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蘇南
鄭州市中秀園林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建筑超長鋼筋混凝土結構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探討
孫蘇南
鄭州市中秀園林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鋼筋混凝土結構中設置后澆帶技術適用于高低結構的高層住宅、公共建筑及超長結構的現澆整體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后澆帶的施工,通過設置后澆帶,使大體積混凝土可以分塊施工,加快了施工進度,縮短了施工工期。由于不設永久性的沉降縫,簡化了建筑結構設計,提高了建筑物的整體性,同時也減少了滲漏水的因素。 為此,本文主要對后澆帶的概況、超長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后澆帶施工技術要點進行了分析與探究,以期為提升建筑工程整體質量提供可靠地保障。
建筑工程;超長鋼筋混凝土結構
伴隨建筑工程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因高層建筑數量的急劇上漲,將導致墻體開裂現象的大量出現。作為建筑工程超長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的重要技術,后澆帶施工質量對建筑物使用壽命、后期質量具有極大的影響?;诖?,建筑工程超長將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防治方式選擇是否合理已經成為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研究課題。為降低災害大量產生,必須詳細分析后澆帶技術,規范施工流程,提升技術水平,才能提升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才能推動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后澆帶是指為避免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在建筑施工中因自身收縮不均、沉降不均可能出現的有害裂縫,根據設計要求,在基礎底板、墻、梁等有關位置進行臨時施工縫地留設。
后澆帶能夠將結構進行多個部分的暫時劃分,通過構件內部收縮,在一定時間內對施工縫混凝土進行澆筑與振搗施工,以此將結果連成整體地帶。一般選擇低氣溫進行后澆帶澆筑施工,混凝土可選取澆筑水泥或將微量鋁粉摻加到水泥內,其強度等級需高于構件強度,以此避免裂縫出現在新老混凝土間,形成薄弱位置。后澆帶設置位置應對模板等措施的不同消耗因素進行充分考慮。
后澆帶在建筑工程超長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設置,可對沉降差進行有效解決,還能對收縮應力進行最大限度降低,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廣泛地應用。經設計計算對后澆帶設置的位置、距離進行確定,800毫米到1200毫米之間為其寬度,同時應充分考慮施工簡便、避免應力集中。如建筑施工具有防水要求,在后澆帶設置中應對止水帶構造進行準確安設。
1、后澆帶模板施工
(1)模板搭設
第一,底板支模方法。為對后澆帶內雜物進行徹底清理,應把后澆帶墊層面標高進行200毫米下移,將雜物置于后澆帶底部,隨后選取與后澆帶混凝土砂漿一樣成分的水泥砂漿進行覆蓋、抹平,最后進行后澆帶混凝土澆筑。
第二,墻板支模方法。拉鉤應設置于所有墻體后澆帶2側鋼筋相交點位置,防止偏位現象出現在鋼筋骨架位置,同時還可以保護層墊塊掛到位,確保鋼筋保護層厚度符合施工規定。在后澆帶留設過程中,應嚴格遵循墻筋間距,通過松木板鋸成小口,在后澆帶側面固定,并利用膠帶紙對鋸口縫進行粘貼,加固時可選取木方。側模可選取雙層鋼絲網,其支撐為鋼筋支架。
第三,梁、板支模方法。選取鋼管架、門架作為后澆帶梁、板底模支撐,拆除支撐架不能在后澆帶二次澆筑混凝土未澆搗或后澆帶二次澆筑混凝土強度不符合設計值前進行,根據一定間距可在后澆帶梁下進行鋼筋混凝土柱設置,以此作為后澆帶梁板的臨時支柱,計算支柱尺寸與配筋后,才可使用。
(2)后澆帶施工縫位置模板
后澆帶留設時,應確保后澆帶2側模板支撐的穩固性。選取一次性單層鋼板網,將導致后澆帶混凝土、混凝土漿地流入,無法徹底清理。為此,通過防水水泥砂漿在梁板底筋下方位置將阻擋壩(寬度5厘米)設置于支模位置,防止底筋下混凝土向后澆帶涌入。
(3)拆除后澆帶模板
在后澆帶二次混凝土澆筑前,后澆帶梁板2側結構始終位于懸臂受力情況,施工過程中不能拆除本跨內的模板與支撐,相比設計強度,如二次混凝土澆筑強度為其75%,應根據由上向下依次將模板拆除。
2、結構及后澆帶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澆筑厚度應嚴格按規范和施工方案進行,以免因澆筑厚度較大鋼絲網模板的側壓力增大而向外凸出,造成尺寸偏差t采用鋼絲網模板的垂直施工縫,在混凝土澆筑和振搗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分層澆筑厚度和振搗器距鋼絲網模板的距離。為防止混凝土振搗中水泥漿流失嚴重,應限制振搗器與模板的距離,為保證混凝土密實,垂直施工縫處應采用鋼釬搗實。
選取無收縮混凝土作為后澆帶二次澆筑混凝土,相比先澆筑混凝土強度,二次澆筑混凝土強度應與其一致或提升一個等級。根據后澆帶不同類型進行后澆帶二次澆筑混凝土澆筑時間的選擇。完成主樓、裙房主體工作后,后澆帶沉降帶通過微膨脹混凝土進行封閉。這樣可有效降低沉降量,比例一般控制在60%到80%之間。在后澆帶二次澆筑混凝土澆筑施工前,應鑿除松動混凝土塊與浮漿,并將后澆帶雜物清除干凈,一般可選取高壓水槍進行沖洗,并對混凝土表面充分濕潤,將殘留積水清理干凈。
在垂直施工縫處理中,如混凝土達到初凝時(用手壓混凝土表面能出現指紋),用壓力水沖洗(水應呈霧狀),清除浮漿、碎片并使沖洗部位露出骨料,同時將鋼絲網片沖洗干凈?;炷两K凝后將鋼絲網拆除,立即用高壓水再次沖洗施工縫表面;對木模板處的垂直施工縫,可用高壓水沖毛;也可根據現場情況和規范要求,盡早拆模并及時用人工鑿毛;對于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要使用鑿毛機處理;對較嚴重的蜂窩或孔洞應進行修補;在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前應用噴槍(用水和空氣)清理表面。
后澆帶施工縫處理完畢并清理干凈后,頂部用木模板或鐵皮封蓋,并用砂漿做出擋水帶,四周設臨時欄桿圍護,以免施工過程中污染鋼筋,堆積垃圾;基礎承臺的后澆帶留設后,應采取保護措施,防止垃圾雜物掉入后澆帶內。保護措施可采用木蓋板覆蓋在承臺的上皮鋼筋上,蓋板兩邊應比后澆帶各寬出500mm以上;地下室外墻豎向后澆帶的保護措施可采用砌磚保護。
3、后澆帶防水施工
(1)施工階段防水
底板混凝土施工前,應將一層卷材防水層、涂膜防水層設置于墊層以上,以此達到抗滲效果提高、避免底板下地下水滲入的目的。為避免后澆帶內流入底板附近施工水,在后澆帶2側500毫米位置,進行擋水墻(60mmX300mm)增設,并將防水砂漿涂抹到墻壁2側。
(2)使用階段防水
后澆帶施工過程中,必須對后澆帶位置防水能力進行有效提升。通過在無收縮二次澆筑混凝土石,必須對施工縫形狀進行充分考慮,并進行止水帶設置,如鋼板止水帶、橡膠止水條等。同時將施工縫表面進行鑿毛施工與空壓機吹洗,并將相應厚度的界面處理劑涂刷到施工縫表面,隨后把混凝土減石子砂漿(50毫米厚度)在新澆混凝土澆筑前進行鋪設,并充分振搗新混凝土。
綜上所述,作為影響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為推動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必須重視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應用。在超長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中,施工企業應與施工現場具體情況相結合,重視施工技術選擇,如后澆帶施工技術,該技術具有良好的施工效果,因此在防治施工裂縫中得到了廣泛地應用。后澆帶模板施工、混凝土澆筑與防水施工作為其施工的技術要點,為提升建筑工程質量,施工單位必須對以上施工要點加以重視,推動建筑工程事業的快速發展。
[1] 崔衛東; 劉小軍關于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后澆帶施工技術的具體探究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年22期
[2] 韓重慶,馮健,呂志濤.大面積混凝土梁板結構溫度應力分析的徐變應力折減系數法[J].工程力學.2013(01)
[3] 雷印海.現澆混凝土結構工程“后澆帶”的留置及施工質量要求[J].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