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西流
?
“西瓜大戰”是“應試教育”的一次狂歡
張西流
有媒體報道,為了解壓,來自川渝的2000名大學生近日在某旅游景區內展開了西瓜大戰,1小時砸掉的西瓜重達1噸。(新京報)
首先必須承認,學校在考試前組織學生進行一場“西瓜大戰”,以此給學生減壓,似乎有創意。但在筆者看來,這個創意“用力過猛”,突破了浪費農產品的“紅線”,也是對農民勞動成果的極不尊重;同時,這種近乎暴力化的宣泄方式,非但無助于學生減壓,反而會給學生加壓。可見,考前的“西瓜大戰”,與其說是一次減壓行動,不如說是一次“應試教育”的狂歡。
五花八門的“教輔”資料,鋪天蓋地的課堂作業,沒完沒了的題海戰術,加之隔三差五的各類考試,壓得孩子們喘不過氣來,以至于不少學生變得沉默寡言、神情木訥,成了抬頭聽課、埋頭做題的學習機器。如果沒有學校“片追”的初衷,也就不會有這么多的學習壓力。
事實上,考試成績是由學生的學習實力和綜合素質決定的。學生除了平時要掌握好科學文化基礎知識之外,還要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只是,調整心態貴在平時,而不能依賴所謂的“西瓜大戰”。相反,學校只有除掉背在學生身上的精神“枷鎖”,摒棄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才能真正回歸到素質教育的正常軌道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