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長杰 李炵蒀
云南大學
商業銀行消費信貸風險及其防范分析
屈長杰 李炵蒀
云南大學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改革不斷深化,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消費熱情快速上漲,住房貸款、汽車貸款、助學貸款和個人短期借貸等業務迅速發展,成為銀行高收益的核心業務。然而我國在此方面起步較晚,市場機制不健全,該項業務的風險和問題逐漸暴露出來。本文就如何防范和化解信貸風險進行分析。
消費信貸;風險;防范措施
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經濟逐步從賣方經濟過渡到買方經濟,人民銀行先后頒布多個相關法律法規,中國消費信貸市場取得了重大發展。但因當時經濟總體發展水平不高,消費者消費觀念落后以及市場體制不健全等眾多制約,商業銀行消費信貸發展緩慢。近年來,我國宏觀經濟金融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商業銀行消費信貸步入快速增長時期。其貸款總量迅速上升,貸款品種也更加豐富,涉及住房、汽車、教育和醫療等多個消費領域。而有資格發放消費信貸的金融機構也從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發展為所有具備條件辦理信貸業務的商業銀行。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消費信貸業務有以下幾個特點:起步雖晚,發展很快;近年來個人消費信貸收益率下滑,不良率上升;品種增加迅速但發展不均衡。
消費信貸風險是指銀行消費貸款不能按期收回,造成信貸資金損失的可能性,它的存在有必然性,除了貸款當事人帶來的風險,還面臨自然災害、政策變動等風險因素。因此我們應該用積極的態度認識和控制風險,而非試圖消滅和逃避風險,才能讓消費信貸健康可持續地發展。消費信貸風險一般可按照性質分為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三個大類。
1.市場風險:個人消費信貸市場風險是指因市場價格變動而使商業銀行的貸款發生損失的風險,包括市場波動風險、利率風險、通貨膨脹風險等主要風險
2.信用風險:消費信貸信用風險是指因消費者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部履行還款責任而造成的風險,是最主要的消費信貸風險。信用風險發生后可能會導致銀行不良資產增加,預期收益下降,而造成這種風險的原因主要是消費者出現嚴重財務問題導致無法履約和個人主觀履約意愿出現問題兩個方面。當消費者當期收入或抵押資產出現問題時,信用風險就產生了。另一方面,我國的個人誠信問題比較突出,也沒有完善的信用制度,缺乏有效的征信手段,這些因素都大大的增加了消費信貸的信用風險。
3.操作風險:消費信貸操作風險是因不完善或有問題的內部程序、人員及系統或外部事件所造成貸款損失的風險,包括法律風險、內部風險和外部風險。其中,法律風險是指消費信貸相關法律有漏洞而造成的損失。內部風險是因商業銀行相關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從業人員操作不規范等因素造成的風險。外部風險是指除商業銀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機構故意欺詐,盜竊財產等所造成的損失,例如商業銀行遭到搶劫,收到變造、偽造票據,以及計算機資料被黑客篡改或刪除等造成的風險。
我國商業銀行消費信貸風險管理體系仍然處于探索之中,其中有宏觀環境不配套的問題還有銀行本身內部管理水平不達標的因素。貸前調查無法全面且效率低、貸款審批環節復雜、貸后管理手段落后。除以上三點外,我國商業銀行個人消費信貸風險管理還存在組織架構比較分散的問題。這種風險管理模式存在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這種一層一層發散下達的信貸授權方式會使原本預定目標不斷分散,有可能打破總行計劃的平衡性,更重要的是會產生擴張的信貸風險和資金壓力。第二個問題是控制風險的能力也被分散了,因為每一個分、支行都有自己的消費信貸部門及與之相配套的風險監控部門,看似在風險問題上有了層層把關,實質上卻力量分散,風險管理措施和人才都難以整合,形成不了合力,很難充分發揮風險的監控和管理作用。
(1)政府應盡快制定針對消費信貸業務的法律和配套措施:將消費信貸列入國家金融經濟法律體系之中,根據消費者消費需求和對消費信貸的需要來制定專門的制度和具體細則,對借款者信用缺失出臺懲罰措施,讓借貸者既有借款的積極性也有還貸的約束性,使之有利于促進消費信貸業務順利健康發展有了詳細的法規作為依據,就能明確相關人員的權利和義務,解決商業銀行在開展消費信貸業務時無法可依的被動局面。
(2)完善消費信貸風險轉移渠道建設: 我國商業銀行現階段主要運用抵押物和擔保的方式來進行風險轉移,以及后續出現的貸款證券化和貸款保險等渠道。對于抵押物和擔保這兩種方式來說,銀行應對抵押物和的主體資格嚴格審查,咨詢專業評估機構進行鑒定,對擔保人的資產狀況也要詳細了解,全方位評價擔保人的擔保能力,嚴格執行貸款操作程序,謹慎放貸。同時加強建設我國消費品二級市場,使銀行在發生風險后能及時處理抵押品抵御風險。
(3)逐步建立全社會范圍內的個人征信系統。有一個科學有效的個人信用系統是高效防范信貸風險的前提,可以現在商業銀行中利用信用卡、借記卡等個人信息資料和其他專業部門資料為基礎來建立個人信用賬戶,所有銀行業務往來都通過這個賬戶,再加強與其他金融機構的信息互通,聯合企事業單位等搜集個人其他信用信息例如收入證明、犯罪記錄,這樣可以得到較完整的個人資信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與客戶的信息不對稱。
(4)做好銀行內部控制管理機制和防范工作:建立一套系統的全面的消費信貸管理制度,在實踐中據實改進信貸程序使其更加規范,具備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不斷反省、調整以達到沒有明顯漏洞的程度。
[1]寧軍.對我國商業銀行消費信貸發展現狀的思考.經濟論壇,2013年,第11期,71-72
[2]饒先龍.商業銀行消費信貸業務的風險管理研究.哈爾濱金融學院學報,2014年,第5期,39-42
[3]張漢飛.商業銀行消費信貸的風險分析與對策研究.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第3期,74-77
[4]魏麗鵬.培育先進的信貸風險文化加強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金融商務,2015年,66
[5]孫浩.對我國商業銀行消費信貸業務信用風險管理的研究.貴州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