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廷勤 孫 磊
山東泉興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加強機電設備管理減少煤礦機電事故
俞廷勤 孫 磊
山東泉興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煤礦機電事故是影響煤礦生產和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之所以會產生煤礦事故,其大部分原因是煤礦機電設備出現了故障,本文結合工作實踐,對機電設備管理發生事故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對如何加強機電設備管理、減少煤礦機電事故進行了探討。
機電設備;煤礦機電;事故
在煤礦生產管理工作中,機電設備管理工作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與安全生產有著直接的關系,一直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煤礦生產過程中,必然會使用一些機電設備,一定要加強工作細節的重視,有效增強機電設備的可靠性與安全性,確保煤礦機電設備運行的穩定性﹑可靠性與安全性,進而實現煤礦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一是設備管理方面比較陳舊。在煤礦生產過程中,必須要投入一系列成套的煤礦機電設備,而若要投入成套的機電設備則必須要一次性投入大量的資金,這筆資金對于我國的煤礦企業來說,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私有企業,都是比較難以承受的。由于資金投入的不足,導致了我國大部分煤礦企業的機電設備更新速度較慢,很多企業目前所使用的機電設備都已比較陳舊和老化,這無疑大大增加了機電事故的發生率,不利于煤礦業的安全生產和發展。
二是設備選型科學性不足。目前我國的煤礦機電設備品種較少﹑質量較差﹑水平較低,不能夠完全滿足當前煤礦業的生產和發展需求,并且對于一些高新設備的使用仍還在處于適應過程當中,因此導致機電事故屢屢發生。再者,煤礦機電設備的選型必須要配套化,針對不同地質條件和操作人員具有較強的適應性,但當前大多數煤礦機電設備都與現實條件不相符,還需要很長時間的磨合,所以在使用過程中容易發生事故。
三是設備檢修質量不高。部分煤礦企業的機電設備都并沒有得到及時的檢修,因此導致很多設備問題沒有被及時發現和修復,進而導致機電事故的發生。據有關調查統計顯示,我國每年約有75%以上的煤礦機電事故是由于檢修不到位所引起的,這一問題已不容忽視。
四是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不強。眾所周知,煤礦業的工作非常險﹑臟﹑累,這令許多人望而生畏,不愿意從事該行業的工作,從而導致煤礦業的人力資源相對匱乏,缺乏比較專業的機電設備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繼而導致對機電設備的管理不足。
一是精心制定科學管理流程。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在煤礦生產過程中也得到了普遍的應用,加大了微機管理的推廣力度,建立了現代化的機電管理信息網絡系統,在開展機電設備管理工作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建立并且完善相應的設備管理信息平臺。首先,一定要清楚了解全礦各單位相關的設備的底細,以及可以利用的相關資源,針對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預算,進而達到高效利用的目的,并且通過“機電信息化”的方式查找差距,保證建立的信息平臺可以為機電設備的現代化管理提供堅實的基礎,從而規范機電設備的購置﹑修理﹑結算等程序。其次,一定要清楚設備的數量﹑使用狀態﹑屬性等信息,根據相關資料進行一一對照,確保機電設備進貨﹑領用﹑庫存等環節的規范性。最后,確保機電設備的管理一直處在動態﹑透明﹑有序的狀態之下,有效減少管理人員的工作量,保證工作人員具有更多的時間,開展現場管理工作,進而促進管理效率的提升。
二是加強設備檢修和維護 。煤礦企業的機電設備管理人員必須要按照相關規定定期檢修機電設備,尤其要注意對設備細節處的檢修,一些零部件要先拆卸后再進行仔細檢查,如果發現零部件有損壞要及時修復或更換,從而保障機電設備的質量和性能。機電設備的檢修通常分為日檢﹑一般檢修和礦井停產檢修,日檢應當每天進行,不能有所懈怠和偷工減料;一般檢修要對設備的精度和磨損情況進行仔細檢查,并注意給設備更換油質;礦井停產檢修一般在節假日和每月規定的一天進行,其內容主要包括修復設備隱患﹑查探關鍵部件有無損傷﹑實施安全實驗﹑鑒定設備性能及對設備進行清掃﹑除銹﹑換油和防腐等,并且檢修完畢后還要編制檢修工程任務書﹑開展檢修工作總結﹑撰寫檢修報告及記錄檢修履歷等。
三是加強設備現場管理。加強設備的現場管理是保障機電設備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最重要措施之一。煤礦企業必須要把設備的現場管理納入到主要管理目標之中,制定長期的現場管理計劃,統一部署現場管理任務,全面落實現場管理工作。而作為機電設備管理人員,應當要定期對機電設備存在的安全問題進行分析和總結,找出其中的薄弱環節,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逐一落實和解決。
四是加強機電設備的更新改造。在煤礦生產過程中,加強機電設備的更新改造是達到煤礦裝備現代化的重要組成環節。在更新與改造設備的時候,一定要將設備的大修與中修進行一定的結合,利用一些先進的技術對老設備進行相應的改造,進而逐漸提升設備的性能??梢栽谥魈嵘龣C上安裝動態智能監測系統,或者采取相應的故障診斷技術等,對相應的保護裝置進行更新,例如,適當應用真空開關與真空磁力啟動器等。
五是大力提高人員能力素質。煤礦企業應當要加強對機電設備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培訓,建立有效的競爭機制,對各工種采取競爭上崗制,并將所有工作人員的工作與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相掛鉤,從而促進工作人員自我學習和進步;其次,煤礦企業應當定期面向全體職工舉辦一系列技術比賽,并給予獲勝者一些實質性的獎勵,從而調動起工作人員的學習積極性;再者,煤礦企業應當積極采用“三結合”的培訓方式來對職工進行培訓,即業余培訓與脫產培訓相結合﹑全員培訓與重點培訓相結合﹑內部培訓與外部培訓相結合;最后,應當要重點加強對新職工的培訓,使其盡快符合煤礦業的生產和發展要求。
綜上所述,在煤礦生產過程中,機電設備容易發生事故,從而引起一些列煤礦事故。常見的機電事故發生原因有設備檢修不到位﹑設備陳舊老化﹑設備選型不合理及人力資源匱乏等,若想加強機電設備管理,就需要加強設備檢修和維護﹑加強設備采購管理﹑加強設備現場管理及加強人員培訓。
[1] 劉雅朋,李永彬.淺析煤礦機電設備中存在的問題及預防措施[J].科技資訊,2010(17).
[2] 趙鴻鳴.加強機電設備管理 減少煤礦機電事故[J].科學之友,2011,24: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