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浩峰
比之2015年,今年的“一帶一路”建設該如何扎實推進? 2016年對外經濟領域會有哪些亮點呢?種種跡象表明,唯有抓住“民心相通”,才能有所作為。
“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著力實現合作共贏。”就2016年的重點工作,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及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2014年11月11日,D8804次動車從烏魯木齊開往哈密,途經達坂城風電場。
“面對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格局的深刻變化,順應國內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如何“在開放中增強發展新動能、增添改革新動力、增創競爭新優勢”?李克強提到——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擴大國際產能合作、促進外貿創新發展、提高利用外資水平、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等項事宜。
比之2015年,今年的“一帶一路”建設該如何扎實推進?亞投行也好,中企走出去也罷,包括如何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設立人民幣海外合作基金等,2016年對外經濟領域會有哪些亮點呢?種種跡象表明,唯有抓住“民心相通”,才能有所作為!
打造“一帶一路”
精品案例
關于如何“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如此說:“統籌國內區域開發開放與國際經濟合作,共同打造陸上經濟走廊和海上合作支點,推動互聯互通、經貿合作、人文交流。構建沿線大通關合作機制,建設國際物流大通道。推進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堅持共商共建共享,使‘一帶一路成為和平友誼紐帶、共同繁榮之路。”
如何達到“和平友誼”與“共同繁榮”?
對“一帶一路”的具體理解,各國各地區甚至中國國內,一度都有不同的聲音。就其英文翻譯來說,一度稱為“One Belt One Road”。2015年10月15日,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建平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和外文局正式確認了“一帶一路”的英文官方翻譯是“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
早在去年全國“兩會”時,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漢民就曾指出:“‘一帶一路要做到‘五通,即政策要溝通、道路要連通、貿易要暢通、貨幣要流通、民心要相通。”統一規范譯法,無疑是在朝著“五通”邁進。
展望2016年,在沿線一些國家逐步認可乃至積極參與“一帶一路”之際,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國際關系研究室副主任趙磊教授如此表示:“2016年就要打造精品案例,開始用事實說話。”趙磊認為,“自2013年9月至今,國內外對‘一帶一路的看法,逐漸形成了兩個群體,一個群體基本是一無所知,如分不清‘一帶一路還是‘一路一帶,反美戰略、化解過剩產能等是基本印象;第二個群體對‘一帶一路有審美疲勞。但我認為,‘一帶一路每一年的核心亮點是不同的。如果說2013年是其提出之年,2014年是規劃之年,2015年是頂層設計和理論支撐之年。2016年,關鍵是要有精品案例。”
2016年1月7日,由浙江金華開往中亞腹地哈薩克斯坦的X9010次列車緩緩駛出金華貨運西站,滿載著“中國制造”的機電、園藝、休閑等貨品,將行駛5000多公里的,7天左右時間到達目的地。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合作室張建平最近表示:“關于‘一帶一路,2016年比較重要的就是圍繞已有成果,扎扎實實地做好項目的對接,不僅是戰略規劃層面的對接,還要更好地促進對接的實施,進行密切的政府間的溝通。”張建平認為——比如金融領域,將尋求政策性或者商業性的融資支持點;企業家方面,則要更多地尋找投資機遇,更要注重研究風險如何防范。
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2015年‘一帶一路建設成效顯現。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努力穩定對外貿易,調整出口退稅負擔機制,清理規范進出口環節收費,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出口結構發生積極變化。外商投資限制性條目減少一半,95%以上實行備案管理,實際使用外資1263億美元,增長5.6%。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1180億美元,增長14.7%。”
雖然數據顯示“一帶一路”給中國經濟帶來了一些變化,但中銀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博士則認為,“一帶一路”實際上對短期經濟提振的作用并不大,其貢獻要從長計議。“從長遠看,中國經濟要從主要看GDP指標轉為看GNP,那就要看‘一帶一路能帶來多大的投資回報率。”
所謂GNP,系指一個經濟體內所有國民在一定時期內新生產的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比之短期的產能轉移等來說,如何通過“一帶一路”發現新的需求,比短期刺激經濟更重要。
從2015年的案例來看,高鐵“走出去”戰略有了一定成效。比如中國企業贏得印尼雅萬高鐵項目,比如中國到老撾鐵路已經開工建設,比如中泰鐵路、匈塞鐵路塞爾維亞段也已經正式啟動。作為世界高鐵領域的后起之秀,中國高鐵已成為“一帶一路”戰略助推器。業內人士指出,“一帶一路”沿線上的絕大多數國家都有改造升級國內鐵路系統的需求,而中國高鐵不斷縮小與世界頂尖技術差距的同時,擁有無可比擬的價格優勢。
毋容置疑,高鐵“走出去”絕非一馬平川之坦途。比如2014年11月,墨西哥政府在宣布中企中標墨西哥一高速鐵路項目4天后,突然宣布撤銷中標結果,并決定重啟投標程序。盡管墨西哥并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但這也給中國高鐵企業“上了一課”。畢竟,鐵路投資建設項目通常會跨越一個國家的幾任政府,這其中的變數就會增加。
“一帶一路”戰略,同樣面臨著跨越一個國家幾任政府的問題。可以說,高鐵“走出去”遇到的問題,“一帶一路”都會遇到,甚至可能更艱巨。
中資的形象與安全
今年1月,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開業儀式暨理事會和董事會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國財政部前副部長金立群出任行長。2月5日,亞投行正式宣布任命5位副行長,他們分別來自英國、德國、印度、韓國、印尼。
周漢民分析認為,中國目前是世界利用外資的第一大國,同時中國是對外投資的第三大國,企業引進來和走出去,都基于一個基點,這個基點就是把我們需要什么、怎么做全部勾勒好。“對走出去的投資環境要把握,這包括五大要素,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法制。”
除了高鐵“走出去”戰略以外,近年來,有“世界工廠”之稱的中國,在全球市場表現亮眼。中國資本并購國際公司的進程亦有加快。安邦保險等依舊保持了原有的風格,充當起中國內地企業海外并購的主力軍。萬達集團在2015年在海外并購方面加大了力度,重點出擊文化和體育領域,構建大娛樂圈。欲成為全球半導體巨頭的紫光集團收購動作不斷。阿里巴巴在媒體并購方面不斷出擊。
如何樹立中資的良好形象?
在走訪、考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安哥拉、馬達加斯加后,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后介紹,“一是大部分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缺少了解,不清楚有什么項目、領域可供合作,也不了解當地政府是否對外商投資企業提供優惠政策;二是目前一些沿線國家存在一些問題,企業可能存在遭受經濟損失的風險,員工也面臨人身安全的威脅;三是部分企業缺乏國際化經營的經驗,容易產生糾紛。”盡管宗慶后表示“我們在非洲國家考察時發現,那里充滿著機遇與商機。如果能到當地投資,既可幫助當地的發展,又能推動我國產業結構調整”,但對一些后顧之憂,他依然皺起了眉頭。
今年“兩會”,宗慶后準備提交一份題為《關于駐外使館、相關部門加快落實“一帶一路”戰略》的建議。“這些問題需要有關部門和駐當地使領館幫助解決。對此,我提出了幾點建議:政府要把企業的對外投資行為上升到國家間合作的層面,簽訂投資保護協議;駐外使領館要加強對所在國政治、經濟、法律等國情的研判,給予企業正確引導,避免出現宏觀風險,同時應該幫助企業更好融入當地文化,順利實現本土化發展。”
某種程度上,借助華人、華僑的力量,或可帶來積極的影響。羅馬尼亞《旅羅華人報》社長李建華即稱:“‘一帶一路建設為海外華僑華人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華僑華人期待通過中國‘兩會的召開,讓‘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思更加具體、完善。”
李建華甚至表示,“一帶一路”沿線國的華僑華人占海外華人總數的一半以上。海外華僑華人是連接所在國與中國的橋梁,是民間外交家,是中國文化的傳播者,是中國“走出去”戰略的前鋒。他們對“一帶一路”建設積極響應,無時無刻不關心它的發展進程。
第三批自貿區或將出爐
就國內來說,應該抓緊時間做好自身本該做好的事。全國政協委員、華東理工大學金山科技園管理委員會主任藍閩波告訴《新民周刊》,本次全國“兩會”,他有一個提案——《關于加快港口岸電建設,促進節能環保的建議》。藍閩波表示,隨著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港口碼頭的節能環保應該要提上重要的議程,加快港口岸電建設,能促進節能環保的建議。“美國是率先要求新建碼頭采取環保措施的國家,目前世界上也只有美國對船舶靠港期間使用岸電做了強制性規定。近年來,歐洲許多國家也出臺了一些鼓勵港口碼頭實施船用岸電系統改造的支持政策,并要求靠港船舶使用岸電或者轉換低硫油,以減少污染物排放。”藍閩波說,“隨著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實施,港口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載體,在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由于我國低硫油生產和供應還存在困難,因此使用岸電成為船舶及港口減少空氣污染的最重要方式。目前,我國已具備大規模推廣岸電的社會環境和實踐基礎。”
對于國內資本機構和企業來說,通力合作亦應該是題中之義。以湖南省為例,就由省政府出頭,印發了《對接“一帶一路”戰略行動方案(2015年-2017年)》。作為一個內陸省份,湖南方面表示,將以長沙為節點城市,以重點區域、重大項目、重點平臺、重要機制建設為依托,著力實施“六大行動”——裝備產能出海行動、對外貿易提升行動、引資引技升級行動、基礎設施聯通行動、合作平臺構筑行動、人文交流拓展行動。甚至直指——建設80個左右的重大項目,總投資3000多億元,將湖南打造成“一帶一路”的重要腹地和內陸開放的新高地。
湖南之所以有此底氣,諸如中國中車株洲電力機車公司等一系列高鐵企業扎根湖南,以及中聯重科、三一重工等裝備制造業“湘軍”突起,與之皆有關系。
2015年7月7日,中國首列出口歐洲馬其頓的動車組,在中國中車旗下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竣工下線。
在趙磊教授看來,當前“一帶一路”建設可以概括為16個字——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項目推動。“沒有標志性項目,一切都是浮云。”趙磊說,“政府引導方面,比如做到簽證便利化、領事保護、沿線安全風險防范等;企業主體的意思也很明確,亦即國有企業是主力軍,民營企業是生力軍。在此基礎上,如果有了標志性項目,也絕非一蹴而就,若想真正做成‘一帶一路項目,文化通融亦很重要。”
當然,首先值得期待的,則是國內新的自貿區逐步產生。“推廣上海自貿試驗區經驗,新設廣東、天津、福建自貿試驗區。”李克強在回顧2015年工作中,如此說道。
上海金融學院浦東研究院執行院長肖本華預測,全國“兩會”之后,湖北、重慶、廣西等有可能成為第三批自貿區。
“目前,上海、天津、廣東、福建已建立自貿試驗區,對吸引外資的幫助較大。”肖本華說。有媒體披露,地方“兩會”期間,已有多個省市積極申報自貿區,目前來看,除青海、吉林、北京、山西、西藏、河北之外,其余21個省市(自治區)都提出申建自貿區。其中至少有16地已經將申建自貿區明確列入2016年工作計劃。
“在第一和第二批自貿區之后,第三批自貿區需要為中西部地區進一步推進對外開放,探索可復制和可推廣經驗,需要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戰略和長江經濟帶戰略的實施。”肖本華認為。
中投顧問產業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則表示,積極申報自貿區的地區占據地理位置優勢,申報的這些省份主要集中在中部、臨邊、臨港等地區,交通順暢,發展貿易較為便利。同時,地區經濟基礎較好,有較為明確的發展規劃為自貿區發展作支撐。
對于“一帶一路”戰略如何在2016年有所突破,來自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接壤省區的“兩會”代表委員,以及港澳臺代表委員,紛紛有所建言。
比如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全國人大代表穆合塔拜·沙迪克認為,目前中央政府在“一帶一路”政策規劃下,也在新疆也出臺了很多對新疆發展有利的政策。她表示:“新疆阿拉山口其實和哈薩克斯坦非常近,所以附近經常有外國人過來交易,商品貿易往來很多,所以這次我們的提案中,也有希望國家加強力度扶持民族藥業的內容,包括維吾爾藥業的祖卡木顆粒等,也希望通過‘一帶一路政策能夠出口到國外,給中國帶來經濟上的效益。”
作為來自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全國人大代表,曾經以《我的中國心》唱紅大江南北的張明敏認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是香港的一條路,是中小企、年輕人等面臨的機遇。他希望年輕人能真正認識香港,認識中國歷史。張明敏認為,“一帶一路”戰略下,香港的自由港角色并無改變,甚至確立了更明確的目標,如香港透過與內地不同“兄弟港口”的配合,可有更好發展。他呼吁香港人擴闊眼光,明曉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對香港的方向性意義。“國家點出一條路讓你行,你是否會前行?”張明敏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