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賀 飛 2.郭艾桐
1.身份證:210104198109114615 2.身份證:210106198612260612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研究
1.賀 飛 2.郭艾桐
1.身份證:210104198109114615 2.身份證:210106198612260612
我國目前對于施工單位的混凝土施工技術相對重視,因而在施工時要嚴格按照規范的技術要求進行操作,嚴把技術關,對于無法評估質量的混凝土原材料堅決杜絕進入施工現場,施工單位也應該對施工人員的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監控,定期培訓相關知識,使混凝土施工技術不再成為難題。文章就在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的質量監管進行探討和總結。本文主要就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技術要點進行分析與闡述。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
近年來以混凝土為主要材料制作的結構在土木工程中得到較廣泛的應用,但混凝土施工質量對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和實用性有直接的影響,當混凝土施工技術存在缺陷時,將直接導致混凝土結構開裂的可能提升,不僅土木結構的外觀受到影響,甚至會對人們的生命財產構成威脅,所以針對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展開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混凝土的質量好壞的評價依據之一就是混凝土的強度。不同的水和水泥的比例會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因而在施工中,要想提高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的質量,應該重視水泥與混凝土水灰比這兩點。除了水和水泥的配比會影響到混凝土質量,粗骨料同樣也會造成影響。例如在實際施工中碎石比卵石更加粗糙,因而在水灰比相同的情況下,加碎石配置成的混凝土的質量要優于加卵石配置能的混凝土。混凝土的質量還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例如冬季混凝土容易結塊冰凍,這個時候施工人員要注意防凍保溫;夏天混凝土則容易溫度太高而脫水,因而定期補充水分也是保證質量的有效措施。
2.1 控制好原材料與配比
土木工程混凝土結構中的原材料,是基礎性施工技術,直接關系到整體混凝土結構和質量。項目負責人和施工人員要結合具體工程情況,對原材料質量進行有效控制,選擇一些質量高且具有較好信譽度的廠家進行合作。并對施工材料的運輸過程進行有效控制,確保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原材料運送工作。這樣也就有效地降低了原材料因為運輸時間而造成的影響。混凝土原材料在入場前,應該全面審核進場原材料的質量。
2.2 支模安裝技術
支模安裝技術是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例如為了保證高速公路的平整度,施工當中就需要選擇鋼制、強度都比較符合的模板,即要求模板的變形范圍要控制在3mm以內,而混凝土路面需要與鋼模保持一致,即精確度需要控制在2mm以內。同時在安裝支模的時候需要科學的選擇水準儀和經緯儀,以確保模板的垂直度得到精確的檢測,并保證其能夠在確保平整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縫隙。而支模安裝技術在應用于土木工程中的其他作業時,同樣需要注意到以上幾點。
2.3 澆筑
混凝土入模澆筑的質量對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結構的使用性能有直接的影響,所以在澆筑進行前要對澆筑過程中使用的工具和器械進行全面的檢查,如卡具、泵管、輸送泵等,以免澆筑過程被迫中斷,另外要結合土木工程建筑的實際情況制定有可能發生的故障應急方案,將影響澆筑正常進行的可能因素盡可能有效控制,在澆筑操作過程中除對攪拌站或施工單位現場攪拌的混凝土的質量進行全面檢查外,要在保證所用模板、鋼筋、預埋件、預留洞等符合操作需要的前提下對操作過程進行嚴格的管理,例如禁止相關人員隨意添加或減少水的用量或應用規格與商品混凝土不符的混凝土。混凝土入模的溫度保持在5至10攝氏度的范圍內;澆筑過程嚴格按照正常的澆筑順序進行且保持澆筑過程的連續性等;如果在澆筑的過程中發現出現混凝土沁水現象,必須及時要求施工人員充分利用底板周圍存在的在澆筑操作前所預留的泄水孔,而且針對性的進行有效地控制處理,以此降低混凝土澆筑過程出現粗骨料下沉或開裂等問題的概率,在此過程中必須保證,在上一層澆筑的混凝土凝固前,下一層混凝土必須澆筑完畢,以此保證混凝土的均勻、密實和連續。
2.4 養護措施
對于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來說,后期養護工作十分重要,能夠提升混凝土的使用性能以及期限,降低成本。在實際施工以前,首先要根據施工中的設計要求對其結構與澆筑過程進行合理的設計,并檢查好模板,只有在保證質量符合要求的前提下才可以進行澆筑工作。且在進行澆筑施工的過程中,還要保證澆筑施工的均勻與連續,同時還要保證持續的振搗。而對于混凝土的攪拌施工來說,由于水泥與水之間會產生出一定的水化反應,因此在這種作用的影響下,就很容易造成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的現象。而形成裂縫的主要原因在于在其表面結構中水分蒸發相對較快,這樣也就造成了表面溫度與內在溫度之間出現了溫差較大的現象。所以在實際施工中為了避免出現裂縫,就必須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進行科學的養護。所以在實際中,施工人員要先控制好混凝土表面的水分的蒸發速度,并采用科學的養護方法,縮小溫差的出現。其次是要注意到混凝土結構的連接部位,盡可能避免出現接縫位置不融合的現象。最后,要盡可能控制好混凝土結構周邊的溫度,避免出現溫差太大的現象。
總之,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對土木工程建設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促進了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理念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一般而言,混凝土具有強度高、施工工序監督、成本低與來源廣等優勢,將其施工技術應用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時,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確保施工質量與相關設計標準相符合,提高工程施工的進度和質量。
[1] 楊立剛.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2(04):49.
[2] 張曉光.淺議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01).
[3] 楊波,賀聯合,梁代華,周昌林,楊茂平,龍俊.淺談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