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艷嬌 黃少華 龐 陽 全露露
東北煤田地質局一二八勘探隊
煤田地質勘探技術及特點分析
卜艷嬌 黃少華 龐 陽 全露露
東北煤田地質局一二八勘探隊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現在人們對環保意識的增強,我國的煤炭市場逐年增大,現代社會需要有一個優質環保型的資源,要有一個現代化的管理模式,數字化的信息資源,煤田勘探技術在前期起到主導作用,可為煤炭開發設計,礦井的前期建設和后期生產提供科學依據。煤田地質勘探利用現代科技和科學知識,詳細的研究煤碳開采技術,分析煤巖體儲存狀態和物質變化情況,運用各種技術手段和地質理論,分析地層構造、煤層深度,煤質和煤的存儲量,逐步歸納、總結經驗,形成一套符合現代化煤田地質勘探的學科理論,彰顯現代科技特殊的技術。
煤田地質;勘探技術;特點
1.1 煤田地質勘探階段
1.1.1 預查階段。預查階段是煤田地質勘探的第一步,其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尋找煤炭資源。預查階段的工作并不是盲目進行的,煤田工程的相關技術人員要對預查礦區進行煤田預測和地質分析,對此區域是否有煤田進行判斷,若有煤礦的分布,就可以進行預查工作,確定煤礦的具體分布地點。并對有無煤礦對應的地質環境特點進行詳細的記錄,形成經驗總結,方便日后的煤炭勘探預查工作。
1.1.2 普查階段。普查是在預查的基礎上,或已知有煤炭賦存的地區進行。普查的任務是對工作區煤炭資源的經濟意義和開發建設可能性做出評價,為煤礦建設遠景規劃提供依據。
1.1.3 詳查階段。詳查是為礦區總體發展規劃提供地質依據。凡需要劃分井田和編制礦區總體發展規劃的地區,應進行詳查。
1.1.4 勘探階段。勘探的任務是為礦井建設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提供地質資料,一般以井田為單位進行。
1.2 煤田地質勘探類型、煤田地質勘探分兩種類型
1.2.1 構造復雜程度。它又劃分為四種類別:簡單構造:含煤地層沿走向、傾向的產狀變化不大,斷層稀少,沒有或很少受巖漿巖的影響。極復雜構造。含煤地層的產狀變化極大,斷層極發育,有時受巖漿巖的嚴重破壞。其中間按照構造的復雜程度還分為中等構造和復雜構造。
1.2.2 煤層穩定程度。它又劃分為四種類型:穩定煤層。煤層厚度變化很小,變化規律明顯,結構簡單至較簡單;煤類單一,煤質變化很小,全區可采或大部分可采。較穩定煤層。煤層厚度有一定變化,但規律性較明顯,結構簡單至復雜;有兩個煤類,煤質變化中等。全區可采或大部分可采。可采范圍內厚度及煤質變化不大。不穩定煤層。煤層厚度變化較大,無明顯規律,結構復雜至極復雜;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煤類,煤質變化大。包括:煤層厚度變化很大,具突然增厚、變薄現象,全區可采或大部分可采;煤層呈串珠狀、藕節狀,一般連續,局部可采,可采邊界不規則;難以進行分層對比,但可進行層組對比的復煤層。極不穩定煤層。煤層厚度變化極大,呈透鏡狀、雞窩狀,一般不連續,很難找出規律,可采塊段分布零星;或為無法進行煤分層對比,且層組對比也有困難的復煤層;煤質變化很大,且無明顯規律。
2.1 地面地震勘探技術
高分辨率的地面地震勘查技術是一種比較先進的地質勘探技術,它主要使用二維地震以及三維地震方法來探測斷層的落差,再進一步探測斷層的變化,還能檢測巖漿巖的影響。因為巖漿巖會發生一定的變化,給以后的開采工作帶來一定的麻煩,為此,需要在事前進行合理分析,找出影響因素。隨著科技的進步,這種技術已經逐漸成熟,并廣泛地應用到工作實踐當中,為勘探環節提供了質量保障。
2.2 遙感技術
遙感技術被人們所熟知主要是因為其應用在航天工作中,隨著這種技術的普及,其也應用到地質勘探工作中。它主要是利用衛星的微波、紅外以及可見光等對地面進行遙感測試,從而獲得準確的地面信息,能夠測量煤田的大小,評價煤田的發展前景。如今,遙感技術的優勢愈發明顯,其具有檢測效率高、檢測速度快與檢測準確性高的特點,能夠提高勘探的效率,勘探的準確性顯著提升。
2.3 測井勘查技術
這種技術主要是將多種物理參數進行科學合理的整合,從而提高勘探的質量,該技術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煤田的儲量,還能測量非煤系的地層,也能檢測出這些地層的厚度與深度,從而準確掌握煤田的數據,為開采和安全工作提供保障。
現在,我國大部分煤炭開采部門和相關企業都只注重煤炭的開采量和煤炭的質量,把經濟效益放在了首位,力爭做到利益最大化。但這種做法是極不科學的,不能只注重經濟效益而忽視地質勘探的重要性和工作人員的安全性,這樣會導致安全事故的頻發。
為此,相關部門和企業要重視煤田地質勘探工作,為地質勘探工作提供更多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加強安全培訓方面的投入,這樣才能夠在安全高效的狀態下進行勘探,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也能得到保證,同時,社會上的勘探企業也應當學會使用多種工作策略,通過更加實際的工作方式,促進工作成效得到提升,研究出實用的勘探技術。此外,相關企業要重視技術創新,因為創新是技術進步的源泉,研究人員要深入到地質勘探工作中,了解勘探人員的實際需求,獲得他們的真實反饋,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技術創新,同時,企業不要一切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只追求經濟效益,不能盲目追求研發速率,這勢必會影響創新的成果,應通過多種方式聯合的方式,不斷地提升勘探團隊的專業技術水平與能力,從而有效地推動我國煤田地質勘探事業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中國屬于資源大國,地下蘊含著大量的煤炭資源。在經過多年的不斷研究與實踐中已經逐漸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形成了多種先進的、實用的勘探技術,正在推動我國煤炭開發工作的高效發展。然而,隨著現今計算機、信息技術水平的進步與普及,我們應該結合我國自身的實際情況,清晰現今煤田地質勘探的主要類型,分析他們的特點,存在的問題,結合未來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形勢,探討出更加先進的技術并且運用于煤田地質勘探中,以推動地質勘探技術可持續發展。
[1]牛彥杰.試論煤田地質勘探前沿的發展趨勢[J].西部探礦工程,2013,01:161-162+166.
[2]徐偉瑜.煤田地質與勘探技術淺議[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2,20: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