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鵬
招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金翅嶺金礦
加強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對策研究
張志鵬
招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金翅嶺金礦
經濟全球化趨勢下,各利益相關者均將關注的重點放在了公司治理、內部控制等問題上,越來越重視企業的內部審計。為此,本文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就質量控制的問題與缺陷展開了論述,重點探討了如何加強內部審計質量,旨在促進審計工作水平與審計工作效率的提高。
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缺陷;對策
對內審工作而言,內部審計質量就好比其生命,為此,其要生存發展就必須提高審計質量,實施內部審計質量控制[1]。而加強內部審計質量第一步就是要對內部審計質量的標準予以明確,再建立起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機制,對相關控制制度與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方法體系予以建立健全。
(一)人員配置不合理
現階段,國內并未有高級別的參照準則,因而造成無據可依、無章可循的情況普遍存在于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過程中。因為缺乏法律法規的保障,所以被執行部門的抵制情緒非常強烈,一度阻礙了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正常進行,進而讓人們懷疑內部質量控制體系。另外,許多內部審計機構未合理設置崗位,或配置崗位與實際需求不符,甚至一些審計崗位被設置在單位財務部門,沒有專門的審計人員,這些都導致內部審核毫無權威性可言。
(二)體系機制不完善
一直以來,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重點都是財務監管,這種審計模式較為單一,一般只能保證原始單據的真實與準確,且多對事后監督過于重視,而將兩個重要環節(前期評估與審計控制)做了簡化。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作為一項全稱控制,其對象是內部審計,諸如事前調查、策劃,事中實施和事后監督均包括在其范疇中。另外,大多數內部審計人員均由財務人員兼任,他們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培訓,缺乏全面的專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知識,難以找到深層次問題,進而使質量控制工作流于形式。
(三)內部審計責任追究不到位
內部審計質量必須建立在明確的質量控制標準基礎之上,建立與完善的考評、責任制度是其重要保障[2]。現階段,因為缺乏健全、完善的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制度,所以造成相應的質量控制并未在內部審計工作中各個環節得到有效實施,審計質量的好壞缺乏衡量標準,責任事故的大小沒有追究尺度。部分企業質量考核落后,不是只查不罰,就是處罰力度不夠,流于形式,缺乏健全的責任追究制度,明確的責任主體,出現問題時無法歸咎責任,導致制度執行淪為空談。
(四)審計方法較為落后
目前,大多數企業所采用的內部審計工作方法還是為賬目基礎審計法,審計人員缺乏強烈的風險意識,沒有對內部審計的風險因素引起重視,風險基礎審計模式的應用更是被忽略。另外,也急需提升內部審計工作信息化程度。
(一)完善控制機制
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非常強,所以內部審計部門可以按照實際情況設立與之相應的內部的審計質量控制崗位。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為例,其擁有眾多的下屬單位與子公司,為此就可將獨立的審計機構分別設在其下屬單位與各級公司,從而使單一審計工作模式得以減輕,促進審計效率和準確性的提高。除此之外,必須建立完善的質量控制工作流程,需知,審計過程的高效實施必須建立嚴格規范的內部審計質量過程之上,充分考慮到審計過程中每一個細節,就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審計風險。
(二)完善內部審計責任追究制度
作為一項事后補救的質量控制措施,責任追究制度的目的是為了讓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對各自責任有一明確責任,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使審計風險大大降低,要將責任追究工作落到實處,至少要將以下幾點做到:第一,責任追究制度需充分結合崗位責任制度。崗位責任人制度要求企業明確不同崗位的責任,在對內部審計人員行使崗位責任結果進行質量考核的基礎上,按照考核結果,獎勵內部審計工作質量優良的相關人員,處罰內部審計質量低下的有關人員,實行責任追究制度,以對人員構成予以優化,達到人盡其才的目的。第二,要將審計失誤揭發機制建立起來,對于責任約束予以強化。同審計作業不能只有一人負責,而是要分給多人,相互牽制,鼓勵檢舉揭發審計失誤等不良行為,實行嚴厲的懲罰制度,以政策強力保障職責的履行。
(三)完善內部審計機構設置
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是否合理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進行有著很大影響,因此其在設置上應遵循獨立性與權威性原則[3]。內部審計工作實施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由內部審計機構設立的層次所決定,因而對內部審計機構的建立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讓內部審計工作的執行效率得到保證。但在設置時也不能過于盲目,應結合我國企業實情,從國外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中汲取經驗,選擇與企業發展相契合的模式。在保證獨立性和權威性的同時,還要有效監督企業的經濟責任、經營行為與各職能部門,如此才能順利進行內部審計質量控制。
(四)強化審計人員職業道德素質
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人員不但要具備較強的專業素質,較高的職業道德素質也是一項不可或缺的條件[4]。企業在選拔內部審計工作人員時,要對考察職業道德素質進行重點關注。內部審計工作者的應對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做到熟練掌握,并嚴格遵守企業內部對內審工作的制度規定,進而有效約束自身行為。一方面,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者應秉承誠實守信原則,恪守職業道德,對相關法律法規與企業內部規章制度做到嚴格遵守;另一方面,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者還必須堅持公正客觀原則。在對流程信息進行搜集、評估與檢查過程中,審計工作者萬不可違背職業客觀性,在職業判斷的過程中盡量不受主觀意愿或客觀意愿的影響,將顳部審計工作結果客觀公正的披露出來,以讓內部審計工作的實效性得到保證。
內部設計工作質量的優劣決定了內部審計監督與評價作用能否得到有效發揮,而要使內部審計工作質量達到滿意的效果,就必須將質量控制滲入到內部審計工作的整個過程中。我們應清楚的認識到,不論是防范審計風險,保證審計工作效果,還是提高審計人員的職業水平與業務能力,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均有著重要作用。
[1]王晉林.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06:95-96.
[2]張靜.加強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對策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11:60-61.
[3]祝永甲.加強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對策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21:126.
[4]付延花.試論內部審計質量控制[J].山東行政學院學報,2013,06: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