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龍
西寧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
淺論加強城中村規劃改造的措施
馬 龍
西寧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
城市化建設的快速推進,人們通常都會關注高聳建筑、寬闊的廣場,但是在摩天巨筑之下還存在著眾多高矮不一、環境臟亂的棚戶區,這些鱗次櫛比的矮屋就組成了城市角落中的村子,即城中村。為了促進城市的健康發展,必須加強對其進行改造。本文闡述了城中村的涵義及其特征,對城中村規劃改造的必要性及其要求與加強城中村規劃改造的措施進行了論述分析。
城中村;特征;規劃改造;必要性;要求;措施
城中村的現狀對整個城市的形象帶來了嚴重影響。為了能更好地使城中村和現代建筑達到外觀特征的整體性和諧統一,加強對城中村的規劃改造是當前城市規劃部門的重點工作內容。以下就加強城中村規劃改造的措施進行探討。
1﹑城中村的涵義。城中村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在涉及城中村相關問題時應該適當地注意應用范圍。從廣義方面來看,城中村是指那些在城市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難以追趕城市發展的潮流,遠離城市的管理范圍,人們生活水平較低的居民聚集區域。而在狹義方面來看,城中村是指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被國家征用原有的農用耕地,又留有部分耕地的村落。
2﹑城中村的特征。(1)城市化特征。城中村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存在于城市當中的農村,它的地理范圍屬于城市的行政管理范圍之內,城中村居民的生活﹑學習﹑工作等日常行為都在城市中進行,他們分布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生活方式已經與普通市民無異。但是城中村居民的生活條件與城市居民相比,差距較大。城中村的居民流動性比較大,人口也比較混雜。城中村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稍微滯后,但是在城市不斷發展改造的過程中,城中村也是處于不斷更新完善的過程的。因此城中村具有城市化的特征。(2)村落特征。城中村的居民由村委會進行管理,部分土地的地產權由村集體所有。另外城中村的原有居民仍舊沿用原來的戶籍,因此城中村具有一定的村落特征。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城中村原有居民享有資金補助等扶植,生活收入水平要高于外來務工人口的收入和一般城市居民收入。
1﹑城中村規劃改造的必要性。由于我國正處于城市化快速發展時期,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涌入城市。由于戶籍制度﹑城市住房制度以及城市規劃等問題導致城中村存在諸多問題。如:城市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不完善﹑不銜接造成城中村建設無據可依;城鄉發展缺乏統籌安排,未考慮外來人口的居住需求;城市政府為節省開發建設成本,只征用農用地,繞開現有農村居民點;城鄉二元化分割造成城中村規劃管理缺位等。因此為了促進城中村的發展,必須加強對其進行規劃改造
2﹑城中村規劃改造的要求。(1)城中村規劃的要求。合理制定各村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實現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的全覆蓋;按照“一步規劃到位,分期分批實施”的原則要求分步開展,使各項建設有據可依;規劃編制完成后,應按照“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一張藍圖繪到底”的要求,對建設項目進行嚴格控制,嚴禁一切違章行為發生。此外,城中村改造后其城市管理體制應在現有城市管理方式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全程加強新型社區的規劃﹑建設和管理。(2)城中村改造的要求。一是城中村整治。除少量市政公用設施外,基本不涉及建筑的新建,通過多種手段改善城中村的居住環境,包括:歷史文化遺存保護﹑建筑外觀改善﹑公共空間改善﹑市政公用設施改善﹑公共配套設施改善和道路交通設施改善。解決安全隱患和市政基礎設施不足問題是城中村整治的首要工作。二是城中村改造。則上改造必須滿足城市規劃和建設標準,改造后按照相關規定可以取得完全產權,且城中村空間形態基本上和城市一般社區相同。城中村改造通過改變物質空間形態的方式達到城中村與城市全面融合的目標。
1﹑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將城中村規劃改造納入城市總體規劃,綜合考慮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城中村的現狀﹑農用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的土地產權屬性和范圍﹑整治或改造需求及可行性,對建成區和城中村地區的建設做到統一規劃管理,妥善安排城中村改造項目的時序和規模,合理安排待改造城中村的安置場所和回遷住房建設。
2﹑科學確定城中村規劃改造的相關內容。城中村規劃改造需要出臺城中村調查的要求,明確調查的具體內容,制定城中村規劃改造及計劃的編制技術規范:具體包括:城中村現狀﹑問題及成因﹑村民改造的意愿﹑運作模式﹑資金籌集﹑拆遷補償﹑改造方式﹑建筑功能和空間結構﹑改造后的用地結構﹑實施時序安排﹑拆遷補償安置要求和配套政策建議等。同時,需要規范城中村改造計劃和專項規劃的編制與審批流程。
3﹑規范城中村改造項目的實施。城市政府應對城中村項目的實施條件和參與城中村改造的開發機構的資質做出具體規定;城中村改造項目可逐步推行招投標方式確定開發機構;要加強城中村改造項目的合同管理,嚴格追究違約責任;監察部門對項目涉及公共利益的環節實施全程監督,確保國家﹑集體和村民的利益;加強規劃監督力度,對納入改造計劃和范圍內的城中村,按城鄉規劃建設統一管理的要求,實現城中村建設活動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審核管理﹑建設項目的有證跟蹤管理和違法項目的懲罰管理。
4﹑城中村規劃改造應嚴格按照法律程序進行。因為有了法律的支持才能給各項城中村規劃改造提供依據和準則,才能使有關的政府部門和開發商嚴格按照規劃改造標準執行,產生良好的規劃改造效果。具體而言,城中村改造過程中,應監理健全相應的檔案資料及其管理制度,為規劃改造提供重要的資料依據。基于城中村的特征,在房屋改造拆遷時一定要嚴格地以法律為依據,避免缺乏法律依據在房屋拆遷過程中引起糾紛。
綜上所述,城中村的規劃改造是一項復雜和系統的工程,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高效領導,開發商的積極參與以及城中村居民的充分理解和支持配合,才能推進城中村規劃改造進程。
[1]張潤梅.試析城中村形成的原因[J].商場現代化,2011(04)
[2]郝準行.從“舊村改造”看中國城中村規劃的去與留[J].西江文藝,2016(03)
[3]魯杰.城中村規劃導向與政府管治策略[J].基層建設,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