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旭寧
河南大學歐亞國際學院
就業導向的高校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改革思考
蘭旭寧
河南大學歐亞國際學院
本文主要分析了國內電子商務的人才需求,以及供給的現狀,深入剖析了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了新的電子商務專業建設與管理的思路,主要是以就業為導向,談談高校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學改革思考的幾個方面。
電子商務;人才需求;就業導向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我國電子商務也在發展。直到2014年年末,我國實現10.2萬億規模的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而我國的電子商務服務企業,其從業人員達到235萬人,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大大增加了就業人數,已經達到1680萬多人。目前,我國有3000多萬家是中小企業,其中,大部分企業開始探索發展自己的電子商務,這就需要有更多的電子商務人才參與進來。而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需要進一步規范,國家已經有13所普通高等學校開始嘗試辦了電子商務本科專業。2014年很多院校開設電子商務本科專業,其中,439所是本科學校、900多所是專科學校,2015年國家頒布了新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主要是提升電子商務專業的地位。
我國每年需要電子商務人才數量達到20萬人,而輸出的人才數量低于10萬人。據資料分析可知,存在較大招聘壓力的企業達到83.28%;在1年內會有大規模招聘需求的企業達到42.59%。而電子行業一直在擴張,使人才需求缺口越來越大。從2013到2016年,我國高校的電子商務專業的就業率越來越低,即為81.11%、82%、61.9%、59.82%。到了2014年,其對口就業率低于30%。究其原因,一方面,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很低。近幾年,電子商務專業的就業率為20%,與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簽約率比較,差得很遠。其二,企業和用人單位找不到合適的人才,增加了市場需求缺口。
目前,電子商務專業的供需失衡,分析其原因,主要是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脫離社會的需求。
2.1 供需雙方對電子商務專業的理解存在偏差
用人單位需要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工作于一些工作崗位,包括:信息調查、市場策劃、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網絡計算機技術、財務、行政等。而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沿用以前的慣例、提法、名稱把招聘崗位需求列出,沒有明確列出“電子商務”。對于電子商務專業來說,其就業方向、崗位比較集中在網站的策劃/編輯、網站的設計/開發、網站的美工、電子商務項目的設計/開發、網站的推廣、網絡的營銷、外貿銷售員、物流專員、產品經理、項目經理、部門經理等方面。而招聘崗位很少提到“電子商務”。原因有二,其一,畢業生對電子商務的應用前景沒有了解,更不了解招聘崗位提出的電子商務需求。其二,用人單位沒有認清電子商務的重要性。
2.2 教學管理滯后
(1)培養方向模糊。許多高校比較籠統地確定了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方向,而高校電子商務專業盲目參考了重點院校所設立的電子商務專業,導致高校培養的畢業生,滿足不了中國企業的需求。
(2)教材缺乏科學性和規范性。在國內,一些高校結合自己學校的教學情況來組織編寫電子商務等教材,在內容上具有較大差距,這些教材往往很不系統。對于電子商務來說,屬于一個快速發展的學科,出現了很多電子商務的新模式、新理論,使得教材內容不斷更新,這樣一來,跟不上電子商務行業發展的腳步。
(3)實踐教學缺乏實戰情景。目前,在一些高校購買了電子商務的模擬軟件,并構建了電子商務實驗室。在此基礎上來模擬實踐環境,為了讓學生熟悉這個交易流程。而這些模擬軟件,在設計上仍比較呆板,老師讓學生依據設定的步驟來操作,通過這種訓練,往往培養不出學生的動手能力,達不到企業實際的需要。因此,為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不應該僅憑模擬軟件來實現。
2.3 學生自主意識不強,勝任工作能力差
(1)學生就業觀念落后。“象牙塔”的思維影響了大學生,使得他們好高鶩遠。她們認為只要高學歷就應該有好的工作,就應該去大公司工作,甚至工作單位離家不要太遠等等,這就大大影響了電子商務畢業生的就業率。
(2)學習自主性差。學生僅僅掌握了課本知識,缺乏社會實踐。換句話說,老師教什么學生學習什么,這種觀念仍然停留在傳統的階段上,沒有明確學生的學習計劃,尤其學生沒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同時,學生不理解自身專業,也沒有相應的考證熱情和認識,進而缺乏實踐資本。
(3)輕視實踐。大學生掌握的知識與實踐脫節,即使是實踐也流于形式;大學生不積極參與專業竟賽,很少有實戰訓練機的會;大學生考取專業技能證書不積極,導致自己沒有竟爭力。
3.1 調研社會需求,調整課程設置
我國電子商務逐漸朝著個性化、互動的方向發展。目前,企業需求更多的是復合型人才。從《2014年度中國電子商務人才狀況調查報告》可知:有47.68%的行業需要的是電商運營的人才,而38.57%的企業需要技術性的人才;有27.39%的企業需要的是推廣銷售方面的人才;有28.84%的企業需要的是綜合性的高級人才。而社會需求電子商務人才有以下幾種,即技術類的、商務類的、綜合管理的等,所以,在課程體系上需要改革,實施差異化的戰略。
3.2 鼓勵學生提高就業技能
在企業招聘的時候,主要取決于學生是否具有實踐、動手等能力。另外,老師要引導學生去考取專業的技能證書,包括:電子商務師、助理電子商務師、計算機操作員等,再有,需要豐富學生對應的行業知識;為了建立學生與企業的溝通渠道,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上提供的資源,以及企業的開放平臺,讓學生更多地進入電子商務活動,使得企業、學校、學生達到長期合作;還有,老師引導學生積極竟賽,從而全面訓練學生的實戰能力。
3.3 增加教學管理體系彈性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課堂教學情況來聯網;大學生實踐模塊做到細化,在此基礎,積極引導大學生參加創新應用大賽、“創新·創意·創業”挑戰賽,最終提高學生的解決能力。
總而言之,隨著電子商務時代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尤其提高了對學生綜合素養、技能的要求。對于高校電子商務專業的培養,需要把握好行業發展的方向與速度,從而大力發展實踐和實戰的技能培養,更好地適應企業需求。
[1]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3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EB/OL].(2014-03-19)[2014-03-26].http://www.100ec.cn/zt/upload-data/ down/20140324.pdf.
[2]左文明,張鎮鵬.電子商務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研究[J].高教論壇,2012(12):21-23.
[3]王紅紅探索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的新思路—以界促學、以界促訓、以界促教[J]經濟研究導刊,2011(11):235-236.
蘭旭寧(1996- ),男,河南汝州人,本科,河南大學 歐亞國際學院學院本科生,電子商務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