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基于科技成果第三方評價的農業科技創新
——以中國農學會為例

2016-03-17 13:13:45邊全樂楊韻龍畢延剛
安徽農業科學 2016年14期
關鍵詞:創新

邊全樂,楊韻龍,畢延剛

(農業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中國農學會,北京100125)

?

基于科技成果第三方評價的農業科技創新
——以中國農學會為例

邊全樂,楊韻龍,畢延剛

(農業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中國農學會,北京100125)

摘要基于科技部推出的科技成果第三方評價的新型評價方式,以中國農學會為例,分析中國農學會開展成果評價的優勢、承接評價職能的依據、成果評價的基本情況,論述中國農學會成果評價的做法與經驗、成果評價的積極作用和社會影響,以期適應政府職能轉變,提升科研工作質量、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并為相關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科技成果第三方評價;農業科技;創新;中國農學會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科技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以政府鑒定為主的科技成果評價方式已經不符合政府職能轉變的要求,也不適應新形勢下對科技成果評價多樣化的需求[1]。為進一步加強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有效促進科技成果應用與轉化,2009年,科技部推出了科技成果評價這一新型評價方式。按照科技部設定的目標,今后政府部門將不再進行科技成果鑒定,取而代之的是以社會力量為主體的科技成果第三方評價[2-3]。

科技成果第三方評價是指經過科技部認定、具備科技成果評價業務能力、能獨立接受科技成果評價委托、有償提供科技成果評價服務的社會中介組織,依據科技部《科技成果評價試點暫行辦法》規定的評價程序、評價標準,從科學性、創造性、先進性、可行性及應用前景等方面,對委托者的成果水平或價值進行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綜合評判。與政府部門主導的科技成果鑒定模式相比,它具有獨立、客觀、公正、公開的特點。科技成果第三方評價是我國科研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現代科技管理和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對于調動廣大科技人員的科研積極性,促進科技自主創新和協同創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保障科技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3]。

中國農學會自2009年獲得科技部頒發的第三方評價資質以來,尤其是承接農業部成果評價職能以來,工作成效顯著,得到了農業行業院士專家的高度認可。2010~2016年,中國農學會先后組織院士專家1 920多人次對全國230多項重大農業科技成果完成了評價,為一大批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交易及成功獲得國家科技獎勵和省部級科技獎勵起到了保駕護航作用。基于中國農學會的科技評價工作成果及成功經驗,筆者論述了其積極作用和社會影響。

1中國農學會開展成果評價優勢

中國農學會是由農業科技工作者及其相關單位自愿組成的全國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科技社團。成立于1917年,至今已有90多年歷史,是農業系統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跨部門、多學科、綜合性社會團體,集中了農業行業優秀的科技人才,在中國農業科技領域享有較高聲譽和權威。近幾年,中國農學會以其自身優勢,在承接政府轉移的科技評價職能方面進行了積極努力和大量探索,收到了良好效果,得到了政府部門和社會的廣泛認可[4]。

1.1具備多學科、綜合性、專家人才薈萃、技術信息密集等優勢科技社團具備人才薈萃、知識密集的優勢,囊括了本行業相關學科、專業的最優秀的人才,具有雄厚的人力資源。學會在體系組織上具有同專業、跨行業、跨部門、橫向聯系的特點,不受行業、部門、地域甚至國界的限制,通過學會這個橋梁紐帶,能最大限度地把相關學科的科技工作者聯系起來,形成“智力庫”“人才庫”,是開展第三方科技評價的智力支撐。

中國農學會建有完善的專家網絡,擁有我國一流的專家人才,具有從事科技評價、咨詢論證、學術交流、科學普及等多方面的豐富經驗,建有覆蓋農業行業各個學科7 000多人的評價評審專家庫,為承接政府科技評價、成果評審、項目論證、標準制訂等職能轉移,奠定了堅實的專家基礎。同時,中國農學會非常重視行業性的新品種、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施等高新應用技術成果與項目的儲備,建有數千項技術成果的信息庫,為開展科技評價和中介咨詢服務提供了有效的技術保障。

1.2具備開展科技評價所必須的獨立公平公正的條件科技社團作為科學共同體的主要組織載體,在科技領域開展第三方評價具有突出優勢。首先,科技社團在本專業領域得到科技工作者的充分信賴和支持,具有廣泛認可的學術權威性。其次,科技社團本身具有非政府性、非科研性和非盈利性組織的特征,地位相對客觀和超脫,能堅持價值取向而非利益取向。第三,科技社團聘請的評價專家來自各行各業,分屬不同的機構,具有松散型的特點,在以第三方身份進行科技評價時,具有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干涉的優勢,符合獨立、客觀、公正原則。第四,科技社團具備獨立法人身份,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能問責、能負責。

中國農學會是我國農業系統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跨部門、多學科、綜合性的科技社團,具有較高知名度和權威性。其專家來自各行各業,分屬不同的機構,具有松散型的特點,同時中國農學會本身既非政府機構,亦非科研院所,在開展評價工作當中具有不受政府和科研單位等單位和個人干涉的優勢,可以充分保證評價、評審、論證的獨立性、客觀性和公正性。

1.3具有多年開展科技評價和科技咨詢的豐富經驗多年來,中國農學會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已直接或間接的開展了國家科學技術獎、中華農業科技獎、農牧漁業豐收獎、中國青年科技獎等成果與項目的推薦和評價工作,同時還開展了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兩院院士遴選推薦等優秀人才的評價工作,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同,為承接政府科技評價職能轉移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4]。

1.4具備承接政府科技評價職能的工作條件,辦事機構管理規范,干部隊伍素質較高根據科技部《科技成果評價試點暫行辦法》的規定,科技社團要成為成果第三方評價機構,應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社團法人、事業法人、企業法人或民政部門登記的民辦科技咨詢機構;從事科技咨詢、科技成果評價等相關工作3年以上;具有相應專業本科學歷以上的專職人員不少于5人;具備相應專業領域的技術專家庫;有健全的內部管理制度;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和必要的辦公條件[5]。

經過多年培養和鍛煉,中國農學會打造了一支懂經營、會管理、善打硬仗的高素質專職干部隊伍,在職干部68人,其中5人具有研究員職稱,29人具有副研究員職稱,40%的工作人員具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91%的工作人員具有本科以上學歷。中國農學會是民政部5A級優秀社團,與農業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合署辦公,有14個職能處室,建立了符合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管理規范的各項規章制度,配備了一系列現代辦公條件和有利交流與合作的各種設施。同時,中國農學會辦事機構以及20多個分支機構擁有多層次多類型的專家庫和智囊團,在各自學科領域開展了大量的科技評價和科技咨詢服務工作,為承接政府相關職能轉移創造了良好的工作條件。

2中國農學會承接評價職能依據

在我國社會組織監管體系中,科技社團是具有學術性和科普性的社會團體,也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6-8]。以科技社團為主的第三方評估是政府績效管理的重要形式,也是一種必要而有效的外部制衡機制,彌補了傳統的政府自我評估的缺陷[9]。科技社團開展科技評價活動得到了較高的社會認同,科技評價已經成為科技社團的重要職能之一[10]。中共中央、國務院以及國家有關部委針對科技社團開展第三方評估工作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對科技社團開展第三方評價評估工作進行引導和規范。中國農學會開展科技成果第三方評價,是法律和法規賦予科技社團的社會職能,也是政府職能轉移的必然趨勢。

2.1中共中央層面政策201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建立健全科技項目決策、執行、評價相對分開、互相監督的運行機制,加強對科技項目決策、實施、成果轉化的后評估,深化科技評價和獎勵制度改革,發揮科技社團在評價中的作用[11]。

2013年,國務院印發《“十二五”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建設規劃》,提出積極推進各類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發展。發揮行業協會、學會和產業組織作用,加強對科技咨詢、技術評估、信息服務和創業投資服務等中介服務機構的指導,增強中介機構專業化服務能力。提升政策咨詢與評估機構的決策咨詢與技術支撐能力,面向社會提供科技信息和決策咨詢服務以及第三方技術評估服務[12]。

2015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科協所屬學會有序承接政府轉移職能擴大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在相關科技評估方面,科技社團要以服務科技發展、科學決策為目標,以客觀中立、開放實用為導向,充分發揮科技社團在科技評價中獨立第三方作用,推動建立健全科技評估制度,提供宏觀層面的戰略評估,促進科技評價的公平、公開和公正,形成決策、執行、評價相對分開的運行機制。接受科技部等部門委托,以后評估為重點,開展國家科研和創新基地評估、科技計劃實施情況的整體評估、科研項目完成情況評估三個方面的試點探索[13]。

2.2部委層面政策2009年科技部頒布《科技成果評價試點暫行辦法》[5],在全國開展科技成果評價評價試點工作,對科技社團等第三方機構開展成果評價的范圍和內容、評價原則、評價形式、評價機構資格、評價程序等內容進行了規范,同時制定了《科技成果評價試點工作方案》,同年10月科技部授予中國農學會等22家機構開展第三方科技成果評價的資質[14]。

2015年,農業部頒布《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相關意見》[15],提出要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建立健全科學分類的創新評價制度體系,推行第三方評價。2014年,農業部科技教育司決定全面停止科技成果鑒定,今后凡是有成果鑒定需求的,可以委托中國農學會等社會第三方機構進行評價。同時明確中國農學會等評價機構簽署的科技成果評價報告,可作為農業部科技成果登記、科研計劃立項、成果轉讓交易、資產評估、中華農業科技獎和農牧漁業豐收獎以及國家科學技術獎等科技獎勵評審、生產許可證審批、科技成果宣傳推廣等重要佐證[16]。

3中國農學會成果評價基本情況

3.1科技部開展成果評價試點,中國農學會取得第三方評價資質2009年10月,科技部發布了《關于印發〈科技成果評價試點工作方案〉和〈科技成果評價試點暫行辦法〉》的通知,并在北京市召開“國家科技成果評價試點工作啟動會議”,選擇農業部科教司等9個單位作為科技部科技成果評價工作試點單位,認定9個單位下屬的12家機構具體開展第一期科技成果評價試點工作,并由曹健林副部長為中國農學會等12家試點機構頒發資質并授牌[14]。2014年6月,科技部啟動第二期科技成果評價試點工作,認定第三方評價機構32家,中國農學會再次被科技部認定為成果評價試點機構[17]。

3.2農業部全面停止成果鑒定,中國農學會承接科技成果評價職能2014年8月,農業部科技教育司根據科技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關于開展第二期科技成果評價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決定全面停止科技成果鑒定工作。對于今后需要評價評估的科研成果,可由成果完成單位委托中國農學會等第三方機構進行評價。農業部將根據試點要求,大力支持和培育農業行業社會專業評價機構的發展。通過試點,建立起有利于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符合市場規律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建立起成果評價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交易服務的新機制[16]。

3.3中國農學會發揮第三方優勢,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點亮綠燈[18]2010~2016年,中國農學會科技成果評價工作迅猛發展,先后組織院士專家1 920多人次(其中院士350多人次),對農業部部屬三院、省級農科院、農業高校、涉農企業等單位的230項重大農業科技成果,圍繞成果轉讓、水平評價、投資融資、省部級科技獎申報、國家科技獎申報等不同層次的需求進行了評價。7年間,中國農學會的成果評價呈現出眾多亮點:一是成果評價數量迅速上升。2010~2016年4月的評價數量依次為:4、8、34、15、123、29、17項,成果評價數量明顯呈直線增長。二是被評價成果來源范圍逐步擴大。2010~2013年,被評價的農業部部屬三院的成果占評價成果總數的一半以上。截止2014年,被評價的省級農科院和農業高校成果數量已超過農業部部屬三院的成果數量。在已開展的230項成果評價中,農業部部屬三院成果數為91項,省級農科院成果數為63項,農業高校成果數為48項,涉農企業和其他事業單位成果為28項。其中省級農科院的63項成果涵蓋了19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占全國32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60%。三是被評價成果水平越來越高。被評價的絕大多數成果都屬于國家重點領域、重點支持、跨部門、跨地域的大成果,基于多年研究積累,甚至是超過20年積淀的成果,成熟度好、水平高。在230項被評價成果中,不乏院士、農業部產業體系首席科學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等高級專家的重大成果。四是成果評價聘請的專家層次越來越高。中國農學會先后組織院士350人次對230項成果進行了評價,平均每項評價至少有1名院士領銜,一些重大成果評價甚至邀請3~4位、最多7位院士同時參加。絕大部分評價專家是曾經參加過國家科技獎或者省部級科技獎評審、或者獲得過國家科技獎、省部級科技獎的國內知名專家,保證了中國農學會成果評價的水平與質量。

據統計,2010~2016年,中國農學會評價的成果中,評價后得以融資或者順利轉讓、獲得省部級科技獎的比例分別為30%、80%;2014年,中國農學會對一批申報國家獎的農業科技成果進行評價后,73%獲得了國家科技獎。2015年,在獲得國家科技獎的全部農業成果中,超過50%經過了中國農學會評價[19]。中國農學會的成果評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得到了科技部和農業部的高度認可,在農業行業創出了品牌,為評價同行樹立了標桿,引領和帶動了我國科技社團評估工作的發展。

4中國農學會成果評價做法與經驗

4.1抓好評價基礎建設,創造承接職能條件

4.1.1開展評價理論研究[3,20-24],推進評價試點工作。2009~2016年,中國農學會多次組織專家對科技成果評價相關領域進行了深入研究,在評價制度、評價思路、評價流程、評價形式、評價標準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理論研究成果。先后在核心期刊發表了《農業科技評價及其問題與建議》《論新形勢下農業科技成果第三方評價制度的構建》《關于國家科技獎勵評審中有關種業成果評價的建議》《打造科技獎勵精品 助推農業科技創新》《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交易服務平臺建設芻議》《中國科技社團社會獎勵工作基本狀況、存在問題及發展對策》等一批學術論文。這些理論成果推進了中國農學會科技成果第三方評價工作的全面開展,引領了全行業農業科技成果評價工作發展。

4.1.2創設評價組織機構,爭取成果評價職能。一是設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開展農業科技成果評價評估和為成果轉化交易提供中介服務。2013年5月,經過中國農學會積極爭取,農業部人事勞動司同意在中國農學會辦事機構內部增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在科技評價處加掛“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牌子,明確中心的職能是開展農業科技成果評價評估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交易中介服務等,為開展科技成果評價工作奠定了基礎。二是成立中國農學會科技評價分會。為推動中國農業科技評價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活躍評價工作學術氣氛,2016年2月,中國農學會第十屆常務理事會第13次會議研究決定:成立中國農學會科技評價分會[25]。分會的主要工作是開展農業科技成果評價、科技成果獎勵、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人才評價、承接政府科技管理職能轉移等學術交流與研討,并就農業科技評價的政策制度問題,向政府及主管部門積極建言獻策。

4.1.3搭建評價信息平臺,提升評價品牌影響。一是開發建成了“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交易服務平臺”(http://www.nzhw.org/)[24]。為了提高中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應用水平,著力解決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的科研立項機制問題以及成果、機構和人員的分類評價機制問題,促進科技與經濟的有效結合,2013年9月,在農業部和中國科協的共同支持下,中國農學會斥巨資開發建設了“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交易服務平臺”[26]。平臺專門開辟了科技成果第三方“評價評估服務”子系統,其服務功能主要包括評價評估機構信息推介、評價評估政策介紹、成果水平價值評價評估服務、技術成果產業化前景評價、中國農學會科技成果評價信息公告等[24]。二是創設了“農業科技評價網”微信公眾平臺。為使全國農業科研教學單位和科技管理及研究人員方便快捷了解中國農學會科技評價業務,宣傳和提升中國農學會科技成果評價的品牌影響力,2014年2月,中國農學會科技評價處開通了“農業科技評價網”微信公眾平臺(http://www.aiweibang.com/u/264870?date=100,微信號:jiangliban)。每天推送1~3條最新發布的有關科技成果評價、獎勵和轉化的政策、通知以及科技成果評價的新聞資訊,向社會公告中國農學會科技成果評價信息和結果。目前,關注該平臺的用戶將近9 000人,該平臺已成為中國農學會宣傳成果評價業務、聯系科研人員、發布評價公告、承接評價委托、營造評價氛圍、提升品牌影響的快捷通道。

4.2加強評價制度建設,確保獨立客觀公正中國農學會為做好第三方成果評價工作,建立并完善了各種評價制度,如評價專家遴選和管理辦法、評價程序和辦法、評價指標設定辦法、評價結果公示和反饋制度、評價監督制度、評價責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并編印成《中國農學會科技成果評價工作規范》。中國農學會在具體評價活動中,以成果完成單位不同需求為目的開展評價,強化了評價服務功能;拓展了評價范圍,擴大了評價成果來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建立了科技成果第三方評價服務體系;構建了學科融合、個性定制、合作共享的新型評價機制;建立了以專業、獨立、客觀、公正、公開為導向的第三方成果評價新制度[10]。與此同時,中國農學會還打造了一支專業、嫻熟、高效的專職評價組織隊伍,在全國范圍內提供農業科技成果第三方評價服務。

中國農學會自取得評價資質以來,始終秉承獨立、客觀、公正、公開的原則開展科技成果第三方評價工作[5]。獨立,是指中國農學會科技成果評價活動依法獨立進行,不受其他組織和個人的干預;評價咨詢專家獨立地向中國農學會提供咨詢意見,不受中國農學會和評價委托方的干預。客觀,是指評價咨詢專家在提供評價意見的過程中,按照被評價成果的客觀事實情況進行評審和評議。中國農學會出具的評價報告和評價意見中的任何分析、技術特點、科技創新點描述、意見結論等,都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公正,是指中國農學會始終站在公正的立場上完成評價工作。不因收取評價費用而偏袒或者遷就評價委托方;評價咨詢專家也不因領取中國農學會咨詢勞務費,而遷就中國農學會意見或者聽任中國農學會擺布。公開,是指中國農學會的成果評價標準、評價方法和評價程序要告知委托單位,在征得委托方同意后,評價專家、評價結果等信息,通過網絡媒體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10]。

4.2.1建立嚴格的審查制度,保障材料的規范性。中國農學會對成果評價委托,設有嚴格的預審制度[19]。在接到成果評價委托后,中國農學會首先組織3~5名同行專家,對申請評價的成果按照《科技部科技成果評價暫行辦法》的相關規定進行預評估,考察其是否符合科技部成果評價要求,征求專家意見決定是否可以進行評價。凡是符合科技部評價要求、達到一定水平的成果,可接受評價申請,進入評價流程;成果存在明顯缺陷的,按要求進行補充完善后再進行評價;凡是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定或違背社會公德,對社會公共利益或者環境和資源可能造成危害的,根據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必須經過法定的專門機構審查確認而尚未經依法審查確認的,涉及國家秘密的,存在知識產權權屬爭議且尚未解決的,評價委托方、科技成果完成者提供虛假情況或不能提供評價所需材料的,評價要求為非技術內容的,以及成果創新性不夠、整體水平較低或者與我國科研導向不符的成果,中國農學會一律拒絕評價委托。

4.2.2建立完善的評價制度,保障評價的公正性。構建完備的評價體制和健全的實施機制,是保障評價質量的核心要素,是獨立、客觀、公正開展評價工作的制度保障。自試點工作開展以來,中國農學會在科技部、農業部試點方案的基礎上,投入專門技術力量,根據《科技部科技成果評價暫行辦法》的規定,起草編制了中國農學會科技成果評價制度與規范等系列文件,編印了123頁、4.8萬字的《中國農學會科技成果評價工作規范》,收錄了中國農學會開展科技成果評價所依據的科技部、農業部相關規章制度5項,還收錄有《中國農學會科技成果評價操作指南》《中國農學會科技成果評價流程》《農業科技咨詢服務協議(通用文本)》《科學技術成果評價報告(社會公益類應用技術成果)》《科學技術成果評價報告(技術開發類應用技術成果)》《科學技術成果評價報告(軟科學研究成果)》《科學技術成果評價報告(科普類成果)》《農業科技成果研究報告》《中國農學會科技成果評價專家行為守則》《中國農學會科技成果評價機構工作人員守則》《中國農學會農業科技成果評價收費辦法和標準》等規章制度12項,保障了中國農學會評價工作依法循規、科學規范。同時,在第二期試點工作初期,中國農學會發揮第一期評價數量多、質量高、經驗豐富的優勢,積極承擔并圓滿完成了《農業部科技教育司科技成果評價管理辦法》和《農業部科技成果評價第二期試點工作方案》的起草和制定。

4.2.3建立嚴明的自律制度,保障評價的嚴肅性。自律制度是構建成果評價管理體制、規范內部管理、提高公信力的重要保障。中國農學會先后制定了《中國農學會科技成果評價專家行為守則》和《中國農學會科技成果評價機構工作人員守則》。要求評價專家應堅持獨立自主和實事求是原則,獨立、客觀、公正地提供個人評價意見,不受任何影響公正性的因素干擾。專家必須堅持回避原則,嚴格遵守知識產權保密規定,不得收受除約定的咨詢勞務費之外的、與評價成果有關的任何利益[3]。

同時,要求中國農學會工作人員不得發表與評價相關的意見或施加傾向性的影響,不得聘請不具備資格或應當回避的評價專家,不得擅自泄露評價成果的核心技術機密和專家名單,不得索取或者接受被評價單位及個人的禮品、禮金、有價證券、支付憑證、可能影響公正性的宴請或其他好處。

4.2.4建立評價的公示制度,保障信息的公開性。為體現公開、公平、透明原則,加強社會對中國農學會評價工作的監督,中國農學會專門建立網絡和微信公眾服務平臺,向社會定期公告成果評價信息和評價結果。在網站上公開了評價規章制度、工作流程、評價申請、答復時限等信息,以便公眾上網查詢有關事項,增強評價工作透明度,擴寬公眾對評價信息與結果監督的渠道[10]。評價結果信息向社會公開,還有助于將評價中發現的成熟的、先進的、有市場前景的科技成果及時向社會和有關部門推介,指導和促進其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24]。

4.3加強評價技術支撐,保障結論科學可靠

4.3.1打造網絡評價平臺,保障評價獨立封閉。網絡評價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構建網絡評價操作平臺,實現專家對被評價成果進行遠程網絡評審的一種評價方式。中國農學會設立專項,組織中國農業大學等單位和專家,研究開發了科技成果網絡評價系統,利用網絡評價平臺,中國農學會可以隨機選擇更多的同行專家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登錄系統,進行獨立評價。利用網絡平臺評價,專家可以在與會前7~10天審閱評審材料,避免了以往成果鑒定時,進入會場才能看到評審材料,結果導致審閱材料時間倉促、問題硬傷難以發現、創新水平不好甄別等問題。網絡平臺評價還防止了專家會議評價現場互相商量、通氣,或者個別專家誤導、暗示而導致的人為干擾和誤差,使評價結果具有客觀性和公正性。

4.3.2構建量化指標體系,保障專家精確評價。評價指標是對科技成果進行量化打分評價的依據,是判定科技成果水平和質量的標尺。為了使評價工作客觀公正、精準科學、便于操作,中國農學會設立專項,組織中國農業大學等單位專家,根據成果內容屬性,開展了農業科技成果評價指標體系分類研究。在水平評價方面,將農業科技成果劃分為五類,并研制出了相應的技術開發類、社會公益類、軟科學類、科普類、基礎研究類等五類成果的評價指標體系[18]。對不同類型的科技成果按照不同的評價標準,進行定性、定量評價。在成果價值評估和市場前景評價方面,中國農學會立項組織專家,研制出成果分類標準以及種質資源、農業機械、農藥化肥、專利技術等四類成果的價值評估指標體系。目前,中國農學會已經建立起門類齊全、學科完備的農業行業科技成果分類評價的指標體系,為實現分類評價、科學評價、精確評價提供了技術支撐。

4.3.3建立一流專家隊伍,保障評價質量精良。建立一支足以支撐評審工作要求的專家隊伍,擁有一支素質優良的裁判群體,是開展科技成果評價工作的智力基礎,對于評價的科學客觀、公平公正至關重要。中國農學會自2009年取得科技部第三方科技成果評價資質以來,依托農業部中華農業科技獎評審專家庫,多次向農業部所屬得的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以及全國30多個省級農業科學院、農業大學等科教單位發出通知,大量征集、遴選具有研究員職稱的專家入庫,打造了一支專業全、水平高、能力強、業務精、站位高、視野廣的成果評價專家隊伍。目前,中國農學會科技成果評價專家庫在庫專家總人數已達7 125人,專業涵蓋了農業行業各學科領域,能夠滿足農業行業各領域成果評價的專家遴選需求。其中400多位(包括30多位院士)是多次評審過或多次獲得過國家科技獎的專家,經常受邀參加中國農學會的成果評價。對每項成果的評價,中國農學會抽取專家7~11人,其中既有小同行專家,又有大同行專家,還包括成果獎勵及成果管理、財務及經濟等方面專家參加。在庫專家專業領域齊全、溝通機制完善、合作氛圍融洽、支撐保障有力[19]。

4.4創新評價體制機制,助推農業科技創新中國農學會以服務科技發展和科技體制改革為目標,以客觀獨立、開放實用為導向,充分發揮科技社團在成果評價中獨立的第三方作用,不斷創新評價體制機制、評價組織方式、評價方法手段,建立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科技成果評價體制,不斷為改進科研工作質量和推動成果轉化提供優質服務。

4.4.1創新成果評價機制,建立問題導向評價模式。中國農學會對于每項成果的評價,都明確要求評價專家必須按照科技部定性定量評價標準,本著科學、客觀、獨立、公正的原則,實事求是地對成果從科研立項、研究過程到成果推廣與轉化等各個環節進行全程評議。既不拔高,也不矮化,更不能像過去成果鑒定那樣,不敢批評、不敢爭議,唱贊歌、走形式。將評價的話語權真正交給了評價專家,要求專家放下思想包袱,對評價成果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判,全程挑毛病、找硬傷;幫助成果完成單位吸取失敗教訓、總結成功經驗、梳理科研思路、指明未來方向。因為,成果評價不像鑒定那樣“唱唱贊歌、走走過場”,是對整個研究過程和成果轉化的各個環節進行檢討,是一種批判性評價,是對優秀成果的“浴火重生”[19]。通過成果評價,完成單位對成果能夠得到進一步的凝練,科研工作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

4.4.2創新評價組織方式,提供特色定制評價服務。中國農學會在開展第三方成果評價工作中,創建了“定性定量相結合、單項綜合相結合、集體個人相結合、會前會上相結合”的全新評價方式。為滿足不同層次的評價需求,針對不同類型成果,提供一對一“定制式”的精準評價服務[19]。對于以成果轉讓為目的的評價委托,中國農學會重點邀請擅長科技成果價值評價評估的經濟學專家、市場經營專家、科技管理專家以及該成果所屬學科領域的小同行專家,共同組成評價專家組對成果進行評價;對于以確認成果創新水平為目的的評價委托,中國農學會重點邀請熟悉該領域并在該領域具有一定權威的高級專家以及科技管理專家擔任評價專家,組成評價專家組對成果進行評價;對于以申報國家或者省部級科技獎勵為目的的評價委托,中國農學會重點邀請曾經評審過或者獲得過國家或省部級科技獎勵的專家,組成評價專家組,對成果按照科技部標準進行評價的同時,對報獎材料按照國家科技獎或者省部級科技獎的具體申報要求、評審標準,從嚴挑毛病、找問題,打補丁、提建議;凝練申報材料,提高申報水平,并提供評價后報獎中各階段的免費咨詢服務。通過開展“定制式”評價服務,使專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更有針對性與可行性,極大地滿足了成果評價委托單位多樣化的評價需求,使評價結果更加科學、實用,評價市場逐漸擴大。

4.4.3創新評價實施方式,建立靈活多樣評價模式。目前,由于提出評價申請的成果數量快速增加,面對時間緊、任務重的困難,中國農學會通過實踐和探索,創造出了“一地多場”和“異地多場”的評價會議組織模式。“一地多場”,即在同一個地點,會前提前30~40 min,將幾個不同評價會議的專家集中在一個大會場,就科技部成果評價政策、評價標準、定性定量評價技術要領、會議紀律和注意事項等共同事宜,進行會前專門培訓和學習,再分頭回到各自分會場,在同一時間對不同成果進行評價。“異地多場”,在同一時間組織兩套以上不同學科的專家評價隊伍,同時在兩個以上不同地域,對不同成果進行會議評價的模式。中國農學會創新的上述兩種評價會議組織模式,極大提高了成果評價的工作效率,保證了同期多個評價委托協議順利執行。同時,中國農學會將評價活動進行統籌安排,盡量將同一學科領域的成果,安排由同一組評價專家在同一地點、排序集中進行評價,使同類成果評價結論具有可比性,既保證了評價結果的科學性、準確性,也節省了評價機構和專家時空往返的奔波時間,提高了成果評價機構工作效率,該舉措受到評價專家與委托單位的一致贊賞[19]。

4.5創新評價宣傳手段,不斷提升品牌影響

4.5.1編印彩色畫冊進行宣傳。為了擴大宣傳效果、提升評價品牌影響,2010~2016年,隨著科技成果評價工作的不斷深入,中國農學會總結以往科技評價工作中取得的新進展、新成績、新經驗,整理匯編典型評價案例,先后4次編輯、修訂、印刷《農業科技成果:評價 獎勵 轉化》等彩色宣傳畫冊2萬多套,免費在行業內發放。

4.5.2利用各類會議進行宣傳。中國農學會在每次成果評價會議正式開始前,會議主持人都要通過20~30 min的PPT,向與會專家和委托單位科研人員詳細介紹科技部成果評價的目的和意義、成果評價的技術標準、操作要點、評價會議的紀律要求以及中國農學會成果評價取得的成就等。對與會的所有人員,人手贈送一冊《農業科技成果:評價 獎勵 轉化》宣傳畫冊。除此之外,還利用各類全國性專業學術會議、培訓班等運用PPT講解中國農學會科技成果評價業務,或者向會議代表免費贈閱宣傳畫冊等資料。

4.5.3利用媒體渠道進行宣傳。一是評價工作結束后,將中國農學會的科技成果評價報告及時在“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交易服務平臺”向社會進行公告,將成果評價新聞通過“農業科技評價網”微信平臺向全行業推送。二是總結成果評價工作的特色、優勢和取得的社會效益,撰寫了包括《中國農學會第三方評價助推大批農業成果獲得國家科技獎》等10篇以上新聞報道,通過“農業科技評價網”微信平臺、“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交易服務平臺”等渠道,向社會廣泛推介中國農學會第三方評價工作。三是利用《科技日版》記者上門采訪之機,由記者編發《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點亮綠燈——走近科技成果評價中國農學會試點》專題報道[18],宣傳中國農學會科技成果評價經驗和做法,提升了中國農學會成果評價的品牌影響。

4.5.4利用電子郵件主動推送。中國農學會在成果評價專家庫和中華農業科技獎評審專家庫專家信息基礎上,收集整理出全國專家電子郵箱1萬多個,不定期主動向其推送中國農學會科技成果評價宣傳手冊、評價業務流程、評價會議通知、評價規章制度、評價新聞資訊等。

5中國農學會成果評價積極作用

隨著中國農學會的科技成果評價工作的不斷發展壯大,其簽發的科技部科技成果評價報告已經成為農業科研教學單位科技成果登記、科研計劃立項、成果轉讓交易、知識產權評估、申報科技獎勵、生產許可證審批、科技成果宣傳推廣等重要的參考依據[16]。

5.1促進農業科研單位科技創新 中國農學會在科技成果評價工作中,始終把推動科技創新擺在突出位置。在制定的成果評價指標體系中,科技創新的權重最高。在成果定量評價中,要求專家嚴格執行評價指標體系內容中有關創新的標準。堅持科技成果評價的創新導向,鼓勵成果進行理論創新、方法創新、技術創新等原始創新。

5.2服務農業科技成果公平交易 中國農學會為了促進成果轉化,要求每位評價專家必須在評價中,就成果技術的市場價值、產業化前景進行客觀論證;指出轉化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具體可行的解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實現了成果評價為成果轉化服務的目的,促進了農業科技成果快速轉化和公平交易。統計表明,2010~2016年,中國農學會評價的成果中,30%的成果評價后得以轉讓、入股、融資,或得到政府財政資金的再次支持[3]。

5.3助推農業成果獲得科技獎勵中國農學會為滿足評價委托單位申報國家科技獎及省部級科技獎的評價需求,專門邀請曾經評審過、曾經獲得過國家科技獎或者省部級科技獎的專家,對成果提供全程咨詢評價服務,對申報材料及報獎的PPT按照科技獎勵的申報要求、評審標準,從嚴挑毛病、找問題,打補丁、提建議,梳理成果創新點,凝練成果申報書,修改答辯PPT,大幅度提高了科技獎申報的成功率。據統計,2010~2016年,在中國農學會評價的所有成果中,80%評價后獲得了省部級科技獎[18]。2014年,中國農學會對申報國家獎的農業成果評價后,73%的成果獲得了國家科技獎。在榮獲2015年國家獎的全部30多個農業項目中,超過50%經中國農學會專門評價。中國農學會的成果評價工作助推了一批優秀成果獲得國家科技獎[27],促進了一批農業高端人才脫穎而出,提升了一批農業科研單位綜合實力。

6中國農學會成果評價社會影響

中國農學會以服務為宗旨,以問題為導向,以質量為核心,以創新為目標,憑借科學精良的評價隊伍、嚴謹務實的評價方式、嫻熟優質的評價流程和專業負責的后期服務,使一個又一個科技成果浴火重生、脫胎換骨,受到委托單位和評價專家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贊賞,也得到大眾媒體的爭相報道,樹立了良好口碑,創立了評價品牌,也為評價同行樹立了標桿[3,19]。

6.1得到了科技部和同行單位的高度肯定 2014年5月,在科技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召開的全國科技成果評價試點工作座談會上,中國農學會作為第一期試點工作的典型單位,代表農業部向與會的全國34家試點單位,介紹科技成果評價試點工作經驗,取得工作成就得到了與會代表和國家獎勵辦的高度贊賞[28]。會后,全國多家試點單位相繼來到中國農學會學習取經。同時,中國農學會應一些試點單位的要求,還將經驗交流的PPT和成果評價宣傳畫冊等材料寄送到這些試點單位供學習參考。

6.2得到了院士專家和科研單位一致認可 中國農學會受托開展的230項成果評價中,先后邀請了350人次的院士參加,平均每一項評價至少有一名院士領銜,一些重大成果的評價甚至邀請3~4位院士同時參加。從第一期到第二期評價試點,先后有陳劍平、陳溫福、李德發、陳宗懋、陳學庚、程順和、孫寶國、印遇龍等8位院士,在參加了中國農學會組織的成果評價會議后,認為過去政府部門主持的科技成果鑒定,由于“給錢的”部門(科技廳)和“花錢的”部門(研究院)雙方領導都在場,事關雙方政績,專家礙于熟人情面,很少有人能講真話、講實話;甚至明知成果問題很多,還要“大唱贊歌”,違心給出鑒定結論。這種拔高歌頌的鑒定,有損于學術風氣,不利于科技創新。中國農學會組織的第三方成果評價本著為政府管理部門負責、為成果完成單位負責、為評價專家負責的態度,講究求真務實,以問題為導向,禁止拔高歌頌,要求專家必須從科研立項、研究過程到成果推廣與轉化等各個環節,挑毛病、找問題。對科研工作是一種批判性、檢討性評價,也是建設性、改進性評價,對成果是一種凝練和提升性評價。這才是科學家們希望看到的真正的第三方評價。8位院士先后主動提出申請,委托中國農學會組織專家對其作為第一完成人的成果進行評價。浙江省農業科學院院長陳劍平院士認為:“中國農學會成果評價組織形式很好,評價會議鼓勵專家對成果找問題、挑毛病,專家沒有壓力,能夠把作為一個科學家的最真實想法毫無保留地提出來,能夠真正幫助成果凝練和提升,改進和完善科研工作[27]。”表明中國農學會的成果評價工作已經得到包括院士在內的高端專家的高度認可。

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等一批國家級科研院校以及山東、江蘇、福建、廣西、廣東省(區)、華南農業大學等一大批省級科研院校的負責人,參加中國農學會組織的科技成果評價活動后,深切感受到中國農學會的成果評價確實是在幫助科研單位改進和完善科研思路、凝練和提升成果水平,要求全院全校今后凡有成果評價需求的,一律委托中國農學會進行評價。據統計,2010~2016年,在中國農學會評價的230項成果中,農業部部屬三院成果數為91項,省級農科院成果數為63項,農業高校成果數為48項,涉農企業和其他事業單位成果為28項。中國農學會對省級農科院進行評價的63項成果涵蓋了19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占全國32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60%。委托中國農學會進行成果評價的單位已涵蓋了從中央到地方的科研、教學和涉農企業,表明中國農學會的成果評價工作已經得到各級科研、教學單位和企業的高度認可,中國農學會科技成果評價品牌已經形成。

6.3得到了全國媒體的高度關注和評價2014年,《科技日報》在獲悉中國農學會成果評價試點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后,經國家獎勵辦推薦,對中國農學會成果評價工作進行了專題采訪報道,在9月17日《科技日報》第6版大篇幅報道了中國農學會試點工作情況——《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點亮綠燈——走近科技成果評價中國農學會試點》,詳細介紹了中國農學會科技成果評價工作取得的成績和經驗,對中國農學會評價工作給予高度評價[18],該篇報道先后被人民網、中國日報、科技傳媒網、新民網等多家重要的網絡媒體全文轉載。

參考文獻

[1] 胡衛娜.科技成果評價:在轉型中探索[J].中國科技獎勵,2011(5):52-53.

[2] 袁程.創新科技成果管理模式:合肥市大力推進科技成果評價試點工作[J].安徽科技,2011(11):10-11.

[3] 邊全樂,楊韻龍.論新形勢下農業科技成果第三方評價制度的構建[J].農學學報,2014,4(8):118-124.

[4] 中國科學技術學會.中國農學會成立90周年在線訪談[A/OL].(2007-11-02)[2016-05-02].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623/10181478.html.

[5] 不詳.科技成果評價暫行辦法[J].汕頭科技,2009(4):7-12.

[6] 王春法.關于科技社團在國家創新體系中地位和作用的幾點思考[J].科學學研究,2012(10):1445-1448.

[7] 汪華明.淺論科技社團評估[J].學會,2013(10):41-43.

[8] 王曉舟.信息化時代科技社團的學術交流[J].學會,2007(12):49-52.

[9] 吳佳惠,王佳鑫,林譽.論作為政府治理工具的第三方評估[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5(6):17-22.

[10] 福建省學會研究會.中國特色科技社團科技評價體系研究[J].學會,2009(12):24-36,64.

[11] 首都之窗.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A/OL].(2012-09-24)[2016-05-03].http://zhengwu.beijing.gov.cn/gzdt/gggs/t1241652.htm.

[12] 李冰潔.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建設規劃的通知[A/OL].[2016-05-03].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401/t20140106_161883.html.

[13] 陳旭佳.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國科協所屬學會有序承接政府轉移職能擴大試點工作實施方案》[A/OL].(2015-07-16)[2016-05-03].http://www.gov.cn/zhengce/2015-07/16/content_2898444.htm.

[14] 化文娟.成果評價改革,試點邁出第一步[J].中國科技獎勵,2009(11):16-19.

[15] 農業部科技教育司.農業部關于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意見[A/OL].(2015-08-28)[2016-05-03].http://www.moa.gov.cn/zwllm/tzgg/tz/201508/t20150828_4808826.htm.

[16] 作者不詳.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將全面停止科技成果鑒定工作[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4(4):34.

[17] 中國制藥裝備行業協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關于開展二期科技成果評價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A/OL].(2014-08-25)[2016-05-03].http://www.phmacn.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9&id=7008.

[18] 楊雪.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點亮綠燈:走近科技成果評價中國農學會試點[N].科技日報,2014-09-17(006).

[19] 農業科技評價網.中國農學會第三方評價助推大批農業成果獲得國家科技獎[EB/OL].(2015-12-02)[2016-05-03].http://www.aiweibang.com/yuedu/69912541.html.

[20] 邊全樂.農業科技評價及其問題與建議[J].中國農學通報,2009,25(11):277-283.

[21] 邊全樂.關于國家科技獎勵評審中有關種業成果評價的建議[J].中國農學通報,2012,28(35):152-154.

[22] 邊全樂.打造科技獎勵精品 助推農業科技創新[J].農業科研經濟管理,2013(3):10-15.

[23] 邊全樂,孫建鴻.中國科技社團社會獎勵工作基本狀況、存在問題及發展對策[J].農學學報,2012,2(12):69-78.

[24] 邊全樂,周憲龍.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交易服務平臺建設芻議[J].農學學報,2013,3(7):67-73.

[25] 學術交流處.中國農學會十屆十三次常務理事會在京召開[EB/OL].[2016-03-07].http://www.caass.org.cn/tabid/236/InfoID/10295/frtid/155/Default.aspx.

[26] 宗合.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交易服務平臺建設正式啟動[J].中國農資,2013(26):22.

[27] 農業科技評價網.中國農學會全面助力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EB/OL].(2016-01-08)[2016-05-03].http://www.aiweibang.com/yuedu/79725646.html.

[28] 科技評價處.全國科技成果評價試點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EB/OL].(2014-05-29)[2016-05-03].http://www.caass.org.cn/tabid/236/InfoID/8421/frtid/182/Default.aspx.

作者簡介邊全樂(1963- ),男,陜西興平人,研究員,碩士,從事農業科技成果評價、獎勵和轉化工作。

收稿日期2016-04-10

中圖分類號S-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16)14-256-07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Third-party Evalu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A Case of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Societies

BIAN Quan-le, YANG Yun-long, BI Yan-gang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Societies, Beijing 100125)

AbstractBased on the new evaluation method of the third-party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mplemented by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 analyzed the basic situations of achievements evaluation, the references of undertake evaluation function and the advantage of achievements evaluation of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Societies. The actions and experiences of achievements evaluation, the active function and social influence of achievements evaluation of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Societies were discussed, so as to adapt to the functional change of government,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elevant researches.

Key wordsThird-party evalu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Societies

猜你喜歡
創新
號脈時代盯熱點 做足內涵多深意
職業能力視角下的高職語文教學策略探討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9:35
基于學生就業導向的中職物流管理教學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9:19
以人為本理念在幼兒園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7:20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8:30
論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關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觀點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7: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国产剧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午夜天堂网页|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无码在线激情片| 麻豆精品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毛片| 欧美福利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 免费国产一级 片内射老|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 天天色天天综合网| 国产精品尤物铁牛tv|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 男女性午夜福利网站| 欧美精品另类|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91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99国产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伊人色在线视频| 视频一区亚洲| 国产自在线播放| 91精品国产丝袜|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996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swag精品自拍一区|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女人一级毛片| 四虎精品免费久久|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 91精品国产福利|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综合在线|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大黄蕉| 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久久永久视频| 激情成人综合网| 波多野衣结在线精品二区| 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在线伊人|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欧美激情伊人|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不卡| 91亚洲精品第一| 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区| 91免费国产在线观看尤物| 国产成人一区| 亚洲欧美人成人让影院| 久久成人免费|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亚洲va在线观看| 麻豆精品在线视频| 操操操综合网| 色偷偷综合网| 免费高清a毛片| 日韩资源站| 九九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黄色在线| 一级全免费视频播放|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 | 欧美三级视频网站|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伊|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一线天|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国产第二十一页| av在线手机播放| 福利在线不卡|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业不| 老司机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