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 燕,張桂彬,周立青,肖艷云,白春明,李翠霞
(1.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北京 100083;2.石家莊市藁城區植保植檢站,河北藁城 052160)
?
河北省藁城區優質強筋小麥發展現狀·問題及建議
魯 燕1,張桂彬1,周立青1,肖艷云1,白春明1,李翠霞2
(1.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北京 100083;2.石家莊市藁城區植保植檢站,河北藁城 052160)
2016年是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元年,優質強筋小麥產業的發展對小麥產業結構的調整意義重大。藁城區優質強筋小麥產業在我國具有代表性。通過分析藁城區優質強筋小麥產業的現狀、優勢和問題,從種植和收購模式優化,組織化生產水平提升,多元化加工產業集群構建,區域品牌打造4個方面提出了建議。
優質;強筋小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勢;發展建議
優質強筋小麥是制作高品質面包、掛面、方便面、餃子等主食的重要原料。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和面食消費市場的升級,消費市場和食品加工企業對優質強筋小麥需求日益增加。我國優質小麥總產量的比例從1997年開始逐年增加[1],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市場缺口。在我國糧食12年連增和國際小麥價格下滑的形勢下,我國小麥庫存增多,市場對國外進口小麥需求攀升。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逐步展開,小麥產業中優質強筋小麥是我國小麥種植結構調整的重要方向。藁城區是我國優質強筋小麥生產的重要標桿,具有良好的種植環境和悠久的種植歷史,并在育種、生產、加工方面具有突出優勢,產業鏈條比較完整,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在新形勢下,藁城區的優質強筋小麥產業需要進一步提升,以繼續保持引領優勢。
1.1 育種及推廣 藁城區農科所自主研發并已審定的優質麥品種已達8個,1998年審定的藁優8901及近年來陸續審定的藁優9409、藁優9415、藁優9618、藁優9908、藁優2018、藁優5766、藁優5218。其中,藁優2018小麥是近年河北省強筋小麥主推品種,每年種植面積約200 000 hm2,2014年平均單產9 000 kg/hm2,最高單產達10 530 kg/hm2,且品質性狀突出,面團穩定時間超過28 min,遠超過國內和國際強筋小麥標準對照品種。良種推廣方面,以河北科炬種業有限公司為主,建立了規模化制種基地和良種供應、銷售平臺,為藁城區優質強筋小麥生產提供了保障。
1.2 生產 據藁城區統計局資料,藁城區耕地面積為53 133 hm2,糧食種植主要為小麥、玉米。其中2015年小麥播種面積32 733 hm2,約占糧食種植面積的50%,產量24.9萬t,平均單產7.607 t/hm2,其中優質強筋小麥面積達到80%。全區小麥耕種收等主要環節機械化率達88%。截至2016年4月底,藁城區土地流轉率32.6%,土地流轉總面積15 093 hm2,流轉土地用于糧食生產的面積為11 926 hm2,流轉面積主要集中在3.333~6.666 hm2和6.666~20.000 hm2的中小規模。
1.3 收儲貿易 藁城區糧食收儲主要由國有糧食收儲商和面粉加工企業組成。受制于國內外小麥價差持續增大,藁城區糧食價格也面臨一定下行壓力。得益于藁城區優質強筋小麥的加工優勢,2016年4月藁城區糧食加工企業收購新麥價格為2.50元/kg,略高于國家最低收購價2.36元/kg。
1.4 加工 藁城區面粉加工企業和以面粉為主原料的食品加工企業較多,形成了一定的加工產業聚集度。其中,面粉加工龍頭企業有益海(石家莊)糧油工業有限公司、河北晨風面業有限公司、河北五星面業有限公司、河北長安面業有限公司、石家莊梨花面業有限公司等;以面粉為主原料的食品加工企業有石家莊今客食品有限公司、河北滿天紅食品有限公司、桃李面包(石家莊)等。另外,藁城以宮面加工為主的小企業和作坊多達數十家。宮面是藁城區的特產,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精湛的加工技藝,是藁城區優質麥文化的重要載體,但目前的加工現狀呈現小、多、散的狀態。
2.1 自然優勢 藁城地處河北省中南部太行山東麓平原,地勢、地貌對氣候影響不大,氣候因素分布比較均勻。藁城區年平均氣溫12.5 ℃,年平均降水量494 mm,年平均太陽輻射總量2 288.1 kJ/cm2,年日照時數2 711.4 h,日照率61.2%,無霜期190 d。藁城區土壤深厚,肥力較高。藁城區適宜的自然條件為優質強筋小麥的生長發育及營養積累提供了先天優勢。因此,在我國小麥品質區劃上,藁城區處于北方強筋、中筋白粒冬麥區的黃淮北部強筋、中筋麥亞區[2],是河北省重要的小麥高產區和強筋區。
2.2 歷史優勢 藁城區位于世界小麥黃金種植帶,小麥種植歷史悠久。藁城區優質麥育種及生產工作起源于1984年,藁城區農科所將育種重點由高產轉向優質及高產,結合藁城宮面生產完全依賴進口強筋粉的現狀,提出了宮面配套系列優質小麥育種研究目標,逐步開創了具有藁城特色的優質麥產業化道路[3]。藁城區2002年被河北省政府命名為“硬質麥之鄉”,2004~2015年11次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是石家莊市優質小麥優勢種植區和糧食生產核心保護區,在我國糧食安全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2.3 產業鏈優勢 藁城區形成了完整的“育、繁、推、產、加、銷”優質強筋小麥產業鏈。以藁城區農科所和河北科炬種業有限公司為核心的優質強筋小麥育種、擴繁、推廣的完備體系是藁城區優質強筋小麥產業的重要優勢。河北科炬種業每年安排育種圃2.666 hm2,原種繁殖田33.333 hm2,原種田333.333 hm2,良種田666.666 hm2,在藁城區10個村建立有穩固的優質小麥原、良種繁育基地。科研所和企業的聯合體在種子銷售上,擁有較完善的市場銷售網絡和較強的市場開發能力,與冀、魯、豫3省100多個縣市種子和糧食經營部門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政府和種業公司積極引導糧食收儲和面粉加工企業參與優質麥購銷,通過積極發展基地專業村、種糧大戶種植優質強筋小麥,促進種植主體與糧食收儲商和面粉加工企業簽定供貨合同。大量面粉加工企業已在藁城區扎根,形成了周邊縣市甚至省外的小麥加工物流向藁城區集中的趨勢。
3.1 種植規模化程度不高,品質不穩定 小麥品質的優劣不僅由品種本身的遺傳特性所決定,而且受氣候、土壤、耕作制度、栽培措施等因素影響[2]。小麥品質穩定性是影響面粉加工質量的重要因素,而規模化種植是強筋小麥保持品質穩定的重要條件。按照藁城區土地流轉用于糧食生產的面積推測,藁城區優質強筋小麥種植的規模化種植不足1.333萬hm2,規模經營程度有待提高。
3.2 生產成本高,收購、補貼、支持、獎勵體系不健全 據裴俊紅等分析[4],河北省2010~2014年小麥生產平均總成本為10 880.10元/hm2,平均售價為2.24元/kg,平均純收益為220元/hm2。按照藁城區優質強筋小麥比普麥收購價格高0.2元/kg,產量7.5 t/hm2計算,平均純收益僅比普麥增加1 500元/hm2。優質強筋小麥的產量總體上低于普通小麥,在我國現行的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下,難以體現優質強筋小麥的優質優價,導致種植主體的積極性不高。雖然在糧食加工企業對優質強筋小麥的需求刺激下,藁城區優質強筋小麥具有一定價格優勢,但面對國際市場優質低價的小麥競爭,藁城區優質強筋小麥仍需要優化收購、補貼、支持、獎勵體系,以提高生產積極性和市場競爭力。
3.3 優質強筋小麥制種和品牌環節亟需進一步提升 從藁城區優質強筋小麥產業角度出發,產業鏈的構成為“制種—種植—收儲—物流—面粉及食品加工—品牌營銷”,其中制種和品牌營銷環節比較薄弱。在優質強筋小麥制種環節,制種面積較小,良種供應向周邊適宜種植區域輻射的能力較弱。制種能力是制約以藁城區為中心的優質麥產業壯大的關鍵因素。在品牌環節,藁城區優質強筋小麥缺乏原麥的品牌化認證和管理。藁城區面粉加工企業大多以生產通用型的面粉為主,產品同質化嚴重,加工水平和加工品類有待提高,品牌優勢不明顯。
4.1 積極發展訂單農業,加強產學研用一體化建設 訂單化生產是對供需主體都較有利的一種生產方式。藁城區已有一定比例的小麥訂單式生產。為了避免因市場波動帶來的種植主體或企業的違約風險,可采用“訂單式生產+期貨”的模式,利于形成穩固的訂單式生產關系。在優質強筋小麥產業的前端,以育種為核心,加強產學研用一體化平臺建設,推動藁城區農科所與各大小麥育種科研高校和機構的合作;積極爭取各方資金,加大藁城區優質強筋小麥育種科研投入,改善藁城區強筋小麥育種科研條件。在優質強筋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周邊建立高效種植示范基地,組織新型經營主體學習培訓,建立優質強筋小麥種植經驗和問題的有效反饋機制,真正將科研和生產實踐聯系起來。
4.2 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提高產業組織化程度 建立土地流轉服務平臺,為新型糧食經營主體提供土地流轉的一站式服務。完善新型經營主體財政補貼制度,優先支持適度規模經營的新型糧食生產經營主體,將補貼真正落實到經營者上。以新型經營主體為引領進行規模生產,充分發揮社會化服務的能效,實現生產成本下降和生產質量提升。加大對新型糧食生產經營主體技術指導和培訓力度,重點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農業技術推廣、病蟲害統防統治、烘干儲藏、全程社會化服務等項目,提高優質強筋小麥組織化生產程度。
4.3 構建多元化的加工體系,打造優質強筋小麥產業集群 在面粉加工方面,重點扶持日加工能力200 t以上的企業。鼓勵加工企業抓住我國市場消費升級的契機升級面粉產品,開發專用粉、預拌粉等細分市場的需求產品,形成多元化的產品路線。結合藁城區食品工業園建設,通過招商引資引入以面粉為主要原料的加工企業,以主食產業化、休閑食品深加工等重大項目為突破口,拉長藁城優質強筋小麥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形成有力的優質強筋小麥產業集群。宮面加工是藁城極具特色的面食加工產業,應引導加工企業進行資源整合和交流,并充分結合互聯網+的業態,將藁城宮面加工提升到新的高度。
4.4 創建優質麥區域品牌,提高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 藁城區應申請優質強筋小麥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申請小麥原糧注冊商標,打造3 333.33 hm2全域綠色食品原料(小麥)標準化生產基地,形成優質強筋小麥原糧的區域品牌。以區域性品牌為基底,引導藁城區面粉、宮面加工企業進行品牌建設,打造以藁城優質強筋小麥為原料的系列知名產品。通過終端產品的品牌質量和形象贏取市場關注和信賴,全面提升藁城優質強筋小麥的影響力。
藁城區優質強筋小麥產業在良種繁育、促進農民增收、為企業提供優質麥源,保障糧食安全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藁城區優質強筋小麥產業發展模式對我國糧食產業結構調整具有重要指引作用。當前的重要任務是建立穩固的訂單化生產模式;加強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形成高效的組織化生產;形成多元化的加工格局,打造產業集群;創建優質強筋小麥區域品牌,形成品牌效應。期望藁城區通過優質強筋小麥產業的升級建設,引領我國小麥生產側結構性改革,形成河北省優質強筋小麥產業核心。
[1] 張立全,張曉東.我國優質小麥生產現狀及其開發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09(22):66-68.
[2] 農業部小麥專家指導組.中國小麥品質區劃與高產優質栽培[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2:126-127.
[3] 楊海川,李學玲,張慶江.藁城優質麥發展歷程[J].農業科技通訊,2015(9):27-29.
[4] 裴俊紅,李銀平.河北省小麥生產成本收益分析[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5,36(7):41-45.
Development Status,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for High-quality Strong Gluten Wheat in Gaocheng District of Hebei Province
LU Yan, ZHANG Gui-bin, ZHOU Li-qing et al
(Agricultural Plann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The year of 2016 is the first year of agricultural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strong gluten whea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adjustment of wheat industry structure. High-quality strong gluten wheat industry in Gaocheng District is representative in China. The current status,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of high-quality strong gluten wheat in Gaocheng District were analyze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from four aspects of optimizing the planting and acquisition mode, enhancing the organized production level, constructing diversified processing industry, and establishing regional brand.
High-quality; Strong gluten wheat; Agricultural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s; Advantages; Development suggestion
魯燕(1986- ),女,云南峨山人,碩士,從事農業規劃、農業經濟研究。
鳴 謝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藁城區現代都市發展規劃”團隊及藁城區政府的支持。
2016-08-10
S-9
A
0517-6611(2016)29-02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