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毅紅(黑龍江財經學院,哈爾濱150000)
?
輪滑與速滑優化組合教學的方法應用
孫毅紅
(黑龍江財經學院,哈爾濱150000)
摘要:輪滑和速滑作為我國特色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在教學的認知階段、聯想階段和自動化階段,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促使輪滑和速滑運動教學的優化組合,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提升學生對運動動作技能的掌握,促進學生個性和能力的充分發展。
關鍵詞:速滑;輪滑;優化組合;教學方法;應用研究
要想探究輪滑運動與速滑運動的教學優化組合,就要對這兩項運動之間的技術差異點和共同點進行掌握。首先,在技術差異方面,兩者在直道滑行的基本姿勢和速度變化方面都存在較大的不同。速滑基本姿勢要求膝關節的角度要在90°~100°,而輪滑基本姿勢則要求膝關節角度保持在110°左右,速滑過程中運動員身體要從垂直方向向前方彎曲60°左右為比較標準的姿勢,而輪滑則要求這個角度保持在45°~50°。在速度變化方面,由于速度滑冰的摩擦系數很小,在蹬冰的過程中就能夠產生較快的速度,由于阻力小,運動員就必須對冰刀的滑行軌跡進行控制。但是在輪滑過程中,由于不存在明確、固定的滑行軌跡,因此在軌道變化和速度變化方面具有較大的變化。其次,在共同性方面,速滑和輪滑技術的關鍵都是重心的移動,不論是速滑還是輪滑,在運動技術原理方面是一樣的,都需要身體相關肌體組織,如臀大肌、肱二頭肌等進行持續的做功。從這一方面來說,速滑和輪滑對體能的要求都是相同的,這就為兩項運動的教學方法優化組合提供了基礎條件。
2.1 分段結合法
所謂分段結合法,主要是指在輪滑教學中,對于一些相對來說比較復雜,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困難的動作,可以將動作分為幾個階段進行教學,讓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對動作進行理解和掌握。由于輪滑運動需要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將身體的多個部位參與其中,為了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動作要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動作按照部位進行分段,然后在學生充分掌握之后,再將所有動作結合到一起。教師首先應該讓學生對輪滑運動的技術要領進行全面掌握,比如屈膝、安全事故處理等,再進行輪滑運動的細致動作講解。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更快地掌握運動技術和要領,另一方面則可以培養學生自我保護意識,避免在運動過程中受傷。分段教學時,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其一,在對一個動作進行分段的時候,應該注意每個動作之間的相關性,確保分開的部分容易連接完成,避免出現動作的整體結構被破壞的問題發生。其二,讓學生對段落和部分的劃分進行充分掌握,在分段練習過程中,要提高對技術動作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關系。
2.2 強化記憶法
為了能夠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扎實的掌握,在每一次講解和練習之后,教師都要安排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回顧,將所學的動作、要領進行及時復習,這就是所謂的強化記憶法。在輪滑運動學習中,掌握基本動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動作跡象,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動作有效結合起來。比如,對輪滑直道滑行動作名稱、方法和要領的總結:蹬地、重心移動、慣性滑行和收腿動作。在做以上動作的時候需要注意,蹬地要有力,重心的移動要及時且到位;慣性滑行時身體務必要保持平衡;收腿動作要協調干凈。與其他教學方法相比,強化記憶教學法無論是對學生的邏輯思維還是語言組織,都能夠起到非常好的鍛煉效果。
2.3 游戲教學法
所謂游戲教學法,主要就是以游戲的形式,開展各項教學活動,使學生在享受游戲帶來的樂趣的同時,對輪滑運動的基礎知識進行全面系統的了解與掌握,尤其是對于輪滑初學者,游戲教學法更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采用游戲教學法開展教學,不僅可以提高教學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氛圍,還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而且對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和頑強拼搏精神也具有重要意義。
3.1 教學認知階段的優化組合
在速滑和輪滑教學認知階段,教學認知優化組合的主要方式是通過直接感知的教育方法來進行教學優化組合。常見的直接感知教育方法有示范法、講解法、發現教學法和分配練習法,等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直接感知教學方法。例如,在開始一個新的運動技巧講解之前,就可以運用示范法讓學生先對教學內容有一個提前感知,通過各個學生或者是學習小組開展分配練習法,然后讓各個小組或者是學生分別演示動作,其他學習小組和學生對學生的動作進行觀察,從而發現其中的問題,這就是發現教學法的使用。認知階段的教學也包括很多方面和過程,在每一個細節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開展不同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達到技能形成初級階段的教學要求,有利于學生對動作進行更好的掌握。
3.2 聯想教學階段的優化組合方法
在聯想教學階段,輪滑與速滑技能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向主要是身體練習,也就是開展相關動作的實訓教學。在這個階段,常用的優化組合教學方法主要有分解練習教學法、完整練習教學法和循環練習教學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進行相關方法的穿插,并且用講解法、問題導入法和小組合作教學法等進行輔助教學。首先,先運用分解教學法對速滑和輪滑的相關運動技術進行分解,尤其是在某些關鍵技術動作的解析。其次,運用完整教學法讓學生對輪滑運動和速滑運動有著整體的認識,形成動作整體的印象。最后,運用相關輔助教學手段,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輪滑和速滑中的某個關鍵動作和關鍵環節。學生在認知階段對兩項運動有著相應的認識和了解,能夠在聯想階段通過教師的指導開展自主的動作聯系性分析,并且探究相關的技術細節,完成輪滑與速滑的動作整合。
3.3 自動化階段的優化組合教學方法
通過認知階段和聯想階段的學習,學生對輪滑和速滑教學有了一定的認識,進入到自動化學習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常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問題探究法、加難教學法,等等。首先,運用問題探究法和加難教學法促使學生對輪滑和速滑運動進行更加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其次,運用循環練習法和變換練習法促使學生對輪滑和速滑相關動作進行鞏固練習,啟發學生的體育運動思維,讓學生能夠根據自身身體的實際情況和自身對動作的悟性,開展輪滑和速滑組合的運動動作的自我認識,選擇更加符合自身實際的訓練方法。
參考文獻:
[1]關學雷.把輪滑運動運用在速滑教學中的嘗試[J].冰雪運動,2015,(01):127.
[2]宋創業.淺析高校速滑課教學準備和教學方法[J].冰雪運動,2014,(04):215.
[3]戴登文.速度輪滑與速度滑冰直道技術的比較與分析[J].冰雪運動,2012,(03):65- 67.
The teaching method application of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of roller skating and speed skating
SUNYi- ho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arbin 150000, China)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physical education with characteristics in our country, roller skating and speed skating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it needs to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promote optimal combination of roller skating and speed skating especially in the cognitive phase of teaching, association and automation,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enhance students' sports action skills, and promote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ersonality and ability.
Key words:Speed skating; Roller skating; Optimal combination; Teachingmethods; Application research
中圖分類號:G8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 8646(2016)09- 0076- 02
收稿日期:2016- 03-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