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林場 李 倩
試析加強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的內控管理
——以林場企業為例
濟南市林場 李 倩
固定資產是生產、生活必備的物質條件,是國有林場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如何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管理,減少閑置資產,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是防止資金流失,促進資產保值增值的關鍵。
國有林場 固定資產 內控管理
國有林場相關的固定資產投資統計信息在林場的運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管理者進行未來的經濟決策時,這些統計信息時重要的參考依據;在對林場進行內部管理、管理監督和其他經濟活動時,這些信息也能成為重要參考。所以在林場的管理中,對固定資產進行的統計工作是林場管理的基本工作,要做好這項基礎工作,管理者必須要充分認識到這些統計信息的意義,更多地發掘統計信息的利用價值。通過建立規范完善的管理體系,明確管理細則,從管理制度上提高國有林場固定資產的管理質量。
1.1 概念
根據1994年財政部頒布的《國有林場與苗圃財務會計制度》(暫行)第四章第二十九條:固定資產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機器設備、運輸設備、工具、器具、役畜等。固定資產不僅是企業所持有的重要經濟資產,還是企業生產、運營的重要場所和工具。在會計工作中,固定資產被劃分為生產用、非生產用、出租用、未使用、不需用、融資租賃、接受捐贈幾種固定資產。
1.2 條件
根據現有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能夠被算為固定資產的資產,其帶來的經濟利益最終是歸企業所有,而持有、使用固定資產所消耗的成本能夠計算出準確數字。當資產同時符合這兩個條件,才能被算作固定資產。
現今主要發現四大方面的問題:(1)會計處理方面;(2)固定資產管理方面;(3)產權關系方面;(4)資產處置方面?,F在針對這四類問題進行逐一介紹。
2.1 會計處理方面問題
本文通過室內模型試驗,以福建省龍巖地區常見的覆蓋型巖溶土洞為研究對象,通過設計不同工況,改變不同樁長研究了兩種不同工況下的復合地基的變形特性,得到以下結論:
會計處理方面主要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1)會計核算不規范;(2)賬簿設置不規范;(3)賬簿登記不規范;(4)計提折舊不規范。在進行林場固定資產核算時,不按照規定操作,一味盲目操作,造成會計核算失誤,從而引起林場固定資產流失現象。設置有關林場的固定資產的賬簿明細時,軟件賬簿和卡片賬不合理,或者更新不及時,也會造成對賬不符的現象。有關賬簿登記問題要做到價值管理與事務管理合理地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一目了然,賬目分明。現在有一些國有林場在計算折舊額時,并沒有以月作為周期來計提,而是以年為周期或是根本不計提折舊。
2.2 固定資產管理方面問題
固定資產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1)相關管理制度缺失;(2)相關國有林場管理部門責任不明確;(3)沒對固定資產進行定期清查盤點。因為缺乏相關固定資產的管理制度進行約束,因此在對林場所持有的固定資產進行購置、保管、領用、清查、處置等工作時,管理者存在短視、盲目、主觀性強等問題,很難充分發揮固定資產的作用,資源浪費嚴重的現象。對林場固定資產的實物管理要有相關的管理部門和保管人員負責,明確各個管理部門的責任,制定相關手續和程序,準確掌控有關固定資產的流向,從而在核對賬目時及時對上賬。要確保賬物相符,必須對固定資產進行定期清查盤點,建立完善的清查盤點制度,從而避免出現對不上賬的現象。
2.3 產權關系方面
目前,有關我國國有林場固定資產的相關產權關系較為混亂,各種關系較為復雜。因此導致有關管理問題的出現。比如多頭管理、職責混亂、管理狀態混亂等。這種錯雜的管理最終造成資源配置的浪費。
2.4 資產處置方面
資產處置方面不符合國家有關法律規定,按照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國有林場所持有的固定資產在購置、出租、出借、出售以及報廢時不能由管理者私自進行處理,而要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在法律范圍內考慮公共利益最大化,充分利用固定資產。罔顧我國相關法律規定,進行私自轉讓、出借等,會造成國有林場固定資產的極大流失和資源浪費。
通過闡述以上對國有林場固定資源出現的四個主要方面的問題,為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加強對國有林場固定資產的相關內控管理工作,林場管理的財務、資產等部門和相關管理人等都要對資產的處理承擔監督管理工作,在固定資產的采購、驗收、入庫、領用、保養以及使用、出租、轉賣、報廢等處置中都進行監控,確保賬面與實際情況相符,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不出現無意義的損壞,固定資產資源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使用固定資產帶來的利益進入對公賬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可分別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內控管理:(1)加強固定資產財務核算;(2)加強固定資產的后續計量;(3)建立健全固定資產使用管理制度;(4)嚴格固定資產購建審批權限;(5)建立資產統計信息數據庫;(6)加強固定資產的日常監管,實行定期清查盤點制度。
3.1 加強固定資產財務核算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規定,對固定資產的相關特征和條件進行一一對照,嚴格要求,并加強對固定資產的財務核算,從而做到賬目明細了然、清晰,賬目與實物相符合。
3.2 加強固定資產的后續計量
在有關固定資產折舊要嚴格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第十四條、十八條以及第十九條中規定,對所有固定資產進行按月計提折舊,并在年終復核相關固定資產進行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嚴格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確定合理的折舊方法,按月計提折舊,保證如實反映固定資產的價值。
3.3 建立健全固定資產使用管理制度
《福建省國有林場內部控制制度》和《福建省國有林場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規定》對有關林場固定資產使用的管理制度進行了相關嚴格的規定,根據“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做好固定資產的管理,明確管理責任人,從而保證國有固定資產的安全性和資源配置的合理性。
3.4 嚴格固定資產購建審批權限
為確保固定資產的合理配置,必須對固定資產構建的審批權限要求嚴格遵守,相關程序和手續要完善。
3.5 建立資產統計信息數據庫
為建立完整的林場固定資產統計信息數據庫,必須對相關數據進行全面以及有針對性的統計。嚴格要求各個統計人員的工作,從而確保統計資料的科學性、實效性以及客觀性。要求統計人員將統計所得數據準確、及時地輸入軟件庫中,從而與其他相關數據進行共享,并且可以起到相互監督的作用。要對國有林場現行的統計管理體制進行深入改革,可以采用直接管理方式,進而提高了統計數據的可靠性。
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對林場固定資產的管理體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不到位會使國有林場的固定資產資源出現浪費,應該實現的社會公眾服務沒有達成。國有林場的發展情況應該和統計工作結合,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采用業務上統一領導管理方法,機構和人員進行垂直管理的體制,在政府對林場的統計機構進行科學的調整和分工,并明確各部門的協作和管理關系。這些分配工作都要有針對性。
要建立資產投資統計信息數據庫,在每一個林場中,都至少有一個數據系統對林場的固定資產進行收集和分析處理,相關統計人員根據操作規范,定期進行統計工作,以確保統計資料進入數據庫時的實效性、客觀性以及科學性,并將數據輸入數據庫,做到監督和共享的作用。利用這個數據庫,各個基本林場之間能夠更快捷地進行信息溝通,且彼此之間溝通的信息具有統一性,具備更高的參考價值。各個林場的管理者可以根據數據庫中的信息對自己的林場的管理策略和決策進行調整,而數據庫系統可以輸出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報表,從而反映林場固定資產的經濟活動情況。
3.6 加強固定資產的日常監管,實行定期清查盤點制度
加強固定資產的日常監管工作主要是指國有林場的上級單位對林場每年的固定資產管理情況進行財務檢查或內部審計工作等進行相關工作的監督和檢查,從而有效促進固定資產的保值增值。國有林場所持有的固定資產必須要定期進行清點,根據統計流程進行數據統計,明確所持有的固定資產情況,充分利用固定資產,避免出現資產閑置的現象。
總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各項改革工作的推進,近年來,有關國有林場的固定資產問題逐漸浮出。為了更好地解決問題,加強國有林場固定資產的內控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1] 閆曉娟,劉海燕,米冬云.試析如何加強國有林場固定資產投資的統計工作[J].統計與管理,2012(04).
F276.1
A
2096-0298(2016)09(c)-007-02