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曙辰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 100038)
?
論游客“黑名單”制度的建立
李曙辰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 100038)
近年來國人在旅游中種種不文明行為,破壞了景區生態環境,損壞了國人形象,甚至帶來安全上的隱患。這些行為倒逼游客“黑名單”制度的出臺。游客“黑名單”制度不但可以彌補現有法律規定操作性不強的缺陷,還有助于完善我國的旅游信用體系,有助于樹立國人的形象,提高國人素質,倒逼公眾恪守公德。為此,可從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建立游客信用管理體系以及加強旅游教育等措施予以解決。
游客;黑名單;建議
隨著公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消費理念的轉變,外出旅游已成為很多公眾外出休閑放松的一種重要方式。然而,近年來,旅游休閑過程中所展現出的除了優美的風景之外,一些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為總是被日益發達的新聞媒體所報道[1]。
(一)亞航中國乘客鬧事事件
近年來,關于中國游客的種種不文明行為已經屢見不鮮,近兩年比較引人關注的案例之一就是中國乘客在亞洲航空航班上的鬧事事件。2014年12月11日晚,由南京一旅行社組織的赴泰國旅游的團隊,乘坐泰國亞洲航空公司由曼谷返回南京的航班。在航行過程中,涉事游客張某和王某登機后,便要求航空服務人員調換座位。雖然經過工作人員協調成功調換了座位,但耽誤了一定的時間。因此,二人對此十分不滿。因為該航班為廉價航班,并無餐飲提供,在飛行途中,張某取出自帶的方便面用餐時,要求空服提供熱水,在空服為其提供熱水后,張某又與空服人員發生言語沖突,并將泡好的方便面潑向空服人員。二人對空服人員肆意謾罵、惡語相加導致機上氣氛極其緊張從而導致飛機中途返航。落地后,張、王二人及另兩名需要協助調查人員隨即被帶走調查。
這一事件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在引起全社會震驚與深刻反思的同時,也更加有力地促使社會呼吁建立游客“黑名單”制度。但這一事件只是近年來我國國民素質普遍偏低的一個縮影,在各種社會活動中,類似的不文明行為的例子還有很多,諸如在動物園中使用異物喂食動物,用石塊投擲動物,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在高鐵上大聲打電話,在他人面前敞胸露懷,在正式場合穿拖鞋,穿著不合時宜,強拉外賓合影,違反規定拍照、錄像等等,都反映了我國游客整體素質與信用的缺失。
(二)由不文明現象引發的思考
信用是立身之本,是一個人得以在社會上正常地生活、工作以及自身發展的基本條件。在現代社會,信息和網絡已經發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這種背景下,一個人的信用就顯得更加重要了??梢哉f,一個在信用方面有污點的人,在現在以及將來的社會中將會是難以立足[2]。
眾所周知,到現在為止,西方的許多發達國家已經建立了相對比較完備的國民信用體系,利用網絡的便利,在互聯網時代建立了覆蓋整個國家的國民信用體系。拋開發達國家的國民素質發展程度不說,在這種完備的信用體系下,一個人在從事與自己、他人利益相關的種種社會活動時,就不得不考慮到他/她所做的事情所可能引發的后果,其后果是否能夠為一個人所承受。如果失去了信用,那么一個人在經濟上、生活上都是寸步難行的,在社會中也難有立足之地。所以說,建立完備的信用體系對于一個國家、社會來講是極其必要的。甚至可以說,這是社會向前發展、取得進步的一個必然趨勢。例如,在美國,每個人都擁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社會安全號”,這個安全號可以把一個美國公民在生活當中各種各樣的信用記錄聯系到一起,不管是銀行卡號、稅號,還是社會醫療保障號都與之相互關聯。與此同時,每位申請成功者都會擁有一個社會安全號,只要把某個人的號碼輸入計算機,任何人均可查到自己全方位的背景資料。如果一個人向銀行申請貸款,那么銀行就可以根據申請人以往的信用記錄來確定是否同意申請。不僅如此,無論這個人做什么,走到哪里,污點都無法抹去,他將因此在社會中寸步難行。由此可見,在一個信用體系健全的國家當中,一個人失去信用,對生活的影響是多么的巨大;同時,這種無處不在的影響力也體現了完備的國民信用體系給予公民的安全感。不僅僅在美國,很多西方國家都已經逐步建立健全了這種類似的國民信用體系,且在實踐中,也證明了這種國民信用體系對于國家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有著極其積極的意義,并逐漸為更多的國家所學習與借鑒。
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國民總體素質的偏低以及信用體系缺失所給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也越發明顯地表現出來,尤其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這種現象的影響更容易為人們所警惕。因此,在保證發展的前提下,也應更多地關注國民素質建設以及國家信用體系建設的進程,只有這些方面與經濟的發展相互配合,才能真正讓我國成為一個綜合實力上的強國。然而,面對我國目前的現狀,雖然本文是就旅游方面的不文明現象論述,但在這一現象背后,其實反映了我國國民信用體系在文化上與制度上的缺失。要想在整體上提高國民素質,就要從提高國民素質的培養和建立相關制度方面著手,才能讓這一難題逐步得到緩解[3]。
(一)現有相關規定過于原則化,操作性不強
《旅游法》第13條對游客如何在旅游活動中文明旅游作出了規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應當遵守社會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文化傳統和宗教信仰,愛護旅游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遵守旅游文明行為規范。”同時,該法第14條也規定:“導游和領隊……,應當向旅游者告知和解釋旅游文明行為規范,引導旅游者健康、文明旅游,勸阻旅游者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薄拔拿髀糜巍彪m已入法,但規定較原則且對不文明游客的處罰尚未規定。
(二)游客“黑名單”制度有助于完善我國的旅游信用體系
游客“黑名單”制度其實就是一種旅游行業中的信用體系。旅行社、旅游局等與旅游業息息相關的單位、部門都可以通過這一制度來保護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失,同時也達到了懲治不文明行為的目的。被列入“黑名單”中的“黑客”,在這一制度的作用下可能很難通過旅行社達成出門旅行的愿望,擁有黑名單的酒店等也可以在接待時更加謹慎地對待,這對旅游業的從業者與旅游者都會帶來規制與約束作用。在當今的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就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信用體系就好比一座城堡的配套設施,一個發達國家只有依托于一個完備的信用體系,才能更好、更健康地向前發展?!昂诿麊巍敝贫仍诼糜螛I中就相當于一個信用體系。只有通過各行各業的不斷發展,見微知著,才能在不久的將來真正將各行業中的類似制度不斷完善并加以整合,真正建立起屬于我國的國民信用體系。從這一點來看,在旅游業中建立“黑名單”制度就更加有必要,只有如此,才能為整個國家信用體系的建設打好堅實的基礎。
(三)有助于樹立國人的形象,提高國人素質
文明小細節連著中國大形象。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作為游客,更應該展現中國的優良傳統、良好的文明旅游形象,讓國際社會了解中國,了解中國人。近年來報道出來的我國游客在境外旅游時的不文明形為,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特別是一些人出境旅游時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隨地吐痰、亂扔雜物等舉動,給旅游目的地的民眾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因此,若要改變這種狀況,除了目前正在全國范圍內倡導公民文明旅游外,還要以法定規,建立游客“黑名單”制度,從制度上糾正旅游時的不良習慣,樹立中國人在國際上的良好形象。
(四)建立游客“黑名單”,倒逼公眾恪守公德
將那些不講文明、不守公德的游客列入“黑名單”,讓其為自身的不良行為付出代價,這必將有效凈化旅游環境,督促廣大游客能夠自覺恪守公德、講究文明。
(一)游客“黑名單”背后應有法律支撐
“黑名單”制度的建立應當有一定的社會基礎作為支撐,法律支撐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我國旅游相關的法律中,對旅游、航空運輸從業者、旅游參加者的權利義務規定都有許多方面的不足。例如《旅游法》第 13 條規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應當遵守社會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文化傳統和宗教信仰,愛護旅游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遵守旅游文明行為規范。但在旅游者有違法行為之后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方面卻沒有明確的條文進行規定。
類似的法律方面的缺失還有很多,無論是關于旅游從業者還是旅游者所應承擔的義務以及所享受的權利規定都不夠明確。例如,在美國法律中,在飛行中干擾機組是違反聯邦法律的,違法者最高可能被處以20年監禁。我國雖然有相關法律規定,但執行時通常是以治安處罰處理,最高行政拘留15天并處1000元以下罰款,違法成本如此之低,對利欲熏心的違法者來說,很難真正起到威懾作用。對比之下,我國在相關制度的立法工作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認識到問題與不足的同時,也應看到國家致力于改變當前種種不文明現象的決心與行動。針對中國游客的不文明行為,國家旅游局制定的《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開始實施,游客6種不文明行為將被納入“黑名單”,就業、購房、出行將會受到影響[4]。
(二)可以試點的方式逐步建立游客信用管理體系
社會信用環境對旅游個人信用觀念的培養和形成具有重大的示范效應,應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從制度上先行根除“上游”的信用缺失。只有優化社會信用環境,才能形成旅游個人信用觀念成長的基礎條件,樹立高度的個人信用觀念;只有培育起良好的社會道德信用環境,才能充分發揮道德自律與他律的作用,讓每一個旅游個人既自覺接受良心的制約,又自覺接受社會輿論的約束。游客“黑名單”制度成為我國完整信用體系建設的一個階段或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5],隨著國家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國民素質的不斷提升、各項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我國也應當積極建立并逐漸形成一套獨有的,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游客信用管理體系。
據筆者研究,游客信用管理體系至少應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建立游客個人信用評估制度。建立游客個人信用評估制度是前提,這個制度應包括游客個人信用評估的方法、標準等。
二是,建立游客個人信用管理制度。對游客個人信用進行采集、加工、儲存,形成信用數據庫,以便為需要相關信息的交易對象提供信用記錄檔案服務的管理模式和制度。為此,首先應盡快成立旅游個人信用管理機構。另外,還應設立一些民間機構如旅游個人信用管理協會來監督、裁判旅游從業人員的信用情況。其次,應盡快建立與完善個人信用特別是與旅游個人信用有關的法律法規。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礎,法律是信用的保證。只有建立約束人們信用行為的相關法律法規,才能從外部規范個人的行為。第三,建立旅游個人失信懲罰機制。根據旅游個人失信的程度,分別采取不同的制裁措施。沒有“牙齒”的制度是難以得到遵守的[6]。
當然,根據我國的通常做法,可以在部分地區進行試點。例如,在北京、上海這樣的經濟發達城市,對居民的各項相關數據的統計相對于其他地方更加完善,人口、社會資源等因素也相對比較集中,有對游客信用體系進行試點建設的有利條件。如果能在這些大城市中率先建立起比較完善的游客個人信用體系,讓游客在外出旅游中能享受到該體系所帶來的便利以及安全感,同時也讓他們認識到旅游信用在社會生活當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失信的后果,這些良好的示范效應可為將來建立全面的游客信用體系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進一步加強游客旅游教育和宣傳
旅游教育和宣傳可分為兩個方面同時進行。一是,對游客進行個人信用道德教育。良好的信用來自人們的觀念,樹立正確的信用觀念實質是人的素質提高的表現,因此,要解決旅游個人失信,培植旅游個人信用觀念是關鍵。應大力加強對旅游個人信用理念的教育和培訓,通過多種途徑,學習、宣傳有關信用的知識和理論,提高旅游個人的信用知識水平,樹立旅游個人信用觀念,使旅游個人充分認識到信用是做人之本,人無信不立、企業無信不盛、國無信不強;信用是一種資源,是財富,是事業的成功之母:信用是旅游個人的“第二身份證”和“經濟綠卡”(經濟身份證);講信用光榮,不講信用可恥,講信用走遍天下,不講信用寸步難行,從而形成一種講信用、守信用、以信用求生存的良好風氣。二是,對旅游從業者進行誠實守信的職業道德教育。通過旅游職業道德教育,有利于增強旅游從業人員的信用道德觀念,強化“信用至上”意識,自覺遵守市場信用。要加強旅游從業者的職業道德教育,牢固樹立他們誠實守信的觀念和敬業、勤業、精業、守業的精神,在旅游服務中,應做到以誠待人,遵守承諾,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認真落實職業信用規范[7]。
文明旅游是一個國家國民素質的體現,也是國家軟實力的體現。改變游客不文明行為,鼓勵游客文明出游,不僅需要游客有文明意識,更需要相關機制來約束[8]。游客“黑名單”制度一方面有利于從制度上保障游客權益,另一方面也對文明出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旅游不文明行為起到震懾作用。
誠信是立國之本,誠信是立身之源。作為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東方大國,中國正以世界矚目的姿態蓬勃發展。作為中國公民,在享受社會發展帶來的成果與福利的同時,也應對身邊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和反思。游客“黑名單”制度、國民信用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對于我國綜合國力的發展至關重要,也是我國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誠信問題無小事,素質高低也關乎國家的整體形象,只有通過建立合理的國民信用體系,同時不斷提升國民的整體素質,我們才能真正擁有一個和諧、文明、誠信的社會環境。
[1]刁偉民.航空旅客“黑名單”的法律分析[J].法學雜志,2012(7):126-130.
[2]馮穎.“黑名單”出現的背后[N].中國旅游報,2003-04-21.
[3]謝雨佳.關于航空旅客黑名單問題的思考[J].法治與社會,2012(2)(上):268-269.
[4]劉平,史莉莉.行政“黑名單”的法律問題探討[J].法學論壇,2006( 3): 68.[5]張旭.關于建立我國職業信用體系的法律思考[J].黑龍江史志,2013(22).
[6]李俊,南曙光.解讀旅游法的實施對旅游行業的影響[J].企業導報,2014(3).
[7]彭宗蘭.導游:文明旅游的倡導者[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6).
[8]曹政.“黑名單”威懾力還遠遠不夠[N].北京日報,2015-01-16(10).
(責任編輯:覃華巧)
2016-05-11
D922
A
1673-8535(2016)04-0038-04
李曙辰(1992- ),男,河北省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2014級在讀法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憲法與行政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