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偉斌
廣州翔實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探討建筑項目工程造價管理現狀分析
馬偉斌
廣州翔實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本文章將從建筑項目工程造價管理中的五個階段進行詳細的分析,這五個階段是:決策階段、設計階段、招標階段與施工階段以及竣工階段,由此詳細分析了這五個階段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并且提出相關的一些建議,為工程造價管理人員提供參考意見。
工程造價;建筑項目
一般來說,建筑單位對于工程前期的估算缺少全面的考量,只給出大致的估算,有些干脆直接忽略計算。反而對工程實施階段造價控制計算比較仔細,并且依然存在著這種思維,為了更好的讓項目能夠快速的得到審批,有能減少概算,但是如果項目萬一得到審批后,在實際的施工的設計概算當中又增加概算來達到其設計的要求,這樣一來具體的施工預算將大大多于在審批是的預算結果,另外,有些工程項目還有意的擴大其規模以獲取豐厚的利益。
“三邊”工程是指邊設計、邊施工、邊修改的工程。這種現象的出現往往是工期較緊張,或者是設計時間較短,在設計階段好多細節的因素就沒有考慮進去,考慮不周全,結果在施工階段一出現問題又得修改設計,或者修改施工完成的。還有在做設計的時候,設計所收的費用存在諸多方式方法不合理之處,這就造成資金無法有效控制。按照當前工程造價相關準則,設計收費是按照一定比率來收取,比如項目總投資規模的比率或者是建筑安裝工程造價的比率。從這個角度說,只要工程質量發生問題設計人員也是要擔一定的責任的,但是在設計標準里沒有對費用做多大的限制,結果設計人員可能為了避免出現質量問題,忽略經濟性和合理性,將本來價格是中檔的材料設計成是高檔的,經費自然而然就上來了。
在招標階段,我國目前大量存在這樣一種現象,為了搶占工期,政府官員或者為了自己的政績,項目早早對社會進行公開招標,就是項目發包條件其實是不成熟的,給設計人員、項目中標單位在預算這一塊造成很大的困惑。這樣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三邊”工程,邊設計、邊施工、邊修改。在說評標這一塊,咱們國內評標方法落后,落后的原因就是評標人為因素權重太大,所以在評標過程中很難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如建筑項目在經過評審專家一致意見后,經常會說“經評審最低價法評標”中標單位是某某,這個方法有很多隨意性和不確定性因素在里邊,具體項目成本和中標價差距是多少不清楚。對于經常參加中標的單位來說,很可能會以低價中標,然后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以追加成本的方式,高價賺取利潤,最終還是發包方支付全部費用,導致造價管理失控。
建設單位在思想上未能意識到發包合同的重要性,造成合同內容不完整或者缺乏深度,如僅關心進度與質量等。這一現象造成的后果往往并不會馬上凸顯,而是等到施工階段或者結算階段才出現。一方面,由于合同對一些事宜未明確要求,造成不能對施工單位形成有效的約束。另一方面,這也為施工方刻意夸大施工工作量和作業難度提供了可能性,并借此向建設方提出增加投入的“無理”要求。總之,合同的不完善為建設方的造價管理埋下了“隱患”。首先,中標單位施工方對發包合同的重要性沒有從意識層面加以重視,合同內容很可能不完善,不詳盡,這樣前期準備工作沒有做好,導致在施工過程中或者后期會出現質量或者進度的問題。具體表現大致是兩方面,一方面由于合同內容不是太明確,沒有約束內容,施工方可能在質量上就存在隱患。另一方面內容不太明確,可能導致施工方故意夸大施工的難度和復雜度,借機追加項目款項。一言以蔽之,合同內容的不明確會帶來很多后果。
現在我國的建筑行業,工程造價估算普遍較高,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造成工程造價偏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5.1 工程的計量未嚴格遵循國家的相關規定
如對建筑工程土方外運量不按照國家規定扣除回填土的方數;對綜合腳手架的計算時不按規定刻意加上雜物間的面積等。經常出現少扣、重疊交叉計算和多算工程量等現象。由于計算的不規范性,使得工程量偏大,最終的投入也偏高。首先,工程量的計算沒有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相關標準來執行。例如對腳手架的面積核實計算時沒有將亂物的面積考慮在內;土方外運量計算時沒有遵照國家規定減去回填土的量;還有重疊計算,交叉計算等。不遵照國家規范計算,使得工程量偏大,最終的投入也偏高。
5.2 提高工程單價
合同里已經明確了單價,往往其中的甲方或者乙方拒不嚴格執行合同,提高單價,使得結算投資遠高于合同規定的價格。再一次,取費的標準任其提升。取費的標準一般是有建筑工程的規模與建筑的高度以及所處的位置等各個方面來進行區分。建筑施工企業在竣工結算的時候對取費的隨意調整,能高就不能低。更是有些人員,明知道是低資質的建筑施工企業,但是在簽訂合同的前期,為了安裝高取費標準,不惜花更大的費用與叫高昂的管理費用,去掛靠一些資質較高的建筑施工企業,其最終的結果是在實際的工程施工中的質量依然是低資質施工企業的施工水準,但是取費的標準套高了,建設單位的投資在無形當中增多了。
5.3 隨意提高取費標準
取費標準通常參考建筑物地理位置、高度、規模、還有施工企業的資質等方面的情況。施工企業在項目完成時,對取費就高不就低。有的施工企業更是鉆空子,花重金掛靠高資質的施工單位,這樣取費標準就提高了,建筑物質量沒有提高,甲方無形之中增加了投資成本。除上述情況以外,計算誤差、虛立項目等問題常有發生,這不僅令工程造價控制出現較大的偏差,同時把工程竣工結算階段的造價工作復雜化,拖延時日影響建設、施工雙方對工程造價的確認,甚至影響項目的正常使用。
本文將從工程造價管理分析了建筑項目的五個階段:決策階段、設計階段、招標階段與施工階段以及竣工階段為線索,并分析了在不同階段中所存在的問題,通過深入的分析得出當前我國工程造價中所普遍存在的問題,為后續的工程造價的標準制定提出重要的參考價值。
[1]劉彥麟,劉勇.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現狀及完善對策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16,(15):78.
[2]李泓澤,郎斌.全壽命周期造價管理在電力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