浪費。因此,營林造林過程中需要合理的林木搭配,更好的推動植物多樣性發展。通過對現代營林技術的深入分析和了解,闡述植物多樣性保護對林業發展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營林技術;生態保護;植物種類
隨著我國林業改革的逐步深化,營林技術已經成為提升林業經營效益的關鍵,是直接指導經濟樹種布局的重要手段。通過調查可以了解到不同林場營林布局之間的區別,進而更加明確植物多樣化發展的目標,豐富營林植物種類,達到保護生態平衡和植物保護的作用。如:某些以營林為目的的林場,主要培育以馬尾松和杉木為主的珍貴樹種,必須為樹種的多樣化和豐富保留足夠的生存空間。現代化營林造林技術應當從單純營林經濟性逐步轉化為營林社會性和生態性,帶動林場的經濟發展。植物多樣化保護是當今營林技術研究的主要課題和未來長時間內的發展任務和目標。
為了提高營林技術水平,豐富林場植物,了解營林技術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便于采取及時有效的應對措施。下面我們對常見的植物多樣性保護問題加以總結歸納。
植物病、蟲害危害。病、蟲害是營林造林過程中較為常見的問題,人工栽植的苗木抵御病蟲害能力較弱,要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才能保證這些植物的生命。林場植物種類少。以往營林造林選擇的植物都是易于成活的單一苗木進行大面積種植,這樣不僅造成了空間的巨大浪費,對于珍貴物種的保護也十分不利。為了實現營林事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我們要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提高現代營林技術的科學性。
煉山營林。煉山營林是本身先破壞后改造的理念,這是極為不科學的,環境保護應從實際出發,順應自然發展規律。同時煉山營林也會造成一些稀有物種的消亡,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煉山營林會直接造成一些珍稀物種的消亡和損害,是極為不科學的造林手段。煉山就會造成林場周圍生態失衡,影響林場的長期可持續發展,也就違背了營林造林的初衷,是極不可取的。
通常情況下,為了增加營林植物的成活率,會采取相應的鋤草、殺蟲等措施,而營林植物成長卻需要一定的時間,地表沒有了植被保護,一遇雨天受雨水沖刷就會造成水土流失,這嚴重違背了我國綠地保護和水土保持的大政方針。應當充分認識到這一問題,不能在保護環境的同時卻破壞原有的生態平衡。
營林造林保護不夠科學。一直以來,我國大力倡導營林造林,但是卻忽視造林后的保護措施,林場里經常會出現一些砍伐樹木的人和大型家畜放牧等現象,造成了周圍人、畜對林地植物的破壞,對植物生長十分不利,降低了營林的成活率。因此,營林造林必須要加強后期植物保護,提高營林保護的科學性,使林場植物得以繁衍生息,落實營林植物保護措施。
3.1加強病蟲害防治
不同的林場所發生的病蟲危害程度不同,必須要采取科學的病蟲害防治辦法,才能夠挽救林場植物的生命,這也是營林育山的重要責任。這種責任驅使過程也就是植物多樣性保護過程。營林工人必須要重視病蟲害防治,注重日常細心觀察和情況上報,積極配合管理人員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病蟲害科學防治應當從經濟、生態、社會角度出發,綜合考量病蟲害防治的可行性,樹立高植物成活率、高土地利用率的長期可持續戰略發展理念。從病蟲害發生、發展的源頭進行預防和治理,更新植物保護觀念,做好事前預防工作,而不使保護工作陷入被動治理當中,定期開展林業檢驗檢疫工作,確保苗木健康,盡可能的減少治理投入,降低化學藥物的使用。
3.2有目的性的開展混交營林
現在營林技術中應用較為廣泛的模式就是混交營林,該模式的應用極大地豐富了林場植物的種類,提高了林場空間利用率,減少林場植株損失率,降低植物病蟲傳染率。混交林具有較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混交營林過程能夠提高林場空間利用率、改變植物結構、豐富生態群種類,實現林場植物多樣化發展。混交林重視應從林場實際出發,合理選擇種植的林木種類。根據林木生長特點,合理規劃林場空間種植結構,結合立地條件選擇營林植物。根據林地條件,實現科學育林,不斷擴大混交林種植面積,加強水肥科學管理,促進混交林生長發育,縮短育林周期,提升林場的林業經濟效益。
3.3開展不煉山營林
通過長期營林造林的實際調查和研究發現,煉山營林不利于植物多樣性保護,而不煉山營林則更為科學。森林中有著許多的動植物種類,煉山對其意味著毀滅,而林中原有的綠地面積較大、所需經濟投入較小,綜合比較來看,不煉山營林科學性及可行性相對較高,它更加符合現代營林技術中植物多樣性保護生態意義,是在自然環境的基礎上的生態保護措施,起點較高,同時自然生長的植物生命力旺盛、有益動物的保護也能發揮極大的病蟲害防治作用,是維持林場生態平衡,促進林木生長發育的重要措施,具有提高林木質量和產量的作用。
3.4保證林場的綠地面積
為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培育質量,多采取人工鋤草或藥物鋤草的方式。雖然這一做法在營林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從長遠發展看,是十分不科學的。最佳的做法是在開展營林工作的前期,要做好周圍物種的考察,選擇適合當地環境的林木,利用自然生物鏈進行營林物種保護,維持林場生態環境,提高林場物種的生存能力和環境適應力,地表植被的保護有利于當地的水土保持。因此,林場鋤草時應盡量減少對原有植被的破壞,保證綠地面積。
3.5開展有計劃的營林封山育林措施
科學合理的封山育林能夠有效降低人、畜等對林地植物多樣性的危害,是促進林地植物多樣性保護、加快植物生產的有效措施。有計劃的封山育林就是要在林木生長的關鍵時期實施嚴格的管理,盡可能避免人和動物的損害,增加營林成活率。因此,應當制定科學合理的封山育林管理措施,增強對林場物種的保護,促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將營林過程中的植物多樣性保護落到實處。
營林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營林技術人員應當做好長期奮戰的準備,積極投身到現代營林工作中來,不斷提升現代營林技術水平,促進營林事業的發展。
營林造林是我國實現長期可持續戰略發展目標的重要舉措,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最佳手段。必須充分認識到現代營林事業發展的重要性,不斷提升現代營林技術水平,加強對營林技術中的植物多樣性保護,促進林場生態環境的整體發展,貫徹落實我國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并重的宏觀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
[1]嚴麗蓉.淺論植物多樣性保護中營林技術的運用[J].中國農業信息,2014,(15):74-75.
[2]侯紹梅,劉東蘭,鄭小賢.基于GIS的將樂林場森林經營類型的劃分[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4,(02):45-48.
中圖分類號:S750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8646(2016)10-0060-02
收稿日期:2016-03-04
Plant variety protection in modern forest culture and management technique
DONG Hai-jie
(Baoan Forest Farm, Nehe 161300, China)
Abstract:The single plant species is not conducive to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 and will result in a huge waste of space.Thus,the process of forest culture and management needs a reasonable combination of forest species to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lant diversity.By in-depth analyz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forest culture and management technique,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positive effect of plant variety protection on forestry development.
Key words:Forest culture and management technique; Ecological protection; Plant spec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