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總書記面對面共商國是,這樣的時刻特別珍貴。
上海的全國人大代表們一到北京,就在期盼著這樣一個時刻的到來。3月5日下午,他們走過高高的人民大會堂臺階,走進上海廳,懷著激動而又急切的心情。
上海廳溫暖如春。柔和的燈光,喜氣盈盈的氛圍,笑意寫在每位代表的言談中。心情特別激動者之一,是朱國萍代表。她是我的老朋友了,10多年前我還在新民晚報文化部兼黨支部書記時,和她所在的長寧區虹儲居委會黨支部,結成了友好黨支部,開展共建活動。當天下午,當我們從大客車上下來,一起走上人民大會堂臺階的時候,朱國萍忍不住地跟我說:“過一會,我要跟總書記一起坐在主席臺上了。”
從大會堂北門進去,沿著紫紅色高高的階梯,走向上海廳,一路上朱國萍不時提起這個“沒想到”。雖然每年都能面對面和總書記一起共商國是,但是和總書記并排坐在主席臺上,還是開心。
當天下午是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海代表團第一次全團審議,習近平總書記與60多位上海代表一起,共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與以往不同的是,主席臺上有三位來自基層一線的代表:來自社區的朱國萍、來自工廠的朱雪芹、來自農村的孫躍明。
朱國萍說:“這是最大的書記和我最小的書記坐在一起。”
上海電氣液壓氣動公司總工藝師李斌代表,是一位著名技術能手,已經兼職上海市總工會副主席。當天下午審議時,他有一個發言,這位一直埋頭在一線工作的工人代表有點緊張。習近平總書記笑著對他說:每年都見面,緊張什么呀。
李斌發言時,提出了加強技工隊伍建設的思考和建議。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說,我們要想辦法調動一線工人、制造業工人、農民工的積極性,這也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工人階級是主人翁,主人翁的地位要體現出來。這讓李斌很開心。
上海大學校長金東寒代表是位院士,他就加強創新體系建設,提升產學研實效,用好創新人才提出了建議。習近平說,要以更加開放的視野引進和集聚人才,加快集聚一批站在行業科技前沿、具有國際視野的領軍人才。
與總書記面對面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一些代表不約而同地談到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創新驅動發展等。總書記邊聽邊記、不時插話。總書記強調,創新發展理念首要的是創新。要抓住時機,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力爭在基礎科技領域作出大的創新、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
今年春節,上海主城區內第一次實現了煙花爆竹零燃放,延續了千百年的一項舊俗,就此在上海徹底改變,這是上海加強基層建設、提高社會治理水平的一次生動實踐。習近平在講話時強調,上海基層取消了招商引資的職能,心無旁騖,基層有了更多精力和能力,做好服務管理和保障民生的工作。我過去常講,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社會治理的重心必須落實到城鄉社區。
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的工作很關心,特別談到上海的國際形象好、影響大,各國首腦政要對上海這座城市交口稱贊。
總書記在講話中,肯定了上海抓落實推進,抓攻堅突破,各項工作做得很實在、很扎實。
他說,我也注意到,上海把我幾次講話貫徹落實情況,也都梳理了一下,報紙上也都登了,都在做。
有幾件事情讓總書記印象比較深刻。一是全面謀劃部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二是堅持以街鎮居村為重點,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政策落實。三是著力補短板、守底線、防風險,全面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抓好城市生產和運行安全。四是抓領導干部“關鍵少數”和管黨治黨責任落實這個牛鼻子。針對社會關注度高、群眾反映強烈的少數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的問題,出臺了相關試行規定,群眾反映是好的,對上海這項試點給予充分肯定。
他說,希望上海的同志保持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著力加強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各項措施系統集成,著力加快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步伐,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
與總書記面對面共商國是,誠摯、親切而又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