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迪(遜克縣林業局新立林場,黑龍江遜克164426)
?
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的重要意義
胡迪
(遜克縣林業局新立林場,黑龍江遜克164426)
摘要:研究分析了林業病蟲害發生的成因,提出了做好林業基礎性工作,建立林業病蟲害預警和反應機制,提升無公害防治工作的科技水平,強化林區林業苗木檢驗檢疫工作等方法,為林業更好地進行無公害防治病蟲害工作提供建議與參考。
關鍵詞: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苗木檢驗檢疫
1.1 天然林比例較低
天然林比例較低是導致林業病蟲害大范圍蔓延的重要原因。人工林的生態系統較為脆弱,缺少大部分病蟲害的天敵,這就為害蟲的繁衍提供了非常理想的環境。雖然許多病蟲害對天然林危害較小,但是卻能夠給人工林造成巨大破壞,導致林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
1.2 農藥的不規范使用
現在農藥的不規范使用和過度使用,不但無法達到理想的病蟲害防治效果,甚至會導致病蟲害的快速蔓延。很多農業企業缺乏對病蟲害疫情的深入了解和評估,未能正確合理掌握農藥的濃度和使用度量,造成農藥使用類型的不合理,而且大量農藥的使用,還會給人工林脆弱的生態系統造成巨大破壞,使得大量生物死亡,數量銳減,這也為病蟲害的發生提供了條件。
2.1 做好林業基礎性工作
無公害防治林業病蟲害應該以林業基礎性工作的強化作為前提,只有夯實基礎性工作的基礎無公害防治措施和方法才能得到有效落實,林業病蟲害才能高效而全面地得到控制。在基礎性林業工作中首先要做好造林樹種的選擇,要堅持適地適樹的林業樹種選擇原則,以林區地形特點,土壤水肥條件作為基礎,選擇功能型、抗病型、速生型樹種作為種質基礎,提升苗木存活率和抗病害能力,以做到對無公害防治病蟲害的有效保障。要注意林業生態的控制工作,要維護林區整體生態的穩定,增加林區生物多樣性,建立功能型混交林地,降低和限制林業病蟲害發生的概率和可能,進而降低林業病蟲害危害的力度和頻率。要扎實進行林區管理和林木養護工作,這是無公害防治林業病蟲害,有效預防病蟲害蔓延的關鍵舉措,要定期對林下土地進行翻耕,調節土壤水肥條件,及時除草、修剪和割冠,預防病蟲害在林下出現、蔓延和爆發,同時有效預防人為因素對林下空間和環境的破壞,制止病蟲害破壞性的提升。要在林業工作中堅決杜絕對林業資源的過度砍伐,要站在維護林企長遠利益和確保林業資源穩定的高度重新建立林業資源保護工作,通過對不同資源和物種的保護,維護林間生態的平衡和林業資源發展,為無公害防治病蟲害提供基礎性工作的前提和平臺。
2.2 建立林業病蟲害預警和反應機制
林企應該根據森林種類和特點建立起病蟲害預警與反應機制,特別是對于人工林、幼林和純林,更要強化對病蟲害的預報和監控工作。在林企工作中,要在林木撫育工作的基礎上,設置無公害防治病蟲害的預警機制,及時發現林區存在的病蟲害隱患,杜絕林業病蟲害出現蔓延,預防病蟲害的滋生和擴大。要結合林區組織和崗位體系,建立對林業資源的巡視體系,確定專門的管理和技術人員實施普遍和重點相結合的林間巡邏工作,確定林區天氣狀況、物種繁衍與發育狀況、土壤水肥狀況等基礎型信息與數據,做到對病蟲害外部條件的有效把握。同時,巡視體系應該對區域常見病蟲害進行重點監督,不同季節、不同氣候條件下要掌握病蟲害的發生發展實際,做到對無公害防治病蟲害工作的有效支撐和保障。林企還應該與氣象部門取得深度合作,在及時把握天氣變化和氣候變遷相關信息和資料的基礎上,及時對病蟲害易發天候進行預警,提醒防治人員做好病蟲害的預防和監測工作。此外,還應該建立林區病蟲害反應機制,對病蟲害的發生做出及時而正確的反應,預防病蟲害蔓延和擴張,將病蟲害疫情控制在初期,以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處理、早控制,進而實現對病蟲害的無公害防治。
2.3 提升無公害防治工作的科技水平
當前林業科技對病蟲害的防治重點已經轉化為生態性、多樣化、綜合型防治,最具代表性的措施就是對化學藥劑和農藥的限制性使用,在維護林業整體生態穩定的同時,借用科技、生態、環境的綜合作用實現無公害防治病蟲害的目標。例如,可以引入微生物進行無公害防治病蟲害,當前市場上已經存在專門性、光譜性的生物制劑,通過微生物對病蟲害的侵蝕和感染形成對病蟲害的控制,由于微生物制劑具有高效率、低殘留的優勢,是當前無公害防治手段中重要的一類措施和方法。也可以在林間引入益鳥進行無公害防治病蟲害,一些鳥類對病蟲害有著天生的捕食關系和習性,如啄木鳥在繁衍和生活中大量取食毛蟲,是很多類型林業病蟲害的克星。林企可以采用為鳥建巢的方式,將外界的鳥類引入到林區范圍內,建立和優化林區生態和環境系統,對病蟲害形成層次豐富、功能強大的自然保護屏障和體系。
2.4 強化林區林業苗木檢驗檢疫工作
林業苗木是病蟲害傳播的重要入口,無公害防治病蟲害必須要在強化苗木培育工作的同時,做好苗木檢驗檢疫工作,確保林業苗木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和存活能力,提升林業苗木抵抗病蟲害的水平,同時斬斷病蟲害通過林業苗木傳播的可能性鏈條。在林企日常工作中,管理環節和技術工作要強化苗木的培育工作,從基礎上培育出具有優良病蟲害抵抗能力的種苗,進而做到推廣,使整個林企苗木的適應性得到提升,苗木的抗逆性得到保障,有效抵御病蟲害的威脅和侵蝕。對于外來的林業苗木,要強化檢驗環節和檢疫工作,在認真檢查的前提下,對病蟲害容易侵蝕的部位和攜帶的位置進行全面消殺,預防病蟲害通過苗木而實現傳播,源頭上做好無公害防治工作。最后,要加強對林業苗木生長的檢驗和檢疫工作,對于單位面積樹種過于集中的區域要及時進行插種處理,實施多種苗木和多種形式的混合栽種,有效提升造林地生態的優化,維護造林環境的多樣性,促進林木健康生長,實現林業資源有序積累和增加。
無公害防治是林業病蟲害治理的新思路和新思想,對于維持可持續發展的生態,降低林業生產公害,控制林業病蟲害蔓延有著積極的價值和作用,是林業擺脫農藥與化學藥劑依賴,開拓林業病蟲害防治新局面的根本方法和出路。當前,要在無公害防治的推廣和應用方面著眼,以科學發展作為無公害防治的出發點,營造無公害防治的內外環境,增加林業病蟲害防治的功能性和價值性,為無公害防治創新出可靠的保障平臺和運行機制,深層次推進林業科技、林業理念、林業實際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于寶生,張穎.淺談如何創新林業有害生物無公害防治機制[J].黑龍江環境通報,2008,(02):184- 186.
[2]郭康,李淑英.介紹一種無公害防治枸杞害蟲的新方法[J].寧夏農林科技,2010,(06):148- 152.
[3]陳揚.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與無公害防治[J].吉林農業,2015,(23):204- 206.
[4]萬海珍.重視天然林無公害防治營造健康森林[J].中國林業,2007,(18):144- 145.
The importance of non- pollution prevention on forestry pests and diseases
HUDi
(Xinli Forest Farmof Xunke Forestry Bureau, Xunke 164426, China)
Abstract:This study analyzed the causes of forest pests and diseases, and proposed to do the basic work of forestry, establish early warning and reaction mechanisms, enhance the technological level of non- pollution prevention work, strengthen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methods of forest seedlings, so as to provide advice and reference for non- pollution prevention offorest pests and diseases.
Key words:Forestrypests and diseases; Non- pollution prevention;Seeding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中圖分類號:S7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 8646(2016)09- 0110- 02
收稿日期:2016- 0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