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小強 黃揚
摘 要:模糊控制理論主要控制理論是人通過計算機來實現控制經驗,是模糊數學中最重要理論,在工程中地位非常重要。模糊理論結合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技術,其控制特性得到廣泛應用。
關鍵詞:模糊控制;自調整因子;單片機;溫度傳感器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6.202
在工業生產中溫度控制是經常使用。有些系統把溫度定位主要參數,例如熱水器。工業中使用溫度控制有很多種方式,其中PID類型占據主要地位并且經常使用的。PID控制技術雖然使用廣泛,但存在一些弊端,在解決某方面實現非常困難,例如一些復雜、非線形、時變、大延遲被控對象,而模糊控制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類問題。
1 PID控制與模糊控制二者比較
舉例介紹,熱水器溫度控制系統是使用單片機控制,如果采用模糊制的方法人為的設定程序,也就是按照人的思維方式進行控制。如果被控對象的參數突然發生變化,要得到較為理想溫度,系統是否仍可的控制?其實采用PID控制技術調節儲水式電熱水器溫度的自動控制系統,要使加熱功率達到理想控制溫度,控制效果一般。盡管在工業控制中PID控制廣泛應并占有主導地位,但是在解決一些復雜的時變的、遲滯的被控對象方面控制效果不好。PID控制技術還有一項缺點,其參數設定專業而且整定難度大,當外界條件干擾控制系統后,參數還需要重新整定。最終體現控制達不到理想的效果。表現為控制系統穩定性、魯棒性不好、控制調節時間長。
采用的模糊控制系統是一種自動控制系統。用模糊語言形式、模糊數學模糊邏輯的規則來表示,計算機控制技術具有反饋通道的閉環結構并帶有數字控制系統。常規的PID控制和模糊控制比,有以下的優點:
(1)有很強的適應性。如果控制對象確定,模糊控制和PID控制效果一樣;但對于不確定系統例如非線性、時變,模糊控制的優勢就很明顯,同時對噪聲、純滯后抑制能力特別強大。
(2)整定參數方便。模糊控制數學模型和被控對象不用復雜建立。采用被控過程參數現狀來判斷所產生的定性感覺,計算控制發展趨勢觀測。控制中形成一定規則參與控制過程,對現場操作人員、有關專家的經驗知識、操作數據加以總結和歸納是模糊控制器出發點便。
(3)系統魯棒性強。模糊控制參數變化以后系統不敏感,是因為不采用二值邏輯,而采用一種連續多值邏輯控制。所以系統參數變化,容易實現穩定控制,尤其適合于非線性、滯后系統時變的控制。
(4)結構簡單。硬件結構無特殊要求,軟硬件具有很強的優勢,實現特別方便,主要體現在算法簡捷。簡單的查表運算對于模糊控制就可以實現,一些控制過程可離線進行,所以設計者設置容易,使用者也容易掌握。
(5)系統的規則。建立語言變量的控制規則靈活、系統控制參數,適用范圍非常廣。
2 熱水器中模糊控制原理
首先數據采集模塊要對內膽溫度采集,模擬量轉換成數字量,數據開始控制,具體形式表現——模數轉換——中值濾波——存入對應存儲單元。溫度加熱是通過鍵盤設定也就是鍵盤輸入模塊,對出水溫度進行實時跟蹤顯示是LED顯示模塊,錯誤代碼開始顯示是就說明有異常情況;模糊控制器是控制模塊采用主要控制,采集數據進行運算控制主要是輸出驅動模塊,雙向晶閘管導通角是由輸出控制信號控制,并設定的控制強度。
模糊控制中模糊控制器是相當重要,控制器性能好壞對系統的控制特性影響很大。模糊控制規則的確定性、可調整性是由控制性能決定的。模糊控制器的設計,控制設計在不同程度上加權是由量化因子kc和ke的位置和大小對輸入變量誤差、誤差變化決定。調整系統特性時,kc和ke互相控制。改變一個,另一個也改變,所以要引進一種參數,這是參數是可調的,當采用可調參數對控制規則進行調整,被控對象不同,但都能獲得滿意控制效果。溫度控制系統設計中,選用兩位模糊控制器即EC——偏差變化率E——偏差,EC、E來做為模糊控制器的輸入量。其中kc、ke和Ku 分別為輸入和輸出變量的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量化因子kc和ke和比例系數Ku對控制系統的影響大。 ke選大,系統的超調也大,過渡過程也長;ke↑,超調↑,系統過渡時間變長。kc選擇較大時,超調量減小,kc↑,系統超調↓,但系統的響應速度就慢。因此ke對超調的抑制不明顯而kc對超調的抑制作用明顯。增大Ku能使系統加快響應速度,但有一點增要考慮到, 增大Ku可能引起振蕩。ke值怎樣選擇很重要,要使ke=N/em ,em——誤差最大值, N——誤差論域的最大量化等級。同時再加一個階越信號,令 kc=0,觀察輸出結果,如果輸出劇烈振蕩,要增大kc;若輸出不能跟蹤理想信號,就要減小kc直至輸出信號理想,輸出信號理想時kc選擇為1/100。要結合采樣周期的長短來選擇Ku,采樣周期長,Ku可選的大。溫度偏差變化率EC、溫度偏差E,為模糊控制量的輸入量,Y為輸出控制量。如果超過系統溫度設定值,加熱器就要關閉,不考慮高于設定的誤差。如圖所示,計算系統的誤差e(K)=V0-V;誤差變化率公式為ec=e(K)-e(k-1),變量E和EC乘以量化因子ke 、kc ;基本控制到模糊控制,輸出量U乘以比例因子Ku 由模糊論反饋回到控制論。
3 結論
模糊現象在現實中大量存在,所以應用模糊控制會越來越廣,研究開發模糊控制領域發展空間將會更大。模糊控制理論存在一些問題,解訣這些問題就成為模糊控制技術目發展方向和主要任務。相信模糊控制的應用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
參考文獻:
[1]孟鳳果,曹振軍編著.單片機應用自學通[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01).
[2]韓瑞珍,陳國定,楊馬英.基于模糊推理的自整定PID控制器[J].控制工程,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