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昌璽
非公有制企業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研究
崔昌璽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勢下,非公企業成為多種所有制經濟的主體,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因為非公企業自身的生產、經營和效益不同,企業主自身素質的差異以及現代企業制度的完善程度等方面原因,非公企業黨建工作上表現出不平衡性。筆者認為,積極探索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適應新形勢,大膽創新,不但非常有必要,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非公有制企業;基層黨建;創新研究
泰州學院是泰州地區唯一的地方公辦本科高校,學校堅持將服務泰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為辦學和發展的目標。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更好地發揮高校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功能。2015年暑期,學校黨委正式啟動“泰州學院服務泰州行動計劃”調研活動,按照“瞄準政府需求,主動接軌;瞄準地方需求,主動作為;瞄準百姓需求,主動服務;瞄準學校需求,主動發展”的理念,通過走訪調研,對接政府、行業、企業需求,開展咨詢、服務、培訓等方式,擬訂出行動計劃,并在實踐中落實。船舶與機電工程學院根據學校統一部署,積極組織黨員干部和教師,參加學校“服務泰州行動計劃”活動,利用暑期開展調研、走訪黨政機關、企業單位,組織學生參加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在此次活動期間,船舶與機電工程學院黨總支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啟動“共產黨員助力‘泰州學院服務泰州行動’”主題黨日活動,全院15名共產黨員組成四個調研小組,分別奔赴中航重工船舶有限公司、泰州中盛光電集團、可勝科技(泰州)有限公司、春蘭集團、揚子江藥業集團和江蘇泰興減速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開展了“企業基層黨建工作”的專題調研,形成了對基層黨建工作的一些初步調研成果。
現階段我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為基礎,從所有制的角度看,我國經濟形式主要就是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從企業類型來看,除了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外,其他企業都屬于非公有制企業(以下簡稱“非公企業”)。據國家統計局相關研究資料,我國非公企業在全國企業總數中的比例已經超過80%,對GDP的貢獻比率也已經超出50%。可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勢下,非公企業已成為多種所有制經濟的主體,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
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非公企業中的黨組織與機關、事業單位和公有制企業又存在差異。基層黨組織作為中國共產黨在企業中的戰斗后備力量,在企業職工群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夠引領企業的發展,并發揮著以下幾個作用:①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傳貫徹者。能夠在群眾中組織黨員認真學習國家的一系列重要方針政策和指導思想,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上級黨組織的重要決議,認真履行本組織的重要工作,能夠帶領黨員和職工群眾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對企業的合法經營起著強有力的監督作用,引導企業自覺履行自身的社會責任。②提高職工群眾的團結力和凝聚力。基層黨組織能夠在工作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拉近與群眾之間的距離,對群眾進行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服務精神,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并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③維護各方合法權益。基層黨組織能夠在工作中積極從群眾的訴求出發,拓寬與群眾的共同渠道,以職工群眾的利益為出發點,維護職工群眾的利益。兼顧各方利益,調節矛盾糾紛,營造融洽的勞動氛圍,實現企業的健康發展。④建設先進企業文化。基層黨組織能夠在企業文化的建設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導,為企業開展各種豐富的文化活動,在企業內部營造團結、積極向上的氛圍,提高企業職工的職業道德,培養企業的誠信精神。⑤引導企業健康發展。基層黨組織能夠帶領黨員和職工群眾在工作中力創佳績,發揮黨組織的模范和引導作用,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⑥加強自身建設。健全組織設置和工作制度,推動黨組織的學習和進步,堅持用黨的原則和生活習慣實現自身的發展,能夠在工作中實現對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完善自身的監督和服務職能,能夠有效維護黨的紀律,發揮紀檢組織的規范監督作用。提高自身綜合素養,發揮自身在工會、共青團等群眾組織中的帶頭作用,引導群眾組織實現自身的價值,提高黨組織在職工群眾中的凝聚力和創造力,提高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在非公有制經濟中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實現自身的核心和非引領作用,在新時期黨的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價值和作用。
在本次調研中,我們發現泰州地區各市區地方黨政領導都十分重視非公企業的黨建工作,非公企業黨組織自身也比較重視黨建工作,有些企業的黨建工作不僅得到了加強,而且還具有顯著的自身特色。但由于非公企業自身的生產、經營和效益不同,企業主自身素質的差異以及現代企業制度的完善程度等方面的原因,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表現出不平衡性。本文就一些存在的共性問題作簡單概括,目前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普遍存在“三化”問題,即:“認識淡化、組織弱化和活動形式化”。以致一些非公企業基層黨組織和黨員職工沒有發揮自身的后備作用和模范帶頭作用。非公企業的黨建工作仍然是一個薄弱環節。
1.在思想認識方面存在“淡化”現象
目前,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還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工作力度不夠。在思想認識方面存在三個層面的“淡化”現象:一是高層決策者的認識淡化。由于非公企業者自身的思想水平、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以及覺悟水平的不同,在理解和認識黨建工作上存在著較大的問題和偏差,部分企業主對黨建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表現出“我的地盤我做主,與黨無關”“生產經營是正業,黨建工作是形式”“重績效、輕思想”“重結果、輕過程”等現象,企業高層決策者的認識不到位,經常出現企業內部基層黨建工作“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情況。二是非公企業內部黨務工作者的認識淡化。組織成員的認識水平直接影響著組織作用和功能的發揮。非公企業區別于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的最大不同之處就是書記不是官。書記大部分由企業主聘用,有的雖是上級黨組織推薦委派的,但是工資還是企業發。俗話說:“端誰碗,受誰管”。書記自身定位“打工書記”,工作中“只能幫忙不能添亂”,成了“掛名書記”,也有些企業的黨員選老板當書記,多數“老板書記”沒有時間和精力認真抓黨建工作。實際工作中,這些非公企業黨務工作者自行淡化政治核心和引領作用;三是黨員職工的認識淡化。在非公企業內部黨員職工黨性觀念淡薄,先進性意識淡薄,模范帶頭作用發揮不明顯。有些黨員追求個性,犧牲黨性。少數黨員宗旨意識淡化,只追求個人的經濟利益,黨員個體的地位和作用受雇傭關系的支配而變得模糊不清。部分黨員存在單純雇傭思想,認為工作是臨時的,主動權完全掌握在企業主手里,沒有把自己的個人目標同黨的建設的整體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
2.在組織建設方面存在“弱化”現象
組織建設主要包括民主集中制建設、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干部隊伍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等內容。在一些非公企業的組織建設中存在明顯的“弱化”現象。基層黨組織的管理存在混亂和問題,民主生活制度不能堅持,黨課、思想匯報等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實,黨組織民主生活會不能經常組織。即使有也會流于形式,開展自我批評和互相表揚的較多,或者在批評中抓不住重點,不深刻,經常戴著“高帽子”,以“希望話”結尾,沒有深入其中,觸及不到要害和實質;有些非公企業黨的建設工作覆蓋面不夠寬廣,組織建設管理不夠到位,覆蓋不到生產一線,從而導致黨的影響力、吸引力、凝聚力在這些單位比較薄弱,黨組織建設工作緩慢。還有些企業基層黨組織不健全,人員配備不完整,組織生活程序缺少規范性,缺乏管理內容的提高和創新,組織制度不健全,對在新時期加強黨組織建設的認識不深刻,缺少創新研究力度;有些企業基層黨組織對干部不和黨員隊伍建設不夠重視,對黨員疏于管理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內容空洞、方法老套,教育缺乏有效性和針對性;自身問題的解決能力不強,沒有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入客觀的分析和剖析,工作作風不正,工作方式簡單化,不勇于接受困難挑戰,解決問題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從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學習停留在表面,普遍以開展“自學”為主,完成“筆記”為要,應付“檢查”為重。至于隊伍的戰斗力、凝聚力和影響力很少去落實,所以在核心作用、引領作用和黨員職工先鋒模范作用方面的體現非常有限。
3.在活動形式方面存在“形式化”現象
在非公企業內部黨組織的存在,是要以開展經常性的具體工作和活動來表現。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和核心作用,特別是黨員職工的先鋒模范作用是要通過合適有效、豐富多樣的活動來實現的。有些非公企業基層組織工作缺乏主動性,開展活動或者比較少,或者比較單一,多數情況下是為了活動而活動,不顧規范要求,不講實際效果。甚至有些基層黨組織將黨內活動與企業生產經營性業務活動、工會婦聯活動相混同。以“一個活動多個總結”形式,以求“幾場麥子一場揚”的效率。我們知道非公企業內部情況錯綜復雜,生產經營競爭壓力巨大,內部黨員人員結構復雜,黨組織開展黨建工作活動存在相當多的困難。但不能從黨組織的具體活動中深入謀劃探索,黨組織工作內容簡單、活動形式單一,企業的黨建工作既不規范,也無實效,黨建活動難以吸引黨員職工,導致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不能更好地發揮出來,黨組織的引領和核心作用也無法有效發揮,企業黨組織工作不能適應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從而使企業可持續發展成為一句空話。
經濟發展的新常態給企業發展帶來了新變化,提出了新要求。新形勢既為非公企業黨組織拓展了工作空間,又對其發揮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根據非公企業的性質和特點,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拓寬工作思路,探索有效方法,立足企業發展,積極發揮黨組織作用,推進新時期非公企業黨的建設創新發展。已成為所有非公企業基層黨建工作者必須面對的新課題。筆者認為,只有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大膽創新工作,非公企業基層黨建工作才可能大有作為。
1.創新理念,實現引領功能
在新形勢下,企業高層領導與黨務工作者應當形成“抓黨建促發展,重黨建強企業”的共識。增強企業核心競爭能力,不只是要完善現代企業制度,而且更要從優化企業文化氛圍,增強企業軟實力,挖掘企業持續穩定增長動力。加強企業基層黨的建設,不僅不會耽誤企業正常的生產和經營活動,而且還能更好地服務企業的中心工作。所有企業領導應該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原則。一手抓經濟,一手抓黨建,不僅要重視生產經營,更要重視員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這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企業才能夠充滿活力,實現自身健康穩步的發展。要從科學、有效、長期發展的角度出發,理解非公企業基層黨建工作對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
理念創新,主要是消除認識誤區:一是黨建工作可有可無;二是抓黨建是務虛的面子工程;三是黨建工作必須服從中心工作。首先,樹立企業科學發展的理念,充分認識到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或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不只取決于技術、產品和服務的生產經營層面的現實要素,而且取決于企業的全部要素,特別是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只有強有力的黨組織和科學有效的黨建工作才能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力量源泉。其次,黨建工作有形式和內容的具體要求,既要有規范符合制度的流程,又要有符合企業中心工作的具體特色。黨務工作者只有通過不斷探索,與時俱進,勇于掙脫傳統的陳舊的思想觀念的束縛,開拓工作思路,開創黨建工作的新局面,才能真正發揮黨組織的核心作用。第三,非公企業黨組織的存在和黨建工作,不只是為企業的中心工作服務,而且更要能夠在企業的發展中起引領作用,如果只是停留在服務層面,就無法實現黨組織的審時度勢,引導和率領企業前進的作用。只有創新理念,才能真正處理好企業內外錯綜復雜的關系。如:企業內部黨組織和行政管理組織、企業業主和黨組織負責人、業務工作和黨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等。只有創新理念,才能真正發揮黨組織在非公企業中的各項職責和功能,切實引導企業合法經營,完善企業制度,引領企業文化建設,全面自覺履行社會責任。
2.創新機制,改進黨建工作
首先,管理機制要創新。地方政府和企業主管部門按“有利于非公企業發展、有利于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作用、有利于上下級黨組織間溝通協調”的原則,創建非公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形成非公企業管理協調機制,指導企業在市場經濟中,不斷發展自身,服務社會的能力。形成上級黨組織統一領導,基層黨(工)委指導,相關主管部門協力參考的服務格局。非公企業內部的管理機制,要根據企業的自身性質和特點,將黨組織和黨務工作者的引領提升到企業的決策層面,充分調動和發揮黨組織及黨務工作者的作用,在內部管理中形成有特色、多元化的領導和管理機制。
其次,工作制度要創新。在上級黨組織的領導下,按照規范流程形成非公企業黨組織的各項組織制度。同時還要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創新工作內容和方法,工作內容上要具有可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具體化和細化,方法上要科學合理,簡單實用,并且能夠達到良好的成效。從制度入手解決重點突出的問題,使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制度科學合理,健全完善。
第三,運行機制要創新。如建立和完善以黨內監督為主、群眾監督和法律監督并舉的全過程監督制約新機制;建立和完善充分調動廣大員工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工作新機制,創新員工能進能出、薪酬能升能降的充滿活力的全員競爭激勵機制。
3.創新載體,提高工作實效
開展非公企業基層黨建工作,要求黨務工作者,尤其是主要負責人和黨員干部認真學習、研究新形勢下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特點,黨的基層組織活動要加大圍繞生產經營中創新創效、提高企業的發展能力等活動來開展工作,積極深入地開展“爭先創優”“保持先進性、塑造新形象”等活動。黨的組織活動要堅持實事求是,杜絕形式主義,改變過去陳舊、迂腐、枯燥單調、乏味單一的活動方式,結合實際情況,表現出獨特性、時代性和實效性,豐富黨組織活動,使其朝著健康、生動、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如積極利用互聯網絡、電化教育和大眾傳媒等載體開展黨建活動,如建立企業黨建網站,基層黨組織“網絡支部之家”“微信黨課講壇”和“QQ建言堂”等多種形式,大力傳播黨建知識、交流黨建信息。
非公企業黨組織傳遞了正能量,對企業發展與和諧是積極的因素,同樣對一個地方的發展和穩定、國家的發展和穩定也是正能量與積極因素,因為非公企業的特殊性,開展黨建工作既十分重要,又面臨許多困難,特別是在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如何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發揮黨在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發展中的作用,是關系到黨的凝聚力、吸引力的重大人心問題。這是黨建工作者必須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黨員干部,尤其是主要負責人,對照“三嚴三實”的要求,嚴謹細實,修身做人、謀事用權和創業創新。少謀人多謀事、少空談多干事、少折騰多成事。把黨務工作與政治工作、經濟工作并重,做到圍繞生產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
[1]李蔚.在創新實踐中推動非公經濟黨建科學化水平[J].中國集體經濟,2011(36).
[2]宋鴻,程剛.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人才吸引力的影響[J].哲學社會科學研究,2012(9).
[3]徐茂華.黨的建設科學化評價體系指標體系研究[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1).
(作者單位:泰州學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0.030
2015年度江蘇省泰州市優秀黨建調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