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先艷
貴定縣寶山街道教育科技和文化旅游服務中心
淺析鄉村旅游發展的問題措施及其前景
楊先艷
貴定縣寶山街道教育科技和文化旅游服務中心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以及游客日益增長,傳統的旅游項目已經無法滿足旅游者的需求。鄉村旅游的出現極大地滿足城市居民體驗鄉村生活、鄉村民俗和傳統文化的需要。使得鄉村旅游發展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意義。目前我國鄉村旅游發展主要是在農業、旅游、休閑等方向發展。本文概述了鄉村旅游,對其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其措施進行了探討分析,并論述了鄉村旅游的發展前景。
鄉村旅游;發展;問題;措施;前景;
1.1鄉村旅游的涵義
鄉村旅游以鄉村生活鄉村風光和自然旅游資源為吸引物,依靠鄉村特有的美麗風景與自然環境,配合當地的建筑與鄉村文化,在農村和和農業休閑的基礎上,開發度假、休閑、娛樂和參與體驗等旅游項目的新興旅游形式。國內有關鄉村旅游的定義較多,狹義的鄉村旅游是指在鄉村地區,以具有鄉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體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動。
1.2鄉村旅游發展的意義
鄉村旅游發展可以放松身心,因為在城市無法體會田園風光和淳樸的農村生活,所以農家樂等鄉村旅游項目正好迎合這一市場需求。此外農村資源相對薄弱,為緩解城鄉之間的貧富差距,在當地政府開發和引導下,一批批農家游、生態游、體驗休閑游等相續出現,這對改善農村生活條件,增加農民收入,減少貧富差距,減少城鄉差距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1規劃問題
鄉村旅游發展沒有進行統一規劃,使得地方在發展鄉村旅游時,缺少對當地旅游資源的合理運用,允許開發商對當地旅游資源盲目的開發,類似的建筑過多,缺少地方特色。旅游資源的開發形式單一、水平不高、低品位、特色不強,是缺乏對客源市場的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2.2思想認識問題
政府及鄉村旅游經營者在對鄉村旅游的缺乏認識。一方面對鄉村旅游項目開發所需要的條件認識不夠,對本土資源的評價過高,致使旅游開發者對于鄉村旅游開發期望過高。另一方面對鄉村旅游特征的認識不足,越來越多的非鄉村建筑和工商戶出現在鄉村旅游景區,沒有很好地保護鄉村原有的風貌。
2.3基礎設施問題
鄉村旅游發展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基礎設施落后。大部分的基礎設施不能滿足旅游者的需求,如道路、停車場、洗手間、工具間、電話亭和其他公共設施,公共設施設備不足,餐廳和其它大型餐飲住宿條件差,衛生狀況和設施設備條件難以難以留住游客。
一種巨大的優越感終于使我反應了過來,我輕輕地笑了一下,恰到好處地表達了我的輕蔑和不屑,頭也不回地走出了古意的房間,再也沒有了以往的興致去欣賞古意那張被我激得看不清表情的臉。
2.4資金問題
雖然鄉村旅游投資相對較小,但不是不需要錢,尤其是在建設規模的鄉村旅游地區,既需要能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又對外宣傳推廣,所以必須有一定的資金保證。
2.5景點管理問題
具體表現為:第一、衛生條件問題,有“臟,亂,差”現象;二是亂搭亂建嚴重,破壞了古代建筑和村落原有的風格,使當地的文化色彩降低,三是旅游景點線路設計不夠合理,缺少相應的指示標志或標志不明顯,致使游客浪費時間。四是景點商戶過多,當地的文化氛圍被過多的商戶所沖淡,打破了原有村莊寧靜祥和的生活,使游客無法感受到鄉村生活回歸自然、放松身心的感覺。
2.6群眾文化旅游開發問題
現在不少旅游活動中的群眾文化開發,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社會與文化建設的推動造成的,而是來自經濟因素的動力,通過吸引眼球以招徠游客,從而拉動消費。群眾文化不僅僅是用來出售的,其是民眾有序的有文化傳統的生活規則。安居樂俗是和諧生活的前提,群眾文化建設不能一味的用于賺錢。
3.1強化鄉村旅游的認識
首先要認識鄉村旅游業的意義和功能優勢,理解其主要內容和特點。其次充分認識農業不僅是在農村地區的主導產業,也是一種重要的旅游資源,協調旅游與農業之間的關系,營造農業與旅游相互補的環境尤為重要。從而避免問題發生時出現慌亂、不滿,甚至失去鄉村旅游開發的信心。
3.2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
實現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首先,鄉村旅游發展必須進行一個全面的社會調查,清楚所有相關單位和人員的利益主體地位,然后根據各利益相關者在發展鄉村旅游的相關程度、貢獻等,制定科學的分配制度,并且要有一定的透明度。
3.3加強管理
首先,基于當地鄉村旅游資源和準備的農村旅游發展規劃有其自身獨特性的基礎上,設計和開發的鄉村旅游產品具有明顯的個性和特點,進一步改善基礎設施和運營管理標準化,對于發展高質量,高檔鄉村旅游產品提供有力的保障。
隨著鄉村旅游的不斷發展以及城市居民熱衷鄉村旅游的這一市場,使得鄉村旅游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主要體現在:(1)鄉村旅游將會沿著生態旅游、文化旅游緊密結合的方向發展。歐洲國家對鄉村旅游業的發展綠色內涵尤為重視,日本更加重視鄉村旅游的傳統文化,而鄉村旅游的發展在我國現階段則側重于其經濟效益。這是中國的國情,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旅游者與旅游開發者素質的提高,鄉村旅游的綠色內涵和文化內涵,將得到進一步的挖掘,我國的鄉村旅游將發展的更加完善。(2)鄉村旅游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展空間。一方面國家對農村問題的重視的政策所決定的,另一方面由于工業化導致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想逃離工業環境享受休閑安逸的鄉村生活的需求,為此越來越多的城市人口將涌向鄉村,將會對鄉村經濟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3)加強地方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是實現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鄉村旅游的發展依托于當地的風俗文化和地理特征,所以離不開當地居民的積極參與,需要用淳樸的民風來創造一個可以讓旅游者達到放松身心休閑娛樂目的的環境氛圍,只有當地居民的積極配合才能使鄉村旅游更具地方文化特色。并且群眾文化旅游開發要因地制宜,群眾文化旅游開發要發掘特點,應就地取材,深度挖掘當地的民俗資源,并展現當地的生活現實。這才是群眾文化旅游的根本之道。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休閑時間不斷增加,休閑旅游成為工作之余放松緩解壓力的重要途徑,以“鄉村生活、田園生活、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干農家活、享農家樂”為內容的民俗旅游發展迅速,具有廣泛的發展前景。
[1]李援朝.中國民俗文化知識讀本[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1)
[2]周楊.城鄉統籌背景下的邛崍市鄉村旅游發展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
[3]朱孟偉.城鄉統籌視角下重慶鄉村旅游規劃模式研究[D].重慶大學,2009
[4]王曦.城鄉統籌視野下的鄉村旅游發展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