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薔薇
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及實踐研究
童薔薇
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公共部門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具有公益性、復雜性與公開性,公共部門是為社會群眾服務的部門,其人力資源管理的有效性,影響著社會公平。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公共部門管理人員應當根據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進而充分實現公共部門的職能和作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及實踐。
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實踐
在我國公共部門公共組織就是指代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與意志,以維護公有制為核心的公共利益關系格局為根本職責而協調運作的組織體系,具體包括廣義的政府部門、政黨、公有制企業尤其是國企、國有事業單位以及承擔某些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中介性組織這五大類。我國的公共人力資源就是這五類組織中的人員,以公務員為主,包括政府、人大、法院、檢察院等機關的公務員,黨政機關的公務員,政協、婦聯以及某些共青團組織的工作人員,全國工商聯組織的工作人員等。
而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是指以國家行政組織為主要對象,依據法律規定對其所屬的人力資源進行規劃、錄用、任用、使用、工資、保障等管理活動和過程的總和。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是建立在全新的現代人力資源理論和管理思想上的,它是對公共部門人事行政管理理論和實踐的全面更新,它不同于傳統的人事行政管理,無論是從管理內容、管理原則、管理方法還是在管理部門的地位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區別。
2.1 公共部門運行機制比較落后,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勵作用
我國當前的運行機制與經濟社會的需求不相適應,首先在薪酬分配上難以體現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原則,其次公務員的晉升梯度很大,而且有時候與一些非能力素質相關,這些都造成了運行機制的績效考評和能力考評的作用減弱,進而缺乏有效的激勵作用。特別是在新經濟常態下,公務員薪酬制度更加不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
2.2 晉升渠道相對單一
晉升是公共部門人力資源重要組成部分,但我國公共部門所采用的晉升方式十分單一,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與“大一統”管理模式相關,盡管近年來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大一統”模式發生了一些改變,但原有管理模式與理念并沒有被取消,人員晉升依然與級別相關聯,也就是只有先上升到科級職位才能有可能進一步晉升,這樣一來使多數公共部門人員難以晉升。同時,“職務本位”也是我國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常用的一種方法,在其影響下,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依然受行政級別制約,即無論是工資待遇,還是社會認可度等都要受上層領導人員約束,使得很多工作人員殫精竭慮,晉升受到極大限制。
3.1 采用市場化理念
現代社會已經進入市場經濟時代,新公共管理提倡將市場化理念應用到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中,也就是將價格機制與成本收益應用到公務員管理體系中,讓組織員工認識正確認識交易成本。隨著市場化理念的應用,可以優化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效率,精簡組織員工數量,提高員工質量。要提升服務質量,強化管理效率,新公共管理認為有必要將競爭機制應用進來,在市場經濟時代下,任何部門都不能處于完全封閉狀態,將競爭機制應用進來,增強投入與產出,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強化資源利用率。
3.2 合理設置崗位
合理設置崗位要求事業單位根據工作的需要來設置崗位,使每一個崗位都有存在的必要,有其價值所在,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資源的充分利用,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同時,要針對每個崗位制定相應的崗位說明書,用來明確崗位的責任和任務,確保崗位的標準化。
3.3 制定科學合理的組織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
3.3.1 完善公共部門職位晉升制度。制定靈活的績效考核方法,摒棄陳舊的以工齡確定頭銜的傳統方式,要全方位的考核員工能力,以能力決定崗位任職人員,撤掉身在“要職不辦要事”的人員,并以晉升作為一種激勵員工的手段,合理安排崗位任務。
3.3.2 制定合理的激勵機制和績效考核方法。有效的激勵是增加員工滿意度的重要方式,激勵員工時要考慮員工的合理需求,采取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的方式,最大限度的提升員工滿意度。公共部門要鼓勵員工創新,在特殊才能、特殊貢獻上要做出相應的獎勵,采取人性化的激勵方式,增強員工歸屬感。激勵要與績效掛鉤,在進行績效考核的時候要以激勵員工為目的,績效考核應該堅持正向強化,多獎勵少懲罰;績效評估方法要講究靈活性,全方位地進行考核,有差異地進行考核,績效考核要注重員工工作的過程,員工工作結果不應該統一定位,要充分考慮工作環境、工作對象以及工作的難易程度,以考核增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3.4 提高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的培訓質量
公共部門的人力資源培訓工作,影響著人才的綜合素質,也影響著公共部門的工作效率。在培訓活動開始前,人力資源管理者要對公共部門的發展需求進行分析,再結合公務員日常的工作優勢與不足,制定出最科學的培訓內容,明確培養目標。培訓內容要與公共部門的工作性質相符,學以致用,強調夠用原則。根據需求實施培訓,及時更新培訓內容。將政策與行政內容以及工作崗位的技巧需求結合在一起,開發公務員的其他潛能,做好拓展訓練,有利于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的優化。除此之外,還要優化人力資源培訓形式,改變傳統的說教培訓方法。利用案例法,引入實際案例,創設情境,進行模擬練習,有利于公務員實踐能力的提高。多組織主題明確的研討會,發散思維,才能提高人力資源培訓的有效性。
總之,要提高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有效性,必需建立全新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與體制,重視人力資源管理有效性,因此進一步加強對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1]吳胡平.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J].現代商業,2009,03:87+86.
[2]張香娥.我國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價值取向研究[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8,11:111-112.
[3]李峰.新公共管理視角下的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J].中外企業家,2015,1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